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书法史

中国书法史

  •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 作者: 朱天曙 著
  • 出版日期: 2009-04-07
  • 商品条码: 9787503936470
  • 版次: 1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美术一种要素,是在发挥个性;而发挥个性最真确的,莫如写字。如果况能够表现个性,就是最高美术,那么各种美术,以写字为最高。 ——梁启超 书法在中国为艺术之一,以其为象形文字,而又有篆、隶、楷、草各体之不同,数千年来,遂蔚为艺术史上一大观。然在拼音文字种族中,求韜执笔为中国书,已极不易得,况云工乎!故非浸润于中国文字经若千时,实无由言中国书法也。 ——陈垣 魏、晋以后,中国人的书法,成为中国人最标准的艺术。书法的受人重视,超乎其他一切艺术之上。其实中国书法也只是一种运用线条来表七意象和事象的艺术,就其内在的理论上,不仅与图画同一精神,实可说与中国创造文字之匠心亦是同一精神的。我们还可以说,中国文字和文学,亦走在同一路径上。他们同样想用简单的代表出繁复,用空灵的象征出具体。 ——钱穆
内容简介
本书对中国书法的历史渊源、书体沿革、风格嬗变等作了鸟瞰式的描述,作者运用考古新发现,吸收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以个人对书法史的理解,阐释中国书法史上的若千现象,着力介绍了书法史上重要的书法作品、书家、时代风尚和艺术流派,总结书法艺术发展的多种因素及内在脉络。本书除梳理中国书法中“碑”、“帖”的渊源外,还对历代书风形成的文化环境、历代书法著录和刻帖、历代书论等作概要描述。附录中国书法基本书目三十种,便于读者检索书法文献。进一步深入了解中国书法艺术。全书图文并茂.多见新意,被著名学者卞孝萱教授誉为“简明书史之最新力作”。

作者简介

朱天曙,南京艺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博士,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国书法篆刻史和清代艺术文献研究。现为北京语言大学艺术系副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全国“七十年代书家”代表人物之一。多次参加全国重要书法篆刻展、学术提名展和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并获奖。著有《宋克书法研究》、《中国书法名家讲座——篆书十讲》、《周亮工及其(印人传)研究》等,编纂有《固亮工全集》(十八册)。
目录
引言
[象形与装饰]
一、混沌初生
二、甲骨文与金文
三、多样的书风
四、隶变
[刻石异彩]
一、秦代的小篆
二、汉简、汉金文和帛书
三、汉代刻石与砖瓦铭文
四、书体的嬗变
五、文人书家的兴起
[魏晋风度]
一、禁碑风气
二、钟繇时代
三、经典“二王”
四、魏晋书法精神
五、东晋刻石
[南妍北质]
一、南朝风流
二、北朝刻石
三、南北融合的滥觞
[盛世的典则]
一、隋代书法
二、初唐之音
三、盛唐风范
四、晚唐的延续
五、杨凝式
[意趣与妙理]
一、北宋前期
二、宋四家
三、南宋书坛
四、刻帖与金石学的发展
[复古之风]
一、赵孟頫
二、篆隶复兴
三、康里书风
四、隐逸的两极
[流派思潮]
一.明初的两脉
二、“天下法书归吾吴”
三、董其昌
四、个性解放思潮
五、明代刻帖和书法著录
[碑学兴起的时代]
一、清代帖学
二、书风的转变
三、“扬州八怪。
四、师碑实践
五、碑学的总结
[多元气象]
一、碑派新风s
二、融合之路
三、帖学的回归
附录一:中国书法基本书目三十种
附录二:书法是中国文化的艺术标本
附录三:图版目录
附录四:中国历代年表
本书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