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基督教与西方电影

基督教与西方电影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 作者: 侯军 著 著
  • 出版日期: 2010-09-03
  • 商品条码: 9787503929960
  • 版次: 0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2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了几个从中国人的思维和视角比较容易切入的路径,以我们相对熟悉的具体影片的细读作为例子,在纵横两个纬度上阐释了作者的若干研究心得,让人无从鉴别这些观点如果走出国门算不算有所发现,但至少在读到的国内有关电影与宗教的研究文字中,应该说它具有鲜活的知性和品格。在写作本书之前,作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闭门研读了几十部有关基督教神学和基督教文化的典籍,也认真讨教过多位相关学科的专家,惟其如此,当他回过头来重新翻开西方电影经典著作,才会真正搞明白其中那些源自基督教文明(诸如克拉考尔论述“大卫一歌利亚”叙事模式)的要义真髓;当然,这与作者在此前的学业中积累的扎实理论功底也有莫大关系。相信融会这种治学态度的这部作品,将会带给读者一股清新、澄澈的学风,并吸引更多有志者把这个课题不断地研究下去。衷心祝贺本书出版。
目录
序一 序二 导言 上篇 基督教对西方电影艺术的影响 第一部分 基督教育文化的导演艺术 一 希区考克:道德母题——惩戒 二 希莱松:超验的艺术风格 三 伯格曼:上帝之死的三部曲 第二部分 《圣经》影响下的电影叙事 一 从克拉考尔的“大卫-歌利亚”主题说起 二 《莫扎特》:“扫罗-大卫”与“嫉妒” 三 《码头风云》的叛徒观:犹大或保罗? 四 《恐龙世纪》的“出埃及记”模式 第三部分 电影光观念的神学思考 一 光照论:西方视觉中心主义传统 二 斯登堡对光照论的继承 三 从光照论到唯名论 小结 下篇 西方电影中的基督教育文化专题 第一部分 电影中的耶稣形象研究 一 《马太福音》:愤怒的革命者形象 二 《基督最后的诱惑》:人性与神性的冲突 三 《蒙特利尔的耶稣》:世俗价值的颠覆着 四 受难还是受虐?——关于《耶稣受难记》的争议 第二部分 宗教丑闻电影分析 一 《抹大拉姐妹》:无辜者的控诉 二 《阿马罗神父的罪恶》:对宗教禁欲的反思 第三部分 电影中有关宗教与科学的对话 一 《驱魔人》:科学向鬼魔缴械 二 《接触》:科学与信仰的联姻 三 《飞向太空》:科学与宗教殊途同归 小结 结语 附:“从新时代运动”说起——未来亚洲电影的文化合作在全球化语境中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参考影片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