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西学中的夜行

西学中的夜行

  • 字数: 22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张志杨 著
  • 出版日期: 2010-07-01
  • 商品条码: 978756177700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21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西学中的夜行:隐匿在开端中的破裂》:张志杨教授最新力作,还西方思想一个“诸神”面目。
政治哲学具有不受现代学术分工桎梏的特性。这首先是因为政治哲学的论题极为广泛,既涉及道德、法律、宗教、习俗以至社群、民族、国家及其经济分配方式,又涉及性别、友谊、婚姻、家庭、养育、教育以至文学艺术等表现方式,因此政治哲学几乎必然具有跨学科的特性。说到底,政治哲学是一个政治共同体之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的集中表达。
内容简介
《西学中的夜行:隐匿在开端中的破裂》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而言,是“唯一的”、“最好的”,还是“独立互补的”?一百多年来,这个问题一直未变?还是起了变化?起了怎样的变化?变到什么程度?今天是否到了有以明断的时候?西学中的夜行,在西学中走向起点的夜行,夜行到头了……我们必须真正回到中国文化类型的源头处,即“儒法表里,道一贯之”的“道”,即“道法自然、出神入化”的“道”,才可能有真切的言辞。《西学中的夜行:隐匿在开端中的破裂》整个都是为它准备着的。
目录
绪论 在西学中走向起点的夜行/1
上篇 西学中取的“四次重述”
第一章 “西学东渐”。还是“西学中取”?/3
1.正名/3
2.指谓/5
3.意图/5

第二章 第一次重述:马克思的“阶级存在”及其“目的论历史观”/13
1.马克思主义的“动力”、“承担者”及其“目的”
2.“革命东移论”/17
3.“毛泽东思想”的“存在”路线/21

第三章 第二次重述:尼采的非启蒙“个人存在”的启蒙解读
1.“第一次启蒙”,主显——反叛传统的“重估一切价值”/31
2.“第二次启蒙”,主显——虚无主义之上的“超人”之舞/34
3.“第三次反启蒙”,主显——反启蒙的“权力意志”与“永恒
轮回”/35

第四章 第三次重述:海德格尔“存在遗忘”之“存在本源”的迷惘
l.如何进入被遗忘的“存在”?/46
2.重新勘定哲学史源头之“存在论差异”的“回归步伐”
3.从大地上建立的“世界”如何“图像化”、“座架化”以致不得
不期待“只还有一个神能救渡我们”/59

第五章 第四次重述:施特劳斯“存在开端之两希精神绝对性”的
持守幻象/69
1.施特劳斯悖论/7o
2.“古今之争”背后的“诸神之争”
3.政治与哲学是对立,还是共契?
4.施特劳斯“解经观”对现代“解释学”的质疑
结语四次重述之后:立此存照的观点

下篇 西学中取的“两个裂口”
一些说明
第六章 “光”与“死”
1.隐匿了的阴影之谷
2.《理想国》中的“光”与《创世记》中的“光”
3.“苏格拉底之死”与“耶稣之死”
4.“光”对“黑”的主从伦理
附言

第七章 尼采的真相
引言
1.“敌基督”——对基督教“一神”的嘲笑
2.“虚无主义是颠倒的柏拉图主义”
3.尼采式“自然正当”的基本特征
4.尼采的“新神”——“狄奥尼索斯的献媚者”

第八章 海德格尔的意义
1.流俗的“真理观”——如何“显”的哲学?
2.“真理观”显现着的三大根源幻象
3.重提老问题
4.回顾康德
5.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6.胡塞尔“意识现象学”
7.“存在论差异”——奠基中的裂隙
8.夜光——刻在墓碑上的那颗“星”

第九章 黑暗:“在”而不“是”的“指非指”
引子
1.第一种检讨方式:一种现成的主流的“意向性”一“是什么”
2.第二种检讨方式:“意向性一是什么”的裂隙与悖论式偶在
3.“知其是守其在”应“知其白守其黑”
小结叙述方式的建筑术倒过来成为奠基之裂隙处的形式指引
尾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