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MBA、MPA、MPAcc联考与经济类联考

MBA、MPA、MPAcc联考与经济类联考

  • 字数: 86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孙勇 等 编著 著
  • 出版日期: 2015-03-01
  • 商品条码: 9787111496410
  • 版次: 14
  • 开本: 16开
  • 页数: 541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6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与第13版相比,本书做了整体结构上的修订,以使考生能够更加成功应试。逻辑考试不是考核逻辑学知识的考试,而是一种“汉语阅读理解”的考试。然而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掌握一些逻辑学知识又是至关重要的。于是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样的试题需要什么样的逻辑知识?本书根据1997年至2009年MBA联考逻辑试题,尤其是根据2010年至2015年管理类专业学位硕士联考逻辑试题,分析试题的特点,对逻辑试题给予科学的可供解题的分类,并说明每一类试题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最新考试大纲的要求,并参考经济类联考考试大纲,对考生所要掌握的逻辑背景知识给予概括,并重点说明这些逻辑知识所涉及的考试要点及其应用。
本书作者从事MBA、MPA、GCT等逻辑考试的辅导教学已长达17年,辅导效果和成绩有目共睹;作者曾经参与逻辑考试试题库的命题工作,本书中所讲述的方法和技巧不仅是作者教学辅导经验的理论概括,更是作者长期从事逻辑命题、解题的经验总结。通过阅读本书,考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提高自己的逻辑应试能力。
作者简介
孙勇,复旦大学逻辑学硕士,经济学博士,中国注册会计师非执业会员。参加过1994,1995,2003年中国MBA逻辑试题库命题工作,精通逻辑考试命题和应试的规律。2000年开始从事MBA、GCT、MPA、公务员等考试中的逻辑科目的辅导教学,几乎将中国MBA,GCT、MPA以及美国GMAT、GRE,LAST考试中的所有逻辑试题都亲自傲过,深受考生信任与欢迎。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绪论
第一章逻辑考试的实质及其要求/
一、认识逻辑考试:2015年1月管理类联考逻辑试题/
二、逻辑考试的实质/
1. 逻辑考试要求的实质是“汉语的阅读理解”/
2. 逻辑考试不考专业知识,但需要理解常识/
3.逻辑解题准确和时间/
三、逻辑考试试题来源和分类/
四、逻辑考试大纲和逻辑试题分类/
五、准备逻辑考试的方法/
第二章逻辑基础知识——概念/
一、一般背景知识/
1. 概念的种类/
2. 概念之间的关系/
3. 定义/
4. 划分/
二、考试知识点及其应用/
1. 辨析“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2. “混淆概念”(或者“偷换概念”)/
3. 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解/
4. 把握关键词的涵义/
5. 识别机械二分/
6. 概念涵义的掌握及其辨析是阅读理解的基础/
小结/
练习/
练习答案及解析/
第一部分演绎逻辑
第三章判断之间的关系推理/
一、一般背景知识/
1. 判断的种类/
(1)简单判断的种类/
(2)复合判断的种类/
2. 判断之间的关系/
(1)矛盾关系/
(2)推导关系/
二、考试知识点及其应用/
1. 矛盾、否定和否定词的位置/
2. “有些”命题的理解及其应用/
3. 关注命题的“程度”/
4. 假言判断形式化及其矛盾和等价/
5. 矛盾和推导关系在真假话题中的应用/
小结/
练习/
练习答案及解析/
第四章非假言推理/
一、一般背景知识/
1. 简单命题变形推理/
(1)简单命题的换质推理/
(2)简单命题的换位推理/
(3)周延/
2. 三段论推理/
二、考试知识点及其应用/
1. 周延和范围的用处/
2. 变形推理、逆否命题/
3. 三段论推理的各种题型/
(1)推导结论/
(2)补充前提/
(3)结构比较/
(4)推理评价/
小结/
练习/
练习答案及解析/
第五章假言推理/
一、一般背景知识/
1. 假言推理基本规则/
2. 二难推理规则/
3. 选言推理/
4. 三段论推理与假言推理的转化/
二、考试知识点及其应用/
1. 识别假言推理及其试题类型/
(1)推导结论/
(2)补充前提/
(3)削弱加强/
(4)推理评价/
(5)结构比较/
2. 二难推理的应用/
小结/
练习/
练习答案及解析/
第六章非形式化推理/
一、一般背景知识/
1. 关系判断推理/
2. 广义三段论/
3. 综合推理/
二、考试知识点及其应用/
1. 关注试题题干中出现的数字/
2. 分组、排序和比较/
3. 广义三段论的阅读理解/
4. 综合推理的准确与时间/
小结/
练习/
练习答案及解析/
第二部分论证逻辑
第七章归纳、概括和典型的论证结构/
一、一般背景知识/
1. 归纳和类比/
2. 概括/
3. 典型论证结构/
(1)比较论证/
(2)调查论证/
(3)建议论证/
(4)比例论证/
二、考试知识点及其应用/
1. 归纳、概括最合理结论的经验/
2. 关注论证中表示“转折”或者“递进”的词/
3. 注意论述的层次性/
4. 对话焦点的概括/
5. 典型论证的考试形式/
(1)比较论证的可比性/
(2)调查论证的代表性/
(3)建议论证的有效性/
(4)比例论证的对照性/
小结/
练习/
练习答案及解析/
第八章削弱加强/
一、一般背景知识/
1. 论证的结构和目的/
(1)A模式论证/
(2)B模式论证/
2. 削弱加强的一般思路/
二、考试知识点及其应用/
1. 概念辨析/
2. 有无他因/
(1)A模式的他因加强削弱/
(2)A模式削弱中的他因和本因关系/
(3)对B模式的他因加强削弱/
(4)A、B模式的分析与加强削弱方向/
3. 正反例证/
4. 因果方向/
5. 因果存疑/
6. 多种加强削弱解题思路的比较/
7. 无方向加强削弱/
小结/
练习/
练习答案及解析/
第九章论证假设/
一、一般背景知识/
1. 推理前提和论证假设的区别/
2. 寻找假设的基本思路/
3. 论证的必须假设/
二、考试知识点及其应用/
1. 如何识别推理前提还是论证假设?/
2. 寻找假设的三种思路/
(1)过渡假设/
(2)他因假设/
(3)因果假设/
3. 必须假设和否定验证法/
4. 最合理假设的要求/
5. 多假设试题/
6. 论证的假设和加强削弱/
小结/
练习/
练习答案及解析/
第十章解释、评价和比较/
一、一般背景知识/
1. 解释题/
(1)现象解释/
(2)矛盾解释/
2. 评价题/
(1)常见的逻辑谬误/
(2)方法说明/
(3)谬误评价/
3. 比较题/
二、考试知识点及其应用/
1. 最合理的解释一定要对选项进行充分比较/
2. 解释不能否定已知也不能添加与已知不符的信息/
3. 多原因解释/
4. 漏洞识别和方法说明/
(1)漏洞识别/
(2)方法说明/
5. 结构比较中的机械对照/
小结/
练习/
练习答案及解析/
第三部分逻辑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模拟试卷一/
模拟试卷二/
模拟试卷三/
模拟试卷四/
模拟试卷五/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