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深蓝帝国

深蓝帝国

500年来的生动历史,承载海上帝国的起落兴衰。欲望弥漫,暴力征服,是骄人昂首的胜利?还是特别沉重的灾难
  • 字数: 1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韩朱京哲 著
  • 出版日期: 2015-05-01
  • 商品条码: 9787301257647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320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深蓝帝国:海洋争霸的时代1400—1900》:靠前靠前本接近以海洋为主题,讲述近代世界历史的著作。亚洲视角,颠覆西方中心主义。书中特别强调欧洲航海建立了强权秩序,带来了殖民和伤害。而中国和亚洲,非洲目前的“一带一路”设想就是要恢复印亚的和平往来,矫正500年以来的霸权秩序。     《深蓝帝国》除了讲述霸权历史,作者生动地介绍了文化、人种、物产的交流细节,大量图片和故事,使本书可读性很高。
内容简介
    各个文明的扩张和贸易,崛起与衰落,都和对海洋的控制直接相关。可以说,谁主宰了海洋,谁就主宰了世界秩序。     《深蓝帝国》讲述的正是中国、阿拉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如何进行远洋航行、并扩张势力的故事。但作者强调在欧洲海航扩张伴随着特别的暴力和征服,给其他文明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征服海洋不但能够对其他文明取得控制权,同时也客观上促进了人种、物产和文化的少见交流。这是世界历史中极为丰富和引人入胜的细节。     海上霸权时代的遗产,不论好的坏的,我们都必须在深刻的反思中承载。
作者简介
    朱京哲,1960年生于韩国首尔,本科毕业于首尔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系,研究生毕业于首尔大学西洋史专业,在法国巴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EHESS)获得博士学位。现任首尔大学西洋史专业教授。主要研究成果:专著有《历史的记忆,历史的想象》《大航海时代》等。
目录
目 录 浅蓝的东方,深蓝的西方(序) 李永石?/ 001 中文版序?/ 003 引言:深蓝的历史?/ 001 第一章  亚洲的海洋?/ 007 繁荣和平的亚洲海洋世界?/ 007 郑和的远征:昙花一现的海洋帝国??/ 013 华侨的命运:死亡与财富?/ 022 大流散?/ 026 朝鲜与世界的“遭遇”?/ 032 从公司到帝国?/ 037 第二章  暴力横行的世界?/ 045 欧洲的扩张:为了寻找伊甸园?/ 045 葡萄牙帝国:横跨三个大陆的海上帝国?/ 051 暴力的全球化?/ 057 幸运之岛?/ 063 “发现”美洲大陆??/ 069 巴利亚多利德论争:良知与偏见的较量?/ 075 美洲文明的灾难?/ 081 玛琳琦:民族叛徒,还是保护者??/ 085 第三章  船员与海盗的世界?/ 093 “沙漠之舟”与海洋之舟?/ 093 北冰洋航线的开拓?/ 100 纬度与经度?/ 106 船员:最早的无产阶级?/ 112 船上的生活:纪律与抵抗?/ 118 海盗与国家?/ 123 海盗与民主主义?/ 132 第四章  残酷的奴隶贸易史?/ 137 奴隶贸易:非洲的灾难,还是契机? / 137 非洲北部和东部的奴隶贸易?/ 140 白糖与奴隶?/ 146 奴隶贸易抽空了非洲?/ 151 中央航路:地狱之路?/ 157 奴隶的国度?/ 161 第五章  世界货币的循环?/ 167 寻找金银?/ 167 全球白银流入中国?/ 174 日本的银与铜?/ 177 人参与白银?/ 183 贝壳货币?/ 188 消失在鸦片烟雾中的白银?/ 192 第六章  物质与感觉的交流?/ 199 文明与味觉?/ 199 茶与陶瓷?/ 205 色彩的旅程?/ 209 作物的旅程:技术与文化的融合?/ 216 “种子岛”:亚洲人开始使用火枪?/ 225 从枪到刀的回归?/ 230 第七章  精神文化的冲突?/ 237 语言的扩散与灭绝?/ 237 拯救母语?/ 239 传教:压迫与受虐?/ 244 日本的基督教传教?/ 253 第八章  生态环境的激变?/ 261 复制欧洲?/ 261 大海雀、海狸与灭绝?/ 264 文明膨胀与森林缩减?/ 272 阿育吠陀:印度传统医学与西方植物学的融合?/ 276 病菌的交流?/ 280 结语  重写世界史:以希望之名?/ 287 参考文献?/ 291
摘要
中文版序 《深蓝帝国——以海洋为中心的全球近代史》能被介绍给中国读者,我作为本书的作者感到无比荣幸。 这本书从历史的角度探究了世界各文明通过海路互相碰撞、融合,并最终形成新的近代世界的过程。世界各地长久以来发展而成的各大文明圈在人类历史上大多是通过陆路进行交流,但由于陆路交通的条件并不乐观,这种陆上交流必然是一个缓慢且坎坷的过程。换句话说,文明的成果如同渗透压现象一样缓慢地向周边扩散。中国的丝绸、印度的胡椒传往欧洲,马可?波罗等旅行家寻访中国和印度,印度的佛教传往亚洲各地,都经历了这一艰难的过程。 直到15世纪之后人类世界才真正开始尝试相互碰撞、物资交换,开始了相互支配和冲突以及文化的交流。大洋航海之路一旦被打开,世界各大陆迅速实现了相互连结。海洋不再是交流的障碍,开始扮演起高速公路的角色。各文明圈和生态界的各要素向全世界扩散,我们生活的近代世界也随之经历了激变。 这里我们需要注意两个现象。 首先是欧洲走在了这一激变的前列。最初世界海路的开拓毫无疑问是欧洲航海人的功绩,比如哥伦布到达了美洲,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之后欧洲人通过产业革命获得了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并在这一力量的助推下成功实现了帝国主义的膨胀扩张。欧洲和它的后继者美国在这一过程中掌握了现代世界的霸权。欧洲掌握了世界霸权就意味着亚洲交出了主导权。现在历史学界普遍认为,19世纪之前以中国、印度为首的亚洲的经济水平并不逊色于欧洲,在更早的过去,亚洲的经济实力反而远领先于欧洲。这就意味着15-18世纪的大航海时代所指的并不仅仅是世界开启了海上交流之路,也是指一个历史潮流的引导者变更的时代。 另外近代世界的形成并非欧洲的一己之力。毋庸置疑欧洲掌握了霸权,崛起为世界的绝对强者,但这并不意味着新的世界文明完全由他们独自创造。世界各文明圈长久以来累积的成果相互传播、融合并创造出了新的结果,也就是近代世界。综合上述两种现象可知,海洋航路的开拓致使世界各文明相互融合,并形成了新的世界秩序,而主导这一新秩序的欧洲最终掌握了世界的霸权。可以说世界历史的潮流具有两面性,本书中展现的那个时代世界所发生的变化一方面极具暴力性和破坏性,另一方面又不乏建设性和创造性。 细致冷静地探究这一重要时代的历史发展过程具有深远的意义。以史为镜,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应对现代与未来。时代在变化,21世纪的今天世界文明的结构和秩序都在重组之中,特别是中国经济实力的惊人增长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亚洲的文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欧洲和它的继任者美国主导世界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亚洲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这一变化会产生哪些结果呢? 没有人能预测未来,但我们可以抱着美好的希望向正确的方向前进。亚洲文明拥有悠久的历史,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就是我们的希望。相比于帝国主义统治近代世界的暴力手段,我们更期望人类文明汇聚的优秀文化因素能够向其他地区传播,最终达到世界的共同繁荣。我不知道人类是否拥有足够的智慧能够实现这一愿景,但我希望对历史的研究可以对此产生或多或少的帮助。如果本书能够为中国读者提供一个思考上述问题的契机,我将感到无上的光荣。 最后我要向本书的译者刘畅老师以及北京大学出版社表达衷心的感谢。 朱京哲 2015年2月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