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地理发现史

地理发现史

世界“科幻小说之父”,《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作者凡尔纳传世杰作,首次中文翻译出品,美国总统罗斯福说:“凡尔纳的书是床头书。”,真相与幻想第一次实现完美合体 著名作家叶永烈倾情推荐。
  • 字数: 60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 作者: (法)儒勒·凡尔纳 著;戈信义 译 著
  • 出版日期: 2015-10-01
  • 商品条码: 978754436225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01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地理发现史》介绍了自公元前5世纪至19世纪40年代近三千年中著名旅行家和航海家的故事,阐述了人们是如何一步一步地打开地球的大门,地球上的空白点是如何随着科学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地理观念的扩大而越来越少的。而新土地的发现也伴随着残酷的殖民战争、对整个种族肉体的消灭,对多少世纪以来当地人民所建立的独有的文化的摧残。
地理开拓的历史也包括了对遥远国度里的自然风貌与人文形态,更是包括旅行者自身精彩的传记。
这一次,凡尔纳用地理冒险纪实满足了我们的求知与冒险的欲望。
作者简介
儒勒·凡尔纳(1828.2.8~1905.3.24),是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
其代表作《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以及《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等等,享誉全球,为举世公认的“科幻小说之父”。
戈信义,男,196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外语系。1980年以来被温州科技大学、温州师范学院、温州大学、浙江东方学院聘为外语副教授,执教英语20多年。
目录
法文版原序
中文版《地球开拓者》序
俄文版序
汉译者说明
第一章  古代著名的旅行家
哈农:穿越“世界之门”
希罗多德:历史之父的足迹
皮西亚斯:朝极地进发
尼尔克斯:探寻两河文明之光
尤多克斯:绕行非洲之梦
第二章  公元1—9世纪的著名旅行家
伯符撒尼的古希腊旅游指南
法显:丝路取经第一人
科斯马:圣经的维护者
阿库尔弗的朝圣之路
苏莱门:海上丝路的探寻
第三章  公元10—13世纪的著名旅行家
本杰明·杜特拉:名城揽胜
琼·杜普拉·卡宾尼:蒙古之行
罗布洛克:再走蒙古
第四章  马可波罗(1254—1324)
走向东方的旅程
走遍中国
送亲使的曲折归程
第五章  依奔·伯多达(1304—1377)
探索者早期的足迹
一波三折的中国之行
第六章  任·德·别登科(1339—1425)
诺尔门第骑士的征服梦
别登科的殖民与“幸福群岛”的不幸福
第七章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
美洲大发现的前期铺陈
从波涛中“走出”的新大陆
血腥与掠夺——哥伦布的第二次航行
再次与大陆失之交臂——哥伦布的第三次航行
英雄末路——哥伦布的第四次航行
第八章  对印度和香料之国的征服
达·伽马的征服之旅
探寻与抢夺:殖民者的血腥之路
第九章  中美洲的掠夺者
开拓新大陆
殖民墨西哥的征程
开拓南美洲
第十章  第一次环球航行
环球旅行的准备与考察
远航中的内斗与殖民
抵达香料之岛
麦哲伦之死
西班牙人在印度尼西亚群岛的抢劫与殖民活动
回航欧洲,完成壮举
第十一章  极地考察、寻找西北和东北通道
极地考察
迷雾重重的西北和东北通道
第十二章  海盗活动和海上的武装抢劫
德雷克:受女王册封的英国海盗
卡文迪什:最走运的海盗
班诺特的贸易和海盗活动
带回土豆与烟草的爵士旅行家
第十三章  传教士和移民  商人和旅行者
无所不在的传教士
贸易、移民与旅行:欧洲人的新生活
第十四章  海上劫掠——17世纪的极地考察和美洲殖民化
威廉·丹皮尔和他的地理发现
英法探险家对北美的殖民
摘要
法文版原序 本书所叙述的故事不仅包括过去年代里所进行的所有考察和探索,而且还包括近年来科学界很有兴趣的新发现。为了能给本书提供尽可能准确无误的信息——将其扩大到所必需的当代旅行家们的最新成果,我特别邀请服务于法国国家图书馆的格伯利埃尔?马塞尔先生的帮助。他被认为是当代最有能力的地理学家之一。 由于马塞尔先生精通多种语言(而我却没有这种能力),我们才得以追踪源头,获取了绝对是原作文献资料里的信息,因此,我们的读者应感谢马塞尔先生对本书的帮助,以致我们能知晓从哈农、希罗多德时代开始直至里温斯当和斯丁里为止的所有伟大旅行家们所建立的功勋。 儒勒?凡尔纳 中文版序 叶永烈 当我在电脑屏幕上展读戈信义先生发来儒勒?凡尔纳《地球开拓者》译稿时,脑海里不时浮现一位老朋友的形象:稍胖,头发灰白,操广东口音的普通话,脸上总是挂着微笑。他便是资深编辑黄伊,凡尔纳著作中译本最初的策划者和编辑者。由于他的推动,我国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陆续出版了许多凡尔纳著作的中译本,至今共计19部29册。现在,海南出版社出版了戈信义译的《地球开拓者》,使凡尔纳著作中译本增至20部。 儒勒?凡尔纳(1828.2.8~1905.3.24)是法国著名科学幻想小说作家,是世界科学幻想小说大师。据黄伊说,他在1953年看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则资料,当时凡尔纳的作品就已经被译成54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 凡尔纳也是第一个被介绍到中国来的西方科学幻想小说作家。老作家端木蕻良在1981年1月10日《书讯报》上发表过一篇《十五小豪杰和我》,回首往事道:“几乎六十年了,我平生看到的第一篇外国科学幻想小说,就是法国凡尔纳写的《十五小豪杰》,它是梁启超等翻译的……那时,我还是个不满十岁的孩子,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充满幻想……我很小就走出我们关外被禁闭的化外王国,离开家乡大地的海,到处流浪飘泊,我从未失去信心,希望的帆影总在前招引着我,我想,《十五小豪杰》对我还是起了很大作用的。”接着,他又说:“由于我的切身感受,我想,我有权力说明,科学幻想小说,对青少年有极大的启发教育作用。儿童们的好奇心理,好像一座探索的雷达,能在科学幻想小说中得到回应。他们在得到艺术营养的同时,不但能得到科学知识,并且还可以触摸到科学的远景,增添健康的幻想。这种科学幻想小说的作用,是别的小说作不到的。” 《十五小豪杰》(即《两年假期》),是凡尔纳在1886年完成的一部长篇。1903年,凡尔纳的《两年假期》被译成中文。译者之一是中国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另一译者为披发生。他们用章回小说体翻译。 此前,1900年逸儒译、秀玉笔记的《八十日环游记》(即《八十天环游地球》),由世文社发行出版。在《十五小豪杰》出版的1903年,正在日本东京弘文学院留学的鲁迅,也翻译了两部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即《月界旅行》(《从地球到月球》)与《地底旅行》(《地心游记》),分别由进化社出版及《浙江潮》杂志连载。 由此可见,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在中国很早就产生过广泛的影响。鲁迅在《月界旅行》序言中,说了一段非常深刻的话:“我国说部,若言情谈故刺时志怪者,架栋汗牛,而独于科学小说,乃如麟角。智识荒隘,此实一端。故苟欲弥今日译界之缺点,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 正是为了“导中国人群以进行”,我国出版界才不断出版凡尔纳著作中译本。据黄伊说,儒勒?凡尔纳早年译为儒勒?维恩,是法文翻译李震羽先生根据法语发音仔细斟酌,改为更为准确的中译名儒勒?凡尔纳。从此,这一中译名随着凡尔纳作品中译本的不断出版,被广泛认可。 在我国,凡尔纳的作品已广泛传播,但是一直未触及翻译《地球开拓者》。戈信义先生从小就是“凡粉”,他决心补译《地球开拓者》一书。此书初版于1872年,后出版过英译本、俄译本及世界各国的其他多种文本。戈信义先生得到1958年版俄译本之后,多年来细心拜读,体会良多,后又千方百计得到俄语新版本以及1882年版英译本。现在他以俄译本为蓝本,参考英译本,反反复复修改译稿最后才成书。此书译稿始于1972年,后断断续续,直至现在终于完成。 《地球开拓者》一书不是科学幻想小说,却与凡尔纳那些神奇的穿越时空的科学幻想旅行小说一脉相承。在哥伦布、麦哲伦的时代,他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旅行者,而是未知航线、未知大陆的探险家,他们担负着“开拓地球”的神圣使命。正是这样一批旅行者,发现了地球上诸多人类未知的处女地。为了写好《地球开拓者》,凡尔纳在精通多种语言的法国国家图书馆的格伯利埃尔?马塞尔先生帮助下,“追踪源头”,从最原始的第一手的文献中求胜探宝,以极其严谨的态度追寻先人的足迹。正因为这样,《地球开拓者》至今仍有着宝贵的史料价值,得以在中国出版。凡尔纳笔下的那些探险家们的求知、探索、无畏、奉献的精神,至今仍鼓舞着我们在科学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戈信义先生与我是温州同乡,且有着世交之谊。在今日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温州,难得有戈信义这样埋头青灯黄卷,花费多年时光翻译法国作家1872年出版的作品,这种锲而不舍、追求文化价值的精神,令人感佩。倘若凡翁天上有知,一定会对这位中国译者深情地说一声:“谢谢您,戈先生!” 随着凡尔纳先生这部《地球开拓者》著作在我国的出版问世,而且加上,据说,最早出版凡翁著作中文版的中国青年出版社将再次整理推出凡尔纳的再版译作,那么,我相信,阅读凡翁著作热将在我国再一次掀起,那将是很现实的事。 2015年7月27日写于上海“沉思斋”俄文版序 地理学家儒勒?凡尔纳 (一) 著名的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1828—1905),几乎将其毕生创造性的生命贡献给了多卷体小说《不平凡的旅程》(中文书译为《地球开拓者》)。 每部小说的取名当然不是信口开河。但不管什么书名,也不管情节如何,儒勒?凡尔纳均在读者眼前展现出一幅五彩缤纷的地理图景。儒勒?凡尔纳笔下的英雄们时时刻刻都在旅途中,他们每走一步都要面临特殊自然条件所形成的危险或因这样那样的国家人民的风俗习惯所造成的阻力!他把对大自然的浓墨重彩、对历史地理题材的许多评述融入到了惊险的故事情节之中。由此可见,在儒勒?凡尔纳的小说里,地理学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他并不是个单纯的冒险家,而是一个地理探险家。 儒勒?凡尔纳说:“把整个地球写到我的《不平凡的旅程》中,就是我的目的。”的确,他出色地完成了这个伟大光荣的任务。在世界地图上,几乎没有一个地方未留下他的英雄们的业迹。 儒勒?凡尔纳创立了前所未有的地理巨作——《不平凡的旅程》。它几乎涉及到世界所有国家的人民、海洋和动植物。它是一部独一无二的地理史诗,在他之前的文学艺术历史上还从未有过。 儒勒?凡尔纳的《不平凡的旅程》,是一部既是作家、又是一个科学家、天才小说家和优秀科普工作者的作品。该书包罗了如此丰富的内容,搜罗了如此之多的事实,要求作者不仅应该通晓地理学,而且应该通晓其他相关的许多学科。儒勒?凡尔纳不仅达到了与自己同时代人们的先进科学成就的水平,还掌握了从古至今的大量历史运动、历史发展的知识,了解了最新成就到现阶段的任务,到各个领域科学技术发展的遥远未来。 儒勒?凡尔纳写作《不平凡的旅程》的道路是漫长而艰苦的。他的第一批科学故事(题为《乘气球旅行》,《墨西哥舰队第一批船只》)发表于1851年,多卷小说《不平凡的旅程》的第一卷以《气球上的五星期》为名,出版于1862年。儒勒?凡尔纳花了十年的时间去准备他一生中的这一重要著作。 事情还远不是如此,这位年轻的作家为写出一部科学幻想式的地理小说,孜孜不倦地汲取着知识。早在年轻时代,当他还是一个法学系学生的时候,就对航海学、航空学及地理发现史等学科发生浓厚的兴趣,就曾勤勤恳恳地钻研自然科学和技术,并已做了大量的卡片,尽可能多地记录了有关的科学发现和成就。他还积极参加了学术讨论、倾听学术报告。所有这一切都引领他从当时的基础领域(研究法律和书写轻松的喜剧)到后来帮助他发挥真正的创造才能。 积累知识一直继续到他的晚年,记录着各种科学纲目的卡片和笔记大量增加着,这给作者写作《不平凡的旅程》起了难以估量的作用。儒勒?凡尔纳晚年时,记录着各种科学内容牵涉许多科学领域的笔记填满了他的书柜,计有两万多本。 这种积累资料的方法预示着他的劳动比作家更科学,这不仅使他所进行着的创造性的劳动更加合理,而且最终使他实现了写出如《不平凡的旅程》这部科学巨著的伟大理想。 倾心于科学是儒勒?凡尔纳文化活动的方向。他的作品不仅可以看成艺术作品,而且除了科学-艺术作品的小说外,他还写了许多地理科普著作。 在计划《不平凡的旅程》的同时,他已在着手另一部著作《地理发现全史》。他写下许多可称为英雄幻想式的道路,记录各个时代里那些丰富了人类地理知识宝库的伟大探索者真正道路的历史。这样,开拓地球的历史,那些建立过不朽功勋的地理探索者的真正道路,在儒勒?凡尔纳的创作下得到了充实和完善。 1870年《伟大的旅行和伟大的旅行者全史》(汉译注:即《地理发现史》,俄文版以《伟大旅程的历史》为名,英文版以《伟大的旅行和旅行家》为名,现中文版以《地理发现史》为名)第一卷出版了,但它的第六卷,也就是最后一卷,过了十年,即到1880年才得以出版。出版家埃兹里同时以三卷本形式出版了儒勒?凡尔纳的这部史地著作。曾给他的《不平凡的旅程》做过注释并加上大量插图的优秀艺术家们给了它许多版画插页,而且在每卷里又复制了原书的许多地图及旅行家手稿中大量插图。这些杰出艺术家们的创造增加了《伟大的旅行和伟大的旅行者全史》的艺术成就,此书后来多次再版。并已译成多种文字。那些有图例说明的资料的重要部分如今都用在这一版本里。 (二) 作为小说家和地理科普作家的儒勒?凡尔纳的文化创作活动,与他那个时代的科学现状和发展趋势息息相关。 俄罗斯著名科学家和革命家皮?埃?克拉泡特金在纪念自己的朋友、法国地理学家埃里斯?勒克留的文章里写道,“应该指出,儒勒?凡尔纳生活在19世纪中叶,这正是欧洲科学技术繁荣兴盛的时期。热力学、气体动力学、现代原子化学、物种进化的理论及与它相关的现代生物学、人类学、生理学、心理学等科学部门处于启蒙阶段,许多理论著作大量出版问世。政治上在克里米亚战争之后、出现意大利的解放、俄罗斯帝国的专制统治日趋崩溃、北美的奴隶制摇摇欲坠……这一切更激励了自然科学各部门的科普创作活动。” 地理学在此几十年中亦和其他科学部门一样,经历着空前高涨的时期,获得了辉煌的繁荣。两个伟大的德国学者卡拉?里特尔(1779—1859)和亚历山大?古姆波尔特(1769—1859)对促进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世纪里,其他自然科学和地理学著作不断出版问世。科学家在这些著作里应用科学的方法系统地分析了几个世纪以来所积累起来的实践资料,写出许多优秀的著作。 儒勒?凡尔纳的《伟大的旅行和伟大的旅行者全史》的思想与此种科学思想密切相关。 埃?萨尔东和皮温?德?圣马丁最早从事研究地理发现史。埃?萨尔东的《早期旅行家和新旅行家》(1854—1857)一书是凡尔纳写作《伟大的旅程和伟大的旅行者全史》时的重要参考书之一。他从中获得许多宝贵的文献资料。 在圣马丁的建议下,儒勒?凡尔纳成了法国地理学会的会员。 埃里斯?勒克留是19世纪后半期最伟大的地理学家,他的第一流成就的著作得到世界的公认并被译成世界多种文字。 勒克留在他的《地球》一书中说:“地理学的重要任务不在于反映地球上个别区域的情况,而首先应是阐明那种改造地球的伟大力量。” 地理学家儒勒?凡尔纳是埃里斯?勒克留的学生和追随者。勒克留的《地理综论》一书向凡尔纳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凡尔纳在自己的地理述著中充分运用了这些资料。 六十多岁的凡尔纳和勒克留经常在他们共同的朋友家相处一起。他们经常出现在出版家埃兹里的家里,在航空家、有名的新闻记者纳达尔的沙龙里。 应该指出,当时的法国正处于拿破仑三世(1808—1873)专制统治的严酷时期。许多最伟大的学者、作家、教育家很难加入反对专制统治斗争的行列。他们只得埋头于书写科普著作,企图以此使人民群众看到知识的光芒。19世纪后半期,法国接二连三地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科普著作,这些著作成了公认的文化学派的经典作品。它们曾经在包括俄罗斯在内的许多国家里得到了十分广泛的普及。 儒勒?凡尔纳的《不平凡的旅程》和《伟大的旅行和伟大的旅行者全史》等著作反映了那个时代里科学思想的进步倾向,它们和法国科普文化的发展发生着直接的联系。 (三) 《伟大的旅行和伟大的旅行者全史》是在深入细致地研究史料的基础上写成的。儒勒?凡尔纳不仅使用了地理专家们的劳动成果,而且使用了国家档案库里保存的旅行家笔记、官方谈话、探险者的日记等等资料。它来自各种语言的有价值的史料,如作者所说的“不受任何语言条件限制的文献资料。” 巴黎国家图书馆格伯利埃尔?马塞尔做了凡尔纳的得力助手。他向凡尔纳提供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把它们从西班牙文、葡萄牙文及意大利文翻译过来。 为了写出地理著作,儒勒?凡尔纳首先占有极其丰富的史料,《不平凡的旅程》作者罗曼蒂克的炽热幻想建立在严格的客观史实基础上。 凡尔纳写道:“此书的目的是要把从哈农和希罗多德开始到里温斯当和斯丁里为止的一切探险者的业绩奉献给现实世界。” 的确,此书只写到19世纪30—40年代,故里温斯当和斯丁里以后的活动就没有了。但如果再统计一下他的三大卷《伟大的旅行和伟大的旅行者全史》中作者描述了成千上万个地理名称、几百名从古到今留在他脑海中的探险家、旅行家的事迹、他们的生活和活动,不难设想,儒勒?凡尔纳向人们提供了多么丰富、多么宝贵的史地资料啊!他把读者带到何等浩渺的知识之海啊! 他在这部《伟大的旅行和伟大的旅行者全史》中阐述了人们是如何一步又一步地打开了地球大门的,地球上的空白点是如何随着科学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地理观念的扩大而越来越少。各国的“哥伦布”们及各国人民建立了何等巨大的功勋,他们为了丰富人类的地理知识,克服了何等巨大的困难。这里,作者对于新土地的发现伴随着残酷的殖民战争、对整个种族肉体的消灭,对多少世纪以来当地人民所建立起来的独有文化的摧残,并不是默不作声。 儒勒?凡尔纳所理解的地理描述就是对某一特定的国家和它的土地上人民的各种各样的信息的综合描述。因此地理开拓的历史就是要对那遥远国度里的人民或它的各种各样的部落在一段时间里的历史、他们的宗教、他们的民族学志、他们的文化、那里的自然资源、那里的地貌、动植物群落、甚至他们的经济,还不说旅行者自身的传记等等的描述。 《伟大的旅行和伟大的旅行者全史》也像凡尔纳的其他著作一样是为青年们写的,但是这一次他放弃了“教育和娱乐”的一贯原则。他在自己的这部严肃的地理著作中使用了生动活泼的笔调,这明显地让他以往的小说有所逊色而让那些很少懂得地理历史和历代旅行家们的不朽传略的读者产生兴趣,令他们久久深思。本书某些章节颇引人入胜,包含了欧洲旅行家们第一次来到遥远土地上的居民的风俗习惯,特别是关于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及库克船长的片段,在法国已多次用单印本出版以飨年轻学习者。 热爱儒勒?凡尔纳的读者在他的地理开拓史中找到了许多条和五彩缤纷的《不平凡的旅程》一样的平行线,有些时候可以遇到与他的艺术作品有直接的内在联系。比如,比较一下描写由法国、俄罗斯、英国的航海家们对太平洋岛屿的考察和描写地理考察的小说《漂浮的岛屿》中的章节,描写巴伦支在新地岛上考察队的过冬生活和小说《在毛皮岛上》的章节,描写殖民彼得格伦岛和那本《和邦特一起的叛乱者》中的描写等等,都可以找到相应的答案。 儒勒?凡尔纳的史地著作产生在同时代的先进科学水平上。之所以说它“先进”,因为它也和其小说一样,反映了作者的民主信念和自己对于那些落后地区人民的宗教意识和生活习惯的强烈感受。有几章也叙述到土著人的野蛮和残暴,但凡尔纳并不是站在当地土著人相对立的立场上用土著人的野蛮本能来解释,而是用他们的生活条件和欧洲劫掠者的所作所为常常迫使他们用暴力反对暴力来解释它的残酷性。 作者在描写欧洲入侵者血腥的“功绩”时,并不隐瞒自己的愤慨。他丢开通常所持的庄严平静的态度,使用了既是历史学家又是评论家、既是历史的记载者、又是无情揭露者的语言。 儒勒?凡尔纳的《伟大的旅行和伟大的旅行者全史》其精选史料之客观公正、内容之丰富多彩、使它保留至今仍不失自己巨大的历史价值。 (四) 儒勒?凡尔纳的《伟大的旅行和伟大的旅行者全史》写于19世纪60—70年代。从那时至今,各科学部门的知识,特别是地理学,大大地向前发展了,以致即使那个时代最先进科学家的最优秀的作品也有些过时。现在,它只能保持着自己的历史意义。 地理发现的历史,由于后来几十年来的新知识而不断完善。这当然是凡尔纳所无法知道的。档案文献的进一步研究及科学家们的新发现,修正了原来认为准确无误的概念,对许多历史现象做了新的评估。 《伟大的旅行和伟大的旅行者全史》的个别章节,拿现在所获得的知识来看,不说它肤浅,也可以说对于许多历史事实的阐述还不够深刻。 此外,在凡尔纳的著作中,除了它所涉及的范围广大外,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比如,它很少讲到亚洲的、东方的著名的探险和旅行活动,19世纪前俄罗斯的航海家和旅行家没有涉及(汉译注:又如中国明朝郑和这样伟大的航海家没有涉及),而对于有些在历史地位上显然不很重要的法国人(如骑士任?德?别登科)却说得过于详细。 在凡尔纳的著作中,某些地方和真正面貌尚有出入,特别是说到旅行路线及事件的时间方面。这些差错,有些属于作者引用的文献资料本身的错误,有的属于校对者不慎,多次再版,错错相承。 但是这一切缺点不会降低凡尔纳作品的历史价值。丰富的史料、形象生动的语言、地理开拓的历史方面客观的描述弥补了今天看来在史地文化上还存在的不足。 今天我们出版儒勒?凡尔纳这部完整著作,因为地理开拓的历史被看成最新的科学知识的范畴之一。 在准备出版《伟大的旅行和伟大的旅行者全史》第一卷时我们就参照了出版于1885年的老译本。 然而在着手出版该书的过程中不可能只局限于原有的译本,实际上必须推出全新的。这次出版的文本只是保留一点个别的原有译文。 我们特别注意到儒勒?凡尔纳原来史地著作中的不足。这次出版的对象是青少年,故编者并不是全部死死地拘泥于原文,文中某些地方做了修正,首先必须清除明显的错误和缺陷,这当然可以给它做相应的注释,但这么一来其注释量会很大,而使本书不能被年轻读者所接受,因此我们决定给它小小的修正,而不是对全书,当然也不允许对作者本人提供的事件所持的观点有任何的偏离。 对作品进行科学化的文字编辑和审查,为出版本书第一卷特表现在以下方面: 1.订正了所有不确切的地点和事实上的错误之处; 2.去掉了某些章节中过分冗长的细节描述,同时也压缩了个别内容(如中世纪朝圣者对“圣地”的朝圣内容;任?别登科的殖民活动等等); 3.为使读者不至于对描述事实的线索中断,采用少量的文字来简述事实。 4.有关的地名和人名采用音译或近年出版的地理著作中的习惯名称; 5.有可能使用古文献(旅行家笔记、旅行报告等等),有时依据这些文章的俄语出版物做点补充。允许对原文的引文中的失误做点修改。由原来语言译过来的俄语译文的转述中选取相应片段,这样可以避免从译文到译文,以致最后和原文相差甚远。我们补充这些文献资料有特别的意义,这可以让读者感觉到时代气息,更好地理解旅行者的事业和思想。 从文献资料中运用到的引文有以下出版物: 马可波罗:《马可波罗之书》,依?彼?米那耶夫译,莫斯科1955;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旅行足迹》,日记、书信、文件,杨?莫?斯维坦译,莫斯科1956; 迪亚斯?别纳尔:《别纳尔?迪亚斯的士兵笔记》,德?依?依格洛夫译,1928; 彼格菲达?安东尼奥:《麦哲伦的旅行足迹》,维?斯?乌辛译,1950; 德?威?格里特:《巴伦支的航行》,阿?伊?马林译,莫斯科-列宁格勒,1936。 此外,还有一些对旧有文献的矫正和运用另外一些历史资料。 儒勒?凡尔纳的《伟大的旅行和伟大的旅行者全史》(俄文)初版于1872年,后多次出版过它的俄文译本,但一直没有它关于19世纪著名航行家的最后一卷。这次出版的三卷本是用俄文第一次出版了儒勒?凡尔纳的地理开拓史的完整版本。但愿今后能继儒勒?凡尔纳《伟大的旅行和伟大的旅行者全史》之后有新的描述直到今天为止的建立地理开拓功勋的著作。 俄译者   伊?布朗基斯 汉译者说明 此汉译本以1958年俄译版、2007年俄译本为蓝本,后参照英译本(1882年版本)做了某些订正。人名、地名和某些文字内容也参考了英文版,特此敬告各读者。 经多方考虑,中文版全书用《地球开拓者》之名,其下分三卷,分别以《地理发现史》、《十八世纪伟大的航海家》、《十九世纪伟大的旅行者》命名。 某些明显的错误已由汉译者予以校正或用“汉译注”形式来表明。“汉译注”的内容也包括对于我们中国青少年读者不很了解的地名、某些术语和史实。但因译者水平有限,知识浅薄,必定存在许多缺点和错误,敬请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汉译者  戈信义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