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最优化与满意化决策:内在过程及边界条件

最优化与满意化决策:内在过程及边界条件

从心理学角度解读“选择困难症”
  • 字数: 15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栾墨 著
  • 出版日期: 2021-06-01
  • 商品条码: 978730258002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4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的研究从心理学的角度,在已有文献基础上设计并实施了一系列行为实验,可以帮助人们更准确的理解最优化和满意化的概念?运行机制以及生效的必要条件和影响因素,适合对社会心理学和消费心理学感兴趣的群体阅读。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最优化决策与满意化决策这对重要概念,探讨了两类决策的内在过程与边界条件。最优化决策者会为了一项决策竭尽全力,满意化决策者则适可而止。为什么有些人会成为最优化决策者,而另外一些人则成为满意化决策者?在社会情境中,这两类决策者为自己的选择和为他人的选择是否一样?在公开和私密情境中,决策者的选择又是否一致?本书将通过实证研究一一解答这些问题。
作者简介
栾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讲师。2015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心理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20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心理学系,获法学博士学位,导师为李虹教授;2016-2017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栾墨博士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心理学和消费心理学,曾在Jour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心理学报等国内外心理学顶级或重要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在清华就读期间,曾获清华大学未来学者、学术新秀、优秀毕业生、优秀博士论文等荣誉。
目录
第1章引言
第2章文献综述
2.1最优化与满意化决策的概念、目标与特点
2.1.1概念界定
2.1.2最优化决策与满意化决策的目标
2.1.3最优化决策的特点
2.1.4最优化的目标-过程两因素理论
2.1.5目标选择理论
2.2最优化与满意化的测量
2.2.1最优化倾向的提出与测量
2.2.2最优化心态
2.2.3最优化倾向与最优化心态对比
2.2.4最优化行为的测量
2.3最优化决策的潜在边界:自我-他人决策角色
2.3.1自我-他人决策
2.3.2最优化决策与为他人决策
2.4最优化决策的潜在边界:公开-私密情境
2.4.1公开-私密情境
2.4.2最优化决策与公开-私密情境
第3章问题提出
3.1研究问题
3.2研究意义
3.2.1理论意义
3.2.2现实意义
第4章理论框架
4.1为什么最优化决策者愿意付出大量精力做决策客观最优信念的作用
4.2最优化与满意化决策者的差别何在对效用与付出的看重不同
4.3最优化与满意化决策的边界条件之一自我-他人决策的调节作用
4.4最优化与满意化决策的边界条件之二公开-私密情境的调节作用
4.5小结
第5章研究一为什么最优化决策者愿意付出大量精力做决策客观最优信念的作用
5.1问题提出
5.2实验1最优化决策者的最优化行为客观最优信念的中介作用
5.2.1实验目的
5.2.2研究方法
5.2.3预实验1-1
5.2.4结果
5.2.5讨论
5.3实验2A客观信念对最优化行为的影响(小选项集)
5.3.1实验目的
5.3.2研究方法
5.3.3预实验2-1
5.3.4结果
5.4实验2B客观信念对最优化行为的影响(大选项集)
5.4.1实验目的
5.4.2研究方法
5.4.3实验结果
5.4.4讨论
5.5实验3客观信念对最优化行为的影响:绝对优势选项的调节作用
5.5.1实验目的
5.5.2研究方法
5.5.3预实验3-1
5.5.4预实验3-2
5.5.5预实验3-3
5.5.6实验结果
5.5.7讨论
5.6本章讨论
第6章研究二最优化与满意化决策者的差别何在对效用与付出的看重不同
6.1问题提出
6.2实验4最优化与满意化决策者对效用和付出的重要性评估
6.2.1实验目的
6.2.2研究方法
6.2.3预实验4-1
6.2.4结果
6.2.5讨论
6.3实验5A付出信息模糊时,最优化与满意化决策者的选项偏好
6.3.1实验目的
6.3.2研究方法
6.3.3预实验5-1
6.3.4实验结果
6.3.5讨论
6.4实验5B付出信息明确时,最优化与满意化决策者的选项偏好
6.4.1研究方法
6.4.2结果
6.4.3讨论
6.5实验6A与实验6B最优化与满意化决策者愿意为高效用付出的精力
6.5.1实验目的
6.5.2研究方法
6.5.3实验结果
6.5.4讨论
6.6实验7最优化与满意化决策者在面对不同重要性决策时愿意付出的时间
6.6.1实验目的
6.6.2研究方法
6.6.3实验结果
6.6.4讨论
6.7实验8最优化与满意化决策者的差异:重视付出的中介作用
6.7.1实验目的
6.7.2研究方法
6.7.3结果
6.7.4讨论
6.8本章讨论
第7章研究三最优化与满意化决策的边界条件之一自我-他人决策的调节作用
7.1问题提出
7.2实验9决策对象对最优化和满意化决策者选项偏好的调节作用
7.2.1实验目的
7.2.2研究方法
7.2.3预实验9-1
7.2.4结果
7.2.5讨论
7.3实验10决策对象对最优化和满意化决策者付出意愿的调节作用
7.3.1实验目的
7.3.2研究方法
7.3.3预实验10-1
7.3.4预实验10-2
7.3.5结果
7.3.6讨论
7.4本章讨论
第8章研究四最优化与满意化决策的边界条件之二公开-私密情境的调节作用
8.1问题提出
8.2实验11社会情境对决策者类型与选择偏好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8.2.1实验目的
8.2.2研究方法
8.2.3预实验11-1
8.2.4预实验l1-2
8.2.5结果
8.2.6讨论
8.3实验12社会情境对最优化和满意化决策者付出意愿的调节作用
8.3.1实验目的
8.3.2研究方法
8.3.3结果
8.3.4讨论
8.4本章讨论
第9章总讨论
9.1研究结果总结
9.2综合讨论
9.2.1最优化决策是否带来了更优的决策结果
9.2.2如何提高最优化决策者的决策效率
9.2.3边界条件的发现是否推翻了“最优化决策者这一概念
9.2.4决策内容的重要程度对最优化决策的影响
9.2.5从目标选择理论视角看最优化研究
9.2.6从解释水平理论的视角看最优化研究
9.3研究贡献
9.3.1理论贡献
9.3.2现实贡献
9.4研究局限
9.5未来展望
9.6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