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 字数: 26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龚刚 著 著
  • 出版日期: 2007-10-01
  • 商品条码: 9787302119654
  • 版次: 0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7
定价:¥2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我很高兴看到龚刚教授所撰写的《宏观经济学-中国经济的视角》一书已经完稿。书中不仅系统地介绍、比较、综合了凯恩斯和新古典两大学派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同时也对我国的宏观经济总是作了大量的研究和阐释。书中内容文字流畅,数据详实,结构严谨,语言简练,不仅适合作为国内大学宏观经济学的教材,同时也可作为一般经济工作者了解、分析我国宏观经济和政策的参考书。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林毅夫 我们的经济工作者需要掌握经济学理论。本书以现代经济理论前沿为基础,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当代中国经济的重大问题,特点是适合发展中国家及中国国情的经济学理论。该书不仅适合在中国讲授宏观经济学,同时也为我们的经济工作者了解中国的宏观经济及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提供极其有用的参考,其中最后几章关于经济增长的问题的讨论相信会给读者带来更宽广的视野。 国家开发银行 高坚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引言与准备”、“基本凯恩斯”和“超越凯恩斯”。如此划分和安排,确是一个好的设计。稍微详细地阅读本书,就会发现其中包含不少作者自己的研究成果。对于这样一门课程,可以而且应该融入我们的研究成果,或者是评价,或者是批判,或者是发展。这也是与我们提倡的创造性经济学人才培养和研究型教学模式的需要相一致的。本书作者的意图是清楚的,即在目前的课程体系现状下,希望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后,能够用以分析和认识中国的宏观经济,并为学习后续的与中国经济紧密关联的课程打下基础。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李子奈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三部分共十八章,系统介绍了当代宏观经济学中的两大理论体系: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与此同时,在充分地借鉴两大学派宏观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阐释,并提出作者对中国未来宏观经济政策基本走向的思考和建议。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MBA和MPA硕士生的学习用书,也可作为一般经济工作者的参考书籍。
作者简介
龚刚,1998年毕业于美国新学院大学,获博士学位。毕业后曾工作和任教于南非国家经济政策研究所和德国Bielefeld大学,2002年归国在清华任教,2005年9月至2006年八月在荷兰Leiden大学任Philips客座教授。作者长年从事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在被SSCI和SCI等检索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十多篇,并合作著有两部英文专著:The Forces of Economic Growtht和Stochastic Dynamic Macroeconom-ics。本书是作者在清华大学多年教授中级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上撰写而成。
目录
第一部分 引言与准备   第一章 正名     第一节 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经济体制和经济人行为     第三节 新古典与凯恩斯     第四节 目标、内容和方法     讨论与小结     附录 动态与均衡——方法论上的准备     思考题   第二章 宏观经济变量     第一节 宏观经济变量概述     第二节 经验和数据,它们告诉了我们什么     第三节 中国的经验数据     第四节 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核算     讨论与小结     附录 投入—产出表     思考题   第三章 新古典的批判     第一节 家庭和厂商的决策:供给与需求     第二节 充分信心的预期——新古典的基本假设     第三节 瓦尔拉斯的拍卖过程     第四节 凯恩斯陷阱     讨论和小结     思考题 第二部分 基本凯恩斯   第四章 产量决定的有效需求理论     第一节 Javits中心的一个交易日——虚构的故事     第二节 基本假定     第三节 消费的决定     第四节 简单经济中的产出     第五节 乘数与乘数过程     第六节 混合经济中的产出     讨论与小结     思考题   第五章 货币与金融市场     第一节 货币的定义和功能     第二节 货币的需求     第三节 货币市场的均衡     第四节 现代银行体系和货币供给的创造     讨论与小结     思考题   第六章 IS-LM模型     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     第二节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     第三节 动态分析:从非均衡到均衡     第四节 均衡的变动     讨论与小结     思考题   第七章 劳动力市场分析     第一节 自然失业率     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中的就业理论:新古典学派的回顾     第三节 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讨论与小结     思考题   第八章 工资与价格   第九章 总供给—总需求(AS-AD)模型   第十章 需求管理型的宏观经济政策 第三部分 超越凯恩斯   第十一章 消费理论与微观基础   第十二章 供给冲击   第十三章 开放经济   第十四章 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的再思考   第十五章 经典的经济增长理论   第十六章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新增长理论   第十七章 供给推动——财政政策的再思考   第十八章 中国的经济增长:回顾与展望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