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基于认知的汉语计算机语言学研究

基于认知的汉语计算机语言学研究

  • 字数: 33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袁毓林 著 著
  • 出版日期: 2008-12-03
  • 商品条码: 9787301140529
  • 版次: 1
  • 开本: 大32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8
定价:¥3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从认知的视角来研究计算语言学,特别是中文信息处理的问题。对有兴趣了解或从事计算语言学研究的人很有启迪意义。 从认知的角度研究了汉语的论元结构和描述框架,并进行了真实文本语义标注的实践。 结合作者自己的研究实践讨论说明了基于认知并面向计算的汉语语法研究的路线,展示了认知语言学和计算语言学相互结合的可能性。
目录
陆序 冯序 一、计算理论和语言研究   计算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取向   基于统计的语言处理模型的有用性和局限性   认知科学和汉语计算语言学   面向当代科技的语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二、论元结构和描述框架   论元角色的层级关系和语义特征   一套汉语动词的论元角色的语法指标   汉语谓词的论元结构的描述框架   论元结构和句式结构互动的动因、机制和条件——表达精细化对动词配价和句式构造的影响 三、信息抽取和语义标注   信息抽取的语义知识资源研究   用动词的论元结构跟事件模板相匹配——一种由动词驱动的信息抽取方法   用逻辑和篇章知识来约束模板匹配——逻辑结构和篇章结构知识在信息抽取中的运用   基于论元结构的语义标注的体系和规范   新闻语体真实文本的语义标注的实践 四、专题研究和个案分析   容器隐喻和套件隐喻及相关的语法现象——词语同现限制的认知解释和计算分析   关于分词规范和规范词表的若干意见   中文信息处理中的语言难题问答   缓冲式移动通信及其发展方向 ——一个语言学家的设计思想   走向多层面互动的汉语研究 五、附录   赵元任先生评传   朱德熙先生评传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