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论语今读(精装)

论语今读(精装)

  • 字数: 427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作者: 李泽厚 著
  • 出版日期: 2008-07-01
  • 商品条码: 9787108028884
  • 版次: 0
  • 开本: 32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8
定价:¥5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李泽厚理解的孔子的话语和李泽厚自身对此的回答,这一对话也许是二十世纪与二十一世纪之交中国思想最激动人心的对话之一,因为它关涉到儒家文化是生还是死的大问题,同时它又给儒家文化的死而复活指明了一种方向。     ——彭富春
内容简介
    李泽厚认为,《论语》这本书所宣讲、所传布、所论证的那些“道理”、“规则”、主张、思想,已代代相传,长久地渗透在中国两千年来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人们的行为、思想、言语、活动中了。它已成为规范整个社会活动和人们行为的准则和指南,并且“百姓日用而不知”,由文化而心理,不仅极大地支配和影响了人们的思想、理解和认识,而且他作用于人们的感情、想象和信仰,是有关中国文化的某种“心魂”所在。孔子和《论语》所代表的儒学,在塑建,构造汉民族之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起到了无可替代、首屈一指的严重作用。     李泽厚重新译注了《论语》,并围绕今日如何读《论语》这个中心,写下了自己的评论、札记和解说。作为对于儒家原典思想的现代阐释,《论语今读》表达了李泽厚和孔子的对话。一方面,李泽厚让孔子复活,仍然以其生命力向人们言说;另一方面,他又凭其独特的方式针对孔子的问题给予回答。对于本书的读者来说,值得思考的不仅是孔子自身的思想,而且是李泽厚所阐释的孔子的思想。
目录
前言 论语  孔子对话录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曰第二十 后记 附录一  情本体、两种道德和“立命” 附录二  谈“恻隐之心”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