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软件测试大学教程(高等学校计算机应用规划教材)

软件测试大学教程(高等学校计算机应用规划教材)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侠名 著
  • 出版日期: 2009-09-01
  • 商品条码: 9787302206552
  • 版次: 0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软件测试大学教程》以现代软件测试需求为背景,以现代软件测试技术和方法为基础,以当前软件测试通常应用为典型实例,全面地介绍了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软件测试的技术、方法和工具应用,以及软件测试在当前主流应用中的具体开展和实施。
除了用大量篇幅讲述传统软件测试概念、技术、方法和过程外,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全生命周期软件测试的模型概念,软件质量分析、度量和评价(静态测试)方法,现代软件测试的各种技术,以及典型应用(如C/S应用软件、Web应用软件、信息系统、游戏软件以及嵌入式应用软件等)中的软件测试技术和方法。同时还就软件测试中支持各种测试类型的软件工具选型和使用做了相当全面的介绍,特别是对开源软件测试工具的点评,能够开阔读者的学习思路和测试途径。
读者对象:《软件测试大学教程》可作为高等院校软件测试相关课程的研究生或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软件测试人员的自学参考书。
《软件测试大学教程》特色:以现代软件测试思想为指导,除了全面讲述传统软件测试技术和方法外,还通过突出全生命周期软件测试概念、软件质量分析手段、现代软件测试技术、主流测试工具及典型测试方法应用等,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软件测试的各种原理、方法和技术,并能够选择合适的软件测试工具进行相关测试。为培养学生今后成为高素质、专业化的软件测试人才打下基础。针对软件开发方法和技术的发展变化,针对我国软件外包服务的蓬勃兴起,针对我国国防工业如航空、航天、机械、船舶、电子、通讯、石油、化工等大量重要软件或关键软件的实际应用情况和测试要求,特别是针对软件高可靠性的要求,选择教材的知识点。《软件测试大学教程》对支撑现代软件测试技术应用的测试工具进行了全面的介绍,特别是对开源软件测试工具的介绍,对于高校开设软件测试实验课程是非常有意义的。《软件测试大学教程》内容全面、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可用性强,重点、难点阐述透彻,既符合现代软件测试技术发展的潮流,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还易于剪裁,以满足各类软件测试课程的教学需要和各类软件测试人员的学习需要。
内容简介
《软件测试大学教程》是作者多年从事软件测试研究和教学经验的总结。全书共16章,分为3部分:第1部分(第1~6章)是软件测试基础,涉及软件测试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如软件与软件危机、软件缺陷与缺陷管理、软件测试基本概念、生命周期软件测试方法、软件测试过程和基于软件配置项的测试种类;第2部分(第7~12章)是《软件测试大学教程》的重点,讲述软件测试方法,包括软件静态测试、动态测试、软件测试自动化、软件可靠性测试、软件本地化测试以及面向对象软件测试;第3部分(第13~16章)是典型应用的软件测试,重点介绍C/S应用软件测试、B/S架构的Web应用软件测试(包括信息系统的测试)、游戏软件测试以及嵌入式软件测试。
另外,《软件测试大学教程》几乎在各个章节对支撑该章节软件测试方法和技术应用的测试工具进行了详细介绍,特别是对开源软件测试工具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这些工具对于很好地支持高校软件测试课程实践教学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软件测试大学教程》取材新颖、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技术实用、覆盖面广、指导性强,既可作为软件测试相关课程的研究生与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同时也可作为软件测试培训和软件测试人员的自学书籍。
作者简介
蔡建平,教授,北京工业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助理、软件与网络工程系主任。在原总装备部某研究所工作十余年,一直从事该所负责的全军军用共性软件系统项目的论证和研究,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得到有关领导和专家的认可和好评。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多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30多篇,与他人合作著书一部。
在北京奥吉通科技有限公司任技术总监期间,除负责国防有关单位的软件工程、软件质量保证、软件测试以及嵌入式开发的技术咨询、提供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撑外,还主持开发了科锐时系列软件测试工具,并成功用于国防软件的测试。
2005年9月在北京工业大学软件学院任职教授以来,除了多年讲授软件测试课程和多次对外开展嵌入式软件测试技术培训外,在学院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如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数字艺术方向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21l工程”建设、教育部和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以及科研基地——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目录
第Ⅰ部分软件测试基础
第1章软件与软件危机
1.1软件概念
1.2软件特性
1.3软件种类
1.4软件危机及其原因
1.5软件工程
1.6软件生命周期
1.6.1什么是软件生命周期
1.6.2软件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
1.6.3软件生命周期模型
习题和思考题

第2章软件缺陷与缺陷管理
2.1缺陷定义与分类
2.1.1软件缺陷
2.1.2软件缺陷的描述和分类
2.2缺陷管理流程
2.3缺陷度量和缺陷报告
2.3.1缺陷度量
2.3.2缺陷报告
2.4缺陷管理工具
2.4.1BugRat(开源)
2.4.2TrackRecord(商用)
2.4.3ClearQuest(商用)
2.4.4Bugzilla(开源)
2.4.5QAMonitor(国内商业软件)
2.4.6BMS(国内商业软件)
2.4.7其他
习题和思考题

第3章软件测试基本概念
3.1软件测试发展史
3.2软件测试的定义
3.3软件测试的目的
3.4.软件测试的原则
3.5软件测试人员的素质要求
3.6软件测试与软件开发各阶段的关系
3.7软件测试的就业前景
3.8有关软件测试的几个误区
习题和思考题

第4章生命周期软件测试方法
4.1生命周期测试任务
4.2需求阶段测试
4.3设计阶段测试
4.4编码阶段测试
4.5测试阶段
4.6安装阶段测试
4.7验收阶段测试
4.8维护阶段
4.9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
平台Panoramal
习题和思考题

第5章软件测试过程
5.1软件测试过程模型
5.1.1V模型
5.1.2W模型
5.1.3H模型
5.1.4其他测试模型
5.1.5测试模型的使用
5.2软件测试过程管理
5.2.1测试计划阶段
5.2.2软件测试设计和开发
5.2.3测试执行阶段
5.2.4测试执行结束和测试总结
5.2.5测试文档与测试过程的关系
5.3测试过程改进
5.3.1软件测试过程改进的概念
5.3.2软件测试过程改进的具体方法
5.4测试过程辅助设计与管理工具
5.4.1HP-MercuryT'estDirector
5.4.2北航软件所QESuite
5.4.3TestLink(开源免费)
习题和思考题

第6章基于软件配置项的测试种类
6.1计算机软件配置项
6.2软件测试类别和测试种类
6.2.1测试种类介绍
6.2.2测试种类的选择
习题和思考题

第Ⅱ部分软件测试方法
第7章软件静态测试
7.1编程规范
7.2程序理解
7.2.1程序理解的概念
7.2.2程序理解的任务
7.2.3程序理解的内容
7.2.4程序理解的方法
7.2.5程序理解的相关技术
7.2.6影响程序理解的因素及对策
7.3程序代码质量检查
7.3.1代码分析
7.3.2代码审查
7.3.3桌面检查
7.3.4代码走查
7.3.5技术评审
7.4软件复杂性分析
7.4.1LineCount复杂度
7.4.2Halstead复杂度
7.4.3McCabe复杂度
7.4.4软件复杂性度量与控制
7.5软件质量模型
7.5.1软件质量概念
7.5.2软件质量分层模型
7.5.3软件质量度量与评价
7.6静态分析工具
7.6.1静态分析工具LogiscopeRuleCheck/Audit
7.6.2源代码分析工具Klocwork
习题和思考题

第8章动态测试
8.1“白盒”测试
8.1.1逻辑覆盖
8.1.2路径测试
8.1.3数据流测试
8.1.4覆盖率分析及测试覆盖准则
8.2“黑盒”测试
8.2.1等价类划分
8.2.2边界值分析
8.2.3因果图
8.2.4随机测试
8.2.5猜错法
8.3“灰盒”测试
8.4测试用例设计
8.4.1测试用例设计原则
8.4.2测试用例要素
8.4.3测试用例的设计步骤
8.5单元测试
8.5.1单元测试的意义
8.5.2单元测试的内容
8.5.3单元测试方法和步骤
8.5.4国产单元测试工具VisualUnit
8.6集成测试
8.6.1一次性组装方式
8.6.2渐增式测试
8.6.3组装测试的组织和实施
8.7确认测试
8.7.1有效性测试
8.7.2软件配置复查
8.7.3a和B测试
8.8系统测试
8.8.1系统测试的目的与意义
8.8.2系统测试中关注的重要问题
8.8.3系统测试的要求和主要内容
8.8.4系统测试设计
8.8.5系统测试中的软件攻击
8.8.6系统测试中的典型测试类型介绍
8.8.7系统测试工具举例
习题和思考题

第9章软件测试自动化
9.1软件测试自动化概念
9.1.1自动化测试的定义
9.1.2适合于自动化测试的相关活动
9.1.3自动化测试的优点
9.1.4自动化测试的局限性
9.2软件测试自动化框架
9.2.1TestHamess
9.2.2常用的自动化测试框架
9.2.3基于API测试的分布式测试框架
9.3测试自动化技术
9.3.1脚本技术
9.3.2录制/回放技术
9.3.3基于测试预期的结果分析
9.3.4第三方测试工具集成
9.4自动化测试工具应用举例
9.4.1测试中常用的自动化测试工具
9.4.2基于STAF/STAX的自动化测试框架
习题和思考题

第10章软件可靠性测试
10.1操作剖面与统计测试
10.2基于操作剖面的软件可靠性测试
10.2.1基于操作剖面的统计测试
10.2.2操作剖面的构造
10.2.3操作剖面的使用
10.2.4结论
10.3基于操作剖面的软件可靠性疲劳测试
习题和思考题

第11章软件本地化测试
11.1软件本地化测试的目的和特点
11.1.1软件本地化测试的目的
11.1.2软件本地化测试的特点
11.2软件本地化错误类型及其原因
11.2.1翻译错误
11.2.2功能错误
11.2.3国际化错误
11.2.4本地化错误
11.3软件本地化测试的类型
11.4软件本地化测试的原则
习题和思考题

第12章面向对象软件测试
12.1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对软件测试的影响
12.1.1信息隐蔽对测试的影响
12.1.2封装和继承对测试的影响
12.1.3集成测试
12.1.4多态性和动态绑定对测试的影响
12.2面向对象测试模型
12.2.1面向对象分析测试(OOATest)
12.2.2面向对象设计的测试(OODTest)
12.2.3面向对象编程的测试(00PTest)
12.2.4面向对象的单元测试(OOUnitTest)
12.2.5面向对象的集成测试(OOIntegrateTest)
12.2.6面向对象的系统测试(OOSystemTest)
12.3面向对象软件的回归测试
12.4UML图和面向对象软件测试
12.5面向对象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
12.5.1基于故障的测试
12.5.2基于脚本的测试
12.5.3面向对象类的随机测试
习题和思考题

第Ⅲ部分典型应用软件测试
第13章C/S应用软件测试
13.1C/S系统测试对传统测试的影响
13.2C/S系统测试的目标
13.3C/S系统测试的内容和步骤
13.3.1C/S系统测试的内容
13.3.2C/S系统测试的常见测试点
13.3.3C/S系统的性能测试
13.3.4C/S系统的测试步骤
13.4C/S系统的测试工具
习题和思考题

第14章基于B/S架构的Web应用软件测试
14.1C/S和B/S的比较
14.2Web应用测试
14.2.1功能测试
14.2.2性能测试
14.2.3可用性测试
14.2.4客户端兼容性测试
14.2.5安全性测试
14.2.6接口测试
14.3Web应用性能测试方法
14.4Web应用的测试模型
14.4.1对象模型
14.4.2行为模型
14.4.3结构模型
14.4.4基于统计信息的Web测试
14.4.5性能测试模型
14.5web信息系统测试
14.5.1信息系统的概念
14.5.2信息系统的分类
14.5.3Web信息系统测试方法
习题和思考题

第15章游戏软件测试
15.1游戏软件测试的特性
15.2常见的游戏软件错误
15.3游戏软件测试与游戏开发过程
15.3.1游戏开发过程
15.3.2游戏测试与开发过程的关系
15.4网络游戏测试
15.4.1网络游戏的平衡性测试
15.4.2网络游戏的性能测试
15.5手机游戏的测试内容
习题和思考题

第16章嵌入式软件测试
16.1嵌入式软件测试概念
16.2嵌入式软件测试的传统方法
16.2.1嵌入式软件测试各个阶段的通用策略
16.2.2嵌入式软件测试的流程
16.3嵌入式软件测试的典型工具
16.3.1嵌入式“白盒测试工具
16.3.2嵌入式“黑盒测试工具
16.3.3嵌入式“灰盒测试工具
16.3.4嵌入式软件仿真工具
16.4嵌入式软件测试工具举例
16.4.1美国Vector公司的VectorCAST——单元测试工具
16.4.2IBMRationalTestRealTime(RTRT)
16.4.3美国FreeScale公司的CodeTest.“白盒”测试工具
16.4.4比利时SPACEBEI.公司产品——全数字仿真测试工具
16.4.5荷兰CHESS公司产品SHAM——半实物仿真测试工具
16.4.6北航的“黑盒”测试工具GESTE
16.4.7欧洲航天局实时仿真产品Eurosim
16.4.8网络资源透明访问工具SPINEware
16.5传统测试工具的局限性
16.6全数字仿真测试方案
16.6.1全数字仿真的概念
16.6.2北京奥吉通的CRESTS/ATAT和
CRESTS厂rESS介绍
习题和思考题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