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青年学者文库:易象论

中青年学者文库:易象论

  • 字数: 206000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侯敏 著作
  • 出版日期: 2006-01-01
  • 商品条码: 9787301101797
  • 出版年份: 2006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易》为五经之首,在相当长的一段发展时期内,它或者被当作占筮之书,或者被当作古奥的哲学著作。文学地、艺术地对待《周易》,则是《周易》研究的一个新起点。《易象论》从《周易》的文本入手,分析从八卦到六十四卦的象征蕴涵,沿着观物取象的思想脉络,通过探讨立象尽意的表现形式,从思想分析范畴 过渡到文学艺术领域,把《易》之象与《诗》之兴联系起来,探寻古典意象思维的形成过程,在思想与文学的交叉地带呈现了一种别样的景观。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象以尽意??无往而不适的易象
 第一节 立象尽意:《周易》的表意特征
 第二节 观物取象:《周易》的取象方式
 第三节 简易、变易、不易:易象特征
第二章 言以明象??言象互动的易象体系
 第一节 卦名与卦象
 第二节 卦爻辞与卦爻象
 第三节 《象传》与卦爻象
第三章 言不尽意??立象尽意的哲学依据
 第一节 言、象与意
 第二节 《周易》的意象思维
 第三节 言意之辩??“立象尽意”的哲学依据
 第四节 《周易》及其象征
第四章 兴象??《易》之象与《诗》之兴的比较
 第一节 兴与象的具象系统
 第二节 兴与象的象征意蕴
 第三节 《易》之象《诗》之兴之相异
第五章 道与器??易象的文化阐释
 第一节 形而上者谓之道:观象知理
 第二节 形而下者谓之器??制器尚象
结语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