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附习题册电类专业通用第2版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附习题册电类专业通用第2版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 字数: 434000.0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胡峥 著
  • 出版日期: 2015-08-01
  • 商品条码: 9787111504436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是根据教育部于2009年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同时参考电类专业相关职业资格标准编写的。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适应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编者对教材进行再版修订,出版第2版。本书基本涵盖了目前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并且在编写过程中从国情出发,兼顾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办学条件,贯彻“宽、浅、用、新”教材编写原则。
目录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上篇模拟电子技术 绪论2 01电子技术的发展2 02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的研究对象 及任务3 03日常生活中涉及典型电子技术电路 举例3 04“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的学习 方法4 第1章二极管及其应用5 11晶体二极管的特性、结构与分类5 111晶体二极管的结构及符号7 112晶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9 113晶体二极管的主要参数10 114其他特殊二极管11 技能训练11二极管的识别及检测14 12整流电路及应用16 121整流电路的作用及工作原理16 122半波整流电路及元件选用17 123桥式整流电路及元件选用19 13滤波电路类型及应用21 131电容滤波电路及输出电压的 估算21 132电感滤波电路23 133复式滤波电路23 技能训练12制作桥式整流滤波电路24 *14直流稳压电源28 141三端集成稳压电源28 *项目训练三端稳压电源的组装与 调试30 本章小结34 第2章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35 21晶体三极管及应用35 211晶体三极管的结构及符号35 212晶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37 213晶体三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38 214晶体三极管的主要参数39 215晶体三极管的测试40 技能训练21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42 22放大电路的构成43 221放大电路的基本知识43 222共发射极单管放大电路46 *223放大电路三种组态的特点48 23放大电路的分析49 231画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49 232静态工作点的近似计算51 24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稳定51 241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51 242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52 技能训练22调试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 静态工作点53 *25多级放大器56 251多级放大器的组成56 252多级放大器的简单分析56 26场效应晶体管放大器57 261场效应晶体管的结构及符号58 262场效应晶体管的特性曲线58 263场效应晶体管的电压放大作用59 *27晶闸管及其应用电路60 271一般晶闸管及应用60 272特殊晶闸管及应用61 项目训练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安装与 调试62 *拓展项目训练家用调光灯电路制作65 本章小结68 第3章常用放大器69 31集成运算放大器69 311集成运放的理想化及基本电路70 312集成运放的主要参数71 313反馈的基本概念及判断方法71 314负反馈的四种组态及其判别74 315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76 技能训练31集成运放的识别与检测79 32低频功率放大器82 321功率放大器的特点及主要研究 对象82 322功率放大器的分类83 323OCL电路84 324OTL电路85 325集成功率放大器及其应用86 技能训练32音频OTL功率放大器装接与 参数测试87 *33谐振放大器89 331谐振放大器的工作原理89 332谐振放大器的主要参数90 333谐振放大器的应用90 本章小结91 *第4章正弦波振荡电路93 41振荡电路的组成93 411振荡电路的组成框图及类型94 412自激振荡的条件95 42常用振荡器96 421RC桥式振荡电路96 422LC振荡电路97 423石英晶体振荡电路99 项目训练制作RC正弦波振荡电路并测量 相关电量参数和波形102 本章小结106 模拟综合训练FM微型贴片收音机 的安装与调试107下篇数字电子技术 第5章数字电路基础120 51脉冲与数字信号120 511脉冲的常见波形121 512数字信号的表示方法121 513数字信号的应用121 52数制与码制123 521数制123 522码制125 53逻辑门电路126 531简单门电路126 532集成TTL门电路129 *533CMOS门电路131 54基本逻辑运算132 541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及规则133 *542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法134 543逻辑函数的表示法135 技能训练51集成TTL逻辑门电路逻辑 功能的测试136 本章小结140 第6章组合逻辑电路141 61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知识141 611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及结构141 612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141 *613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143 技能训练61设计半加器电路144 62编码器147 621二进制编码器147 622二—十进制编码器148 623优先编码器149 *63数据选择器与分配器150 631数据选择器150 632数据分配器151 64译码器151 641译码器的基本功能及正确使用151 642常用数码显示器153 技能训练62搭接显示译码器154 项目训练制作三人表决器158 本章小结161 第7章触发器162 71RS触发器162 711基本RS触发器的电路组成163 712基本RS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和 电路特点163 713同步RS触发器的电路组成165 714同步RS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和 电路特点165 技能训练7174LS00触发器的功能 测试167 72JK触发器168 721主从JK触发器的电路组成168 722主从JK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和 电路特点168 723边沿JK触发器的电路组成169 724边沿JK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和 电路特点169 技能训练7274LS112触发器的功能 测试171 73D触发器173 731D触发器的电路组成173 732D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和电路 特点174 技能训练7374LS74触发器的功能 测试175 项目训练四人抢答器电路177 本章小结181 第8章时序逻辑电路182 81寄存器182 811寄存器的功能、基本构成及常见 类型182 812数码寄存器183 813移位寄存器183 技能训练8174LS194的逻辑功能测试184 82计数器187 821计数器的功能及类型187 822异步计数器187 823同步计数器188 项目训练制作秒计数器189 本章小结192 第9章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193 91555集成定时器介绍194 911555集成定时器的组成194 912555集成定时器的基本功能195 *92555集成定时器的应用195 921555集成定时器组成多谐 振荡器195 922555集成定时器组成单稳态 触发器196 923555集成定时器组成施密特 触发器198 技能训练91制作555多谐振荡器199 本章小结201 第10章AD转换与DA转换203 101AD转换器203 1011AD转换器的基本概念203 1012AD转换器的典型应用204 技能训练101用ADC0809构成AD 转换器206 102DA转换器207 1021DA转换器的基本概念207 1022DA转换器的典型应用208 *拓展训练DAC0832及μA741组成DA 转换器209 本章小结212 数字综合训练声光控制节能灯电路的安装与调试213 参考文献219
摘要
本书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之一,是根据教育部于2009年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同时参考维修电工、无线电装接工、电子设备装配工和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等工种的职业资格标准编写的。 本书第1版于2010年6月正式出版,作为国家规划教材,为中职教学方法的改革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该书在使用过程中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在此对广大读者表示衷心的感谢!近几年来,随着电子技术和中职教育的变化,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实际,我们在第1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 本书修订时注意适应当前中职学校正处于迅速发展和转型时期的特点,正视当前中职生源的特点,注重体现以下特色: 1)内容向“理论浅、内容新、应用多”的方向转变,摒弃偏难偏繁的内容,着重符合实际岗位理论技能需求。 2)保留第1版的特色,栏目丰富、模式新颖。修订时进一步优化栏目,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将“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始终,通过实际项目来培养学生的技能,通过项目训练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写作、思考能力。 本书由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胡峥主编,河北涿州职教中心学校李秀玲、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坚葆林、湖北省沙洋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牛筱青任副主编。具体分工如下:胡峥编写第1章和模拟综合训练,并完成全书的统稿工作;坚葆林编写绪论和数字综合训练;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李川编写第2、5、6章;湖南有色金属工业技工学校李响初编写第3章;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时珍编写第4、7、8章;李秀玲编写第9章;天津市塘沽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殷寿敏编写第10章。 本书在修订前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广泛听取了有关教师和学生对修订的要求和建议,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相关学校和有关同志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保证教学资源基本质量”的要求,确保新一轮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顺利进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证高质量教材进课堂,教育部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文化基础课等必修课程和部分大类专业基础课教材进行了统一规划并组织编写。本书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之一,是根据教育部于2009年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同时参考维修电工、无线电装接工、电子设备装配工和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等工种的职业资格标准编写。 本书着重介绍电子技术基础的基本理论,以及与电类专业目标岗位群密切相关的技能训练。编写过程中力求体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边教边学边做的特色。本书在内容处理上主要有以下几点说明: 1)本书在内容的编排设计上,力图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理念,把能力本位放在首位,将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生产生活实际应用相结合,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注意反映电子技术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总体设计体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编写模式,课程内容和要求充分考虑了机械、电子行业职业考核标准的相关要求。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精心整合理论课程,合理安排知识点、技能点,注重实训教学,突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强化岗前培训。 2)本书在教学实施中,建议贯彻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思想,将“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始终,通过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技能,同时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协作、思考能力。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尽量将本课程安排在专业教室或实验室、实训室开设,将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本书为适应大多数电类专业的需要,对大纲中选修模块做了合理取舍,对中职生的认知水平来说偏繁偏难的内容,如高频电路、复式滤波电路等知识点,进行了适当删减。根据专业不同,可以按需进行讲授,部分技能训练模块可以选修或安排在课余时间完成。 4)本书在对学生完成学习的评价方式方面,给出了相应的标准,力图改变过去通过试卷判分的评价方式,更注重学生在完成学习实践任务过程中的评价。在每个技能训练项目中,给出了明确详细的评价标准,从而体现出对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5)本书编写的过程中,注意生活实例与知识点的链接,注意在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团结合作的职业素养和品质,树立环保、节能、安全意识,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6)为便于师生学习,本书配备了教学资源包。 ① 开发了与教材配套的实验实训材料箱,做到每位学生都有与教材相对应的元器件、实验板、万用版、技能训练项目印制电路板套件等边学边做的器材,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提供了保障;② 制作了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为教师授课提供方便;③ 开发了配套习题集及参考答案,方便学生自学。 本书将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融为一体,建议所需学时为96~136学时。 篇号章号教学内容必修学时数选修学时数上篇模拟电子技术绪论2第1章二极管及其应用146第2章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208第3章常用放大器204第4章正弦波振荡电路6模拟综合训练FM微型贴片收音机的安装与调试下篇数字电子技术第5章数字电路基础82第6章组合逻辑电路82第7章触发器82第8章时序逻辑电路10第9章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46第10章AD转换与DA转换24数字综合训练声光控制节能灯电路的安装与调试合计9640本书由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胡峥任主编,河北涿州职教中心学校李秀玲、甘肃机械工业学校坚葆林任副主编。具体分工如下:胡峥编写第1章和模拟综合实训,并完成全书的统稿工作;坚葆林编写绪论和数字综合实训;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李川编写第2、5、6章;湖南有色金属工业技工学校李响初编写第3章;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时珍编写第4、7、8章;河北涿州职教中心学校李秀玲编写第9章;天津市塘沽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殷寿敏编写第10章。本书经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由任成尧、于京主审。教育部评审专家、主审专家在评审及审稿过程中对本书内容及体系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宝贵的建议,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