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自然"之辩 苏轼的有限与不朽

  • 字数: 198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作者: 杨治宜 著
  • 出版日期: 2018-10-01
  • 商品条码: 9787108063014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337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中国传统文论中,“自然流露”“道法自然”显然是高明的文学境界。但人真的能接近契入自然吗?在这本书中,作者深刻地质疑了这一传统批评方式。杨治宜认为,人对“自然”的追寻犹如西西弗斯无休止的劳动,永远不能达到目的,但恰恰在这种永恒的徒劳中,凸显出人的价值。苏轼文学的价值,也正体现在这种对于自然的“自我否定”式的追寻中。本书讨论了苏轼文学创作背后的佛、道等思想资源,又以苏轼对牡丹和名石的吟咏来阐发对自然美的争辩,很后落在他晚年和陶诗及丹学上。把苏轼几经贬谪的命运与各种带有象征性的意象联系在一起,展现了苏轼的审美、创作以及他在有限的肉身与无限的自由之间的挣扎。作者借鉴了东西方各种思想视野,不仅丰富了苏轼文学研究,还将中国文学置于跨文化、跨学科的对话之中。
作者简介
杨治宜,江西宜春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史哲试验班本科、比较文学硕士,2012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自此执教于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汉学系,2015年起任副教授(终身教职)。主要研究方向为南北宋、近现代旧体诗,尤重诗学与其他智识领域之关涉。
目录
   中文版序柯马丁

自序

导言

2016年2月20日,瑞士巴塞尔

否定的自然

艺术与自然

苏轼:一个天才的神话

第一章诗心如镜

风格、诗人与道

一位青年僧人的艺术教育

僧诗及其批评

诗歌作为“方便法门”

结语:言说无言

第二章制造“自然”

艺与“学”

坐忘与解脱

雪堂与“似境”

结语:通过有限,抵达不朽

第三章名花的挑战

自然美学

花解语

佛寺牡丹考

“色”与道德

结语:面对绝对自然的独白

第四章雄辩的怪石

无用之用

用之无用:砚石之例

文人经济学

结语:“非人”而人

第五章回归内在的乌托邦

尚友古人

隐喻的山川

诗歌的民族学

怨诗

桃花源与内在乌托邦

归去来

结语:通过陶潜,抵达自身

第六章逍遥的肉身

作为业余爱好的丹学

阅读命运

龙虎铅汞说

白鹤峰上的道人

撤出自然

纵身见在

结语:妥协此在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