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催眠治疗实录

催眠治疗实录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教育
  • 作者: 张亚 著
  • 出版日期: 2009-03-01
  • 商品条码: 978754442232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了临床心理治疗师张亚的诊治过的十个案例,这些求诊者或严重失眠,或严重脱发,或“白日见鬼”,症状形形色色,作者一个个案例娓娓道来,讲述了每个求诊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直至摆脱困扰,消除症状。书中的案例都来自生活,但隐去了基本信息和太过隐私的内容。希望本书的出版能让有兴趣的读者进一步了解催眠疗法乃至心理咨询到底是怎么回事;让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的人士能够借此机会和我深入探讨这门技术的应用、发展和局限。
内容简介
    催眠椅上的世界是一个神奇的魔法空间。在那里,我们的心灵和另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心灵日渐亲近。有时候,那交会的光亮照亮了黑暗;有时候,那默默的陪伴唤醒探索的勇气;有时候,那激烈的碰撞释放被尘封的能量……
目录
引言  催眠椅上的故事/1 第一章  婉儿的故事:“我无法考试了!”/7   模拟考考砸了之后/8   催眠带她先进考场/11   妈妈的紧张不动声色/16   给自己一个手势/18   案例反思:“一次就成”的心理咨询/19   话说催眠:到底什么是“催眠”/21   心灵加油站:焦虑和担心告诉我们什么/26 第二章  秋子的故事:“催眠能让我忘了他吗?”/33   “忘了他是我唯一的选择……”/34   她如何说自己的“故事”/37   迷雾背后的“他”是谁/40   宛如一个梦/44   走吧,走吧!人总要学着慢慢长大/47   案例反思:“大哭大闹”能不能带来改变/49   话说催眠:何时适合做催眠/51   心灵加油站:关于因爱而痛/53 第三章  明君的故事:“是谁让我夜夜不成眠?”/61   当睡觉成了噩梦/62   一张结在脑袋里的黑色大网/65   面对父亲,高山仰止/69   自我催眠之路/72   案例反思:失眠的秘密/73   话说催眠:治疗是让来访者学会有效的“自我催眠”/75   心灵加油站:如何拥有好睡眠/77 第四章  小玉的故事:“中年男人、小女孩和我”/81   “人和人之间就只会互相伤害!”/82   大发雷霆背后/85   心里住着“好几个人”/88   不想长大的小女孩/92   “我不要回家”/95   一个新的“人格盘子”/96   案例反思:“不用引导”的催眠/97   话说催眠:催眠治疗中的阻抗问题/99   心灵加油站:人际关系之“境由心造”/102 第五章  米兰的故事:贤妻情妇一念间/109   恩爱小夫妻的“大”烦恼/110   选择,在一念之间/111   “我的心是用玻璃做的……”/113   案例反思:那些两难选择的咨询/118   话说催眠:催眠让你看见什么/121   心灵加油站:两个人的“婚姻小舟”/123 第六章  小艾的故事:“昨天我又发疯了……”/127   常常“发疯”的文静女生/128   “我想掐死自己……”/133   层出不穷的“症状”/136   爸爸嘴里不一样的“真相”/141   新的适应问题/145   会不会出现新症状/147   案例反思:疾病的隐语和希望/148   话说催眠:催眠回忆的真实性/152   心灵加油站:家庭系统里的“秘密”/154 第七章  小林的故事:“我丢了—段记忆……”/159   “那天的记忆一片空白……”/160   看一场“过去的老电影”/163   想不起来的密码/168   “我的恐惧无法诉说……”/172   案例反思:谈谈“创伤”/176   话说催眠:那些“不成功”的催眠/179   心灵加油站:我们如何“编织”故事/186 第八章  菲菲和李霞的故事:脱发,又见脱发!/189   一天之内的两个个案/190   大马路上的恐惧和“好妈妈”的担心/195   救不了的外婆和忘不了的父亲/201   走出咨询室时/208   案例反思:“老毛病”和“新问题”/211   话说催眠:催眠术的新发展/213   心灵加油站:看看你的“内在小孩”/220 第九章  大玲的故事:“我见鬼了!”/227   浴室里的手/228   被“鬼”掐住了/231   与“吸血鬼”之战/234   一个爱幻想的小男孩/238   案例反思:恐惧的“秘密”/241   话说催眠:催眠状态下的“心理图像”/243   心灵加油站:直面你的恐惧/246 结语  走下催眠椅之后/249
摘要
第一章 婉儿的故事:“我无法考试了!”     模拟考考砸了之后 这个初二女孩是和妈妈一起走进心理咨询室的,她怯生生地看了我一眼,脸上绽放出非常清澈的笑容。母女两人长得很像,在沙发上坐定之后,女儿便很安静地偎依在妈妈怀里,一双好奇的大眼睛偷偷看着我。我笑着把咨询预约表递给她们母女,请她们填写第一次来咨询的基本信息。 按照我以前的经验,初中生来做心理咨询,常常是父母比本人更着急,父母生怕孩子成绩下降或是出现各种行为问题,在填写预约登记表的时候,不由自主地“一手包办”,把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写在“咨询目标”栏中。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大抵知道咨询的第一步一定不是先急于改变什么,而是听听孩子是怎么想的,他/她是否希望改变。否则,咨询师就不小心成了父母的“帮凶”,反而给家庭施加了负面影响。 本来以为,这个女孩如此依恋母亲,很有可能是母亲帮她代理一切,没想到女孩自己伸手接过了预约登记表,趴在茶几上认真填写起来。我给她们母女倒上水,坐在一边静静地观察这一对话不多却非常亲密的母女。 母亲很关切地看着女儿一笔一画地填写家庭信息、咨询目标、以前咨询情况等信息,她侧着头,眉头紧锁,镜片后面的眼睛闪烁着,好像在评价着什么;女儿则完全投入到自己的世界里,有时还停下笔来想一想。 我注意到女儿在填写父母生日这一栏时下笔非常流畅,几个数字仿佛是从笔端流下来。有些来咨询的人根本不知道父母的生日,有些人会直接问可不可以不填,还有些学生会当场有些不好意思地询问父母,从这些都可以看出个案和其家庭的关系以及对咨询师的信任程度。 女孩填完了,抬起头把登记表递给我,羞涩地笑了一下。我仔细看了看登记表。 咨询目标:改变考试焦虑,正常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来咨询的缘由:自己在网上查的,想解决我的问题。     “婉儿,自己要求来看心理咨询师的学生非常少见,而且你对自己的鄞望和目标也特别清楚,很不容易呢!”我一边赞叹婉儿的懂事,一边放下登记表,开始了正式的咨询。    “婉儿,你是希望和我单独谈,还是妈妈在身边?”   在给青少年咨询的过程里,我一般都会征求孩子的意见是否让父母在场,有些孩子父母在场会让他们比较放松,有些则更希望单独和老师说一些不希望父母知道的事情。不管怎样,在第一次咨询中尊重孩子的意见都会让孩子觉得安心、放心。 婉儿看了一眼妈妈,笑着说:“她在场好些。”母女两人相视一笑,我也笑着点点头。 “婉儿,你在预约表里谈到自己希望解决的问题是考试焦虑,可以具体谈谈自己是怎么焦虑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 “其实是从我上一次数学模拟考试没考好开始的。当时不知道怎么搞的,自己以为考得还不错,没有想到卷子发下来,好多不该错的地方都错了,后来一到考试我就特别紧张,有时候考试还没有开始就手抖……”婉儿说到自己的问题时,脸上立刻呈现出非常担心的表情,两只手紧紧扣在一起。 “听起来那次模拟考试的失败对你的影响至今还在,以至于从那时候开始你出现考试紧张的情况。模拟考试是几月份的事?” “对啊,就是从那次开始,以前我都觉得考试是很轻松的事情,而且我成绩一直很好。那次考试好像是九月份的时候,刚开学,对!” “到现在已经有四个月了,我想你在这四个月里一定尝试过很多方法吧!” “对啊!我比以前更加努力学数学了,老师说什么初二开始女生成绩会下降,没想到真这样,我心里又害怕又不服气……”婉儿撅着嘴,一副很委屈的样子。     “听起来,你自己一点都不服输!没有被老师的暗示所击败哦!有没有仔细分析过你自己考砸的那次,问题出在哪里?” 婉儿有些感动地看着我,沉默了一会说:“其实都是一些粗心的小错误,尤其是最后几道题目,我做了好长时间还做错了,前面没来得及检查,又错了很多,所以总分就变得很低……” 听婉儿这样说,我心里放下很多,直觉告诉我婉儿自己的努力已经帮她解决了大部分问题,接下来我的工作其实很轻松,于是我笑着说:“你来到我面前的时候并不是你最糟糕的时候,糟糕的时候你都自己一个人承担并且度过啦!同时,我也看到婉儿已经掌握了大部分考试方法,只是在一些小细节上需要再加强、巩固,比如说,我发现你的答题方式可能有点吃亏哎!” 婉儿先是羞涩地笑着点头,接下来睁大眼睛看着我,好像在问:“哪里吃亏了?” “有些题目你做不出来,班上大概多少人做不出来?” “百分之……嗯,九十,或者九十五……” “所以啊,你答题的时候要把重点放在那些比较简单的题目上,甚至拿到试卷就可以看看哪些是难题,先放一边,确保前面的题目做完并仔细检查后再开始做那两到三道难题,要知道难题你不会大家基本上都不会,不足以对你的总分造成影响哦!” 婉儿脸上的表情慢慢舒展开,回头对妈妈说:“对哦,其实我不会的大家都不会,我干吗这么害怕呢?”妈妈刚才一直在认真听我们说话,看女儿若有所悟,紧锁的眉头也放下了。 “不过听起来,你的确在以后的考试里常常有不必要的紧张,有没有觉得那种紧张好像不在自己的控制之中?”解决了方法的问题虽然能让婉儿的心放下一些,但更重要的其实是处理婉儿从一次失败中习得的过分紧张。 “嗯,我自己会不断安慰自己不要紧张,在心里默默念,可是越念越紧张,手都抖了,后来几次考试头脑一片空白……”     个案来到咨询室里常常会带着一些他们自己觉得失去控制的问题,比如婉儿在意识层面非常努力地想排除那些紧张的感觉,像以前一样轻松应考,她做了好多努力和尝试,比如默念“不紧张”、“努力学数学”、“来看心理咨询师”等等,可是有些感觉、情绪或者念头却完全不在自己的控制之中,这就需要催眠师带领她走入潜意识的花园,因为那些看上去不受控制的感觉、情绪、念头正是潜意识的来信呢!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