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人类与自然世界

人类与自然世界

  • 字数: 37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 作者: (英)托马斯 著,宋丽丽 译 著
  • 出版日期: 2009-01-01
  • 商品条码: 9787544707428
  • 版次: 0
  • 开本: 大32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为“人文与社会译丛”系列之一,梳理了现代初期的三百年间人对自然界的情感、态度与认识上的变化。在理性与科技的启蒙中,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象征词汇被逐渐清除,自然与人类之间厂力史悠久的感应观念随之断裂。随着城市的发展与工业化的深入,一种非功利地对待自然的新态度、新感觉逐渐发展起来,人类热爱自然的审美情感和道德诉求与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在冲突中演进。     它不仅会吸引社会史学者,而且会吸引任何关心……“我们的文化遗产”者。     ——约翰·凯尼恩,《观察家报》     内容丰富翔实……穿过最迷人的蜿蜒小径回到我们自己环境观念的基点。     ——罗纳德-布莱思,《卫报》     托马斯先生具有精当运用引文的天赋,在他的书中可以听到一千多种声音。     ——《纽约时报书评》
内容简介
本书梳理了现代初期的三百年间人对自然界的情感、态度与认识上的变化。在理性与科技的启蒙中,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象征词汇被逐渐清除,自然与人类之间厂力史悠久的感应观念随之断裂。随着城市的发展与工业化的深入,一种非功利地对待自然的新态度、新感觉逐渐发展起来,人类热爱自然的审美情感和道德诉求与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在冲突中演进。 本书努力再现往昔的观念世界,引证史料丰富具体,涉及许多科学家、文学家和其他人物,并大量引用诗歌和文学资料,为我们重新审视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文明的轨迹打开了一扇窗。
作者简介
基思·V.托马斯(1933—),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曾任牛津大学现代史教授,圣体学院院长,1988年因在历史研究领域的贡献而被授予爵位。他的写作广泛涉猎现代初期的社会与知识史,第一部著作《宗教与巫术的衰落》(1972)荣获沃夫森历史学图书奖。
目录
前言 致谢 序言 第一章 人类优越性   一 神学基础   二 征服自然界   三 人类独一无二   四 维持疆界   五 低等人类 第二章 博物学与民间错误   一 分类   二 民间错误   三 术语   四 变化的观点 第三章 人与动物   一 驯服的同伴   二 特权物种   三 缩小的差距   四 动物灵魂 第四章 对野蛮造物的同情   一 残忍性   二 新论点   三 废黜人类   四 新感性   五 新条件 第五章 树木与花卉   一 原始林地   二 植树   三 树木崇拜   四 花卉 第六章 人类的两难处境   一 要城镇还是要乡村?   二 要耕耘还是要荒野?   三 要征服还是要保护?   四 要杀生还是要慈悲?   五 结语 缩略语 注释 插图出处 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