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哲学与文化世界——人民性的根本意义

哲学与文化世界——人民性的根本意义

  • 字数: 33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李晓元,林海燕 著
  • 出版日期: 2019-12-01
  • 商品条码: 978756157726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6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一个总体逻辑就是先行哲学研究方法论,诉诸哲学研究走向现实生活世界、工作世界等多重文化世界;进而实际地走进文化世界,确立起共同体人的存在范式和境界;然后循着共同体人论的人民性,探究人民的自由价值;进而再探究文化世界或人民生活的传统文化和区域文化根缘;之后进入文化意义的教育实现环节,探寻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文化教育路径;最后再回归到文化世界总体,阐明文化世界的总体性、本质及人民性意义。该文集的一条通篇主线或基本线索就是探寻文化世界的工作世界基础和本质;一个核心价值取向就是人民性即人民主体中心;一个根本精神就是工作世界的创新创造和共有共享精神。
目录
第一篇 哲学走向多重文化世界
哲学研究转型论
马克思的哲学研究观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哲学中国化的主体化向度
第二篇 人论:“我们都是命运的共同体”
论人力资源的第一生产力作用
“共同体人论”: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新视域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和谐人思想及其意义
“工作生存论”——哲学生存论的文化视界
第三篇 人民的自由价值
马克思自由观的基本特质
马克思自由观的内在逻辑
论自由语境下的宽容
论马克思自由观的当代价值
社会主义自由价值观的逻辑理路
第四篇 传统文化的创新之道
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思想的体系化建制及其现代性
《老子》创新文化的方法论价值
从陆神到海神:妈祖文化的工作世界源流与煌变
从存在论维度看欧阳修文化的异乡精神
第五篇 闽南文化与诗文化的意义
闽南文化先大陆后海洋的空间运行逻辑
闽南史前技术文化的考古学意义
文化哲学视域下的闽南文化意义结构研究
诗文化的意义向度——工作诗学初探
第六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文化教育
工作文化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教育向度
论中国梦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范式的生活化转向
闽南文化德育资源现代转化研究——从闽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概念说起
第七篇 文化世界及其人民性
马克思的生活世界总体观
从生活世界到工作世界——许茨现象学的文化世界走向
文化世界的总体意义——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生态
文化世界的工作世界本质——人民性的根本意义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