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建筑力学

建筑力学

  • 字数: 36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赵萍,段贵明 主编 著
  • 出版日期: 2016-07-01
  • 商品条码: 9787111533108
  • 版次: 3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5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共三篇,分上、下册。上册包括力学的力系的合成与平衡和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两篇。主要内容有力的基本性质与物体的受力分析,平面汇交力系,力对点的矩与平面力偶系,平面一般力系,变形固体的基本知识与杆件的变形形式,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轴向拉伸和压缩,剪切和挤压,扭转,平面弯曲,组合变形,压杆稳定等。各章均有学习目标、重难点,小结、思考题和习题。书末附有部分习题答案。本书文字简练流畅,图文配合紧密,举例典型,课后习题选择余地大,易教易学。不仅适合高等职业院校、高等专科学校及成人高校的土建类、道路与桥梁、水利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广大自学者及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3版前言
绪论
第一篇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引言
第一章力的基本性质与物体的受力分析
第一节力及力的基本性质
第二节工程中常见的约束与约束反力
第三节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二章平面汇交力系
第一节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
第二节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三章力对点的矩与平面力偶系
第一节力对点的矩
第二节力偶及其基本性质
第三节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四章平面一般力系
第一节平面一般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
第二节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
第三节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
第四节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第五节空间力系简介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二篇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引言
第五章变形固体的基本知识与杆件的变形形式
第一节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
第二节内力和应力
第三节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思考题
第六章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第一节静矩
第二节惯性矩、极惯性矩、惯性积、惯性半径
第三节组合图形的惯性矩
第四节形心主惯性轴和形心主惯性矩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七章轴向拉伸和压缩
第一节轴向拉伸和压缩的概念与实例
第二节轴向拉(压)杆的内力
第三节轴向拉(压)杆的应力
第四节轴向拉(压)杆的变形
第五节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质
第六节拉(压)杆的强度计算
第七节应力集中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八章剪切和挤压
第一节剪切和挤压的概念与实例
第二节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九章扭转
第一节扭转的概念和实例
第二节扭转轴的内力
第三节扭转轴的应力
第四节扭转轴的强度计算
第五节扭转轴的变形与刚度计算
第六节非圆截面杆的扭转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十章平面弯曲
第一节平面弯曲的概念与实例
第二节梁的内力
第三节梁的内力图
第四节梁的正应力及正应力强度计算
第五节梁的切应力及切应力强度计算
第六节提高梁弯曲强度的措施
第七节梁的主应力和主应力迹线
第八节梁的变形及刚度计算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十一章组合变形
第一节组合变形的概念与实例
第二节斜弯曲
第三节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变形
第四节偏心拉抻(压缩)与截面核心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十二章压杆稳定
第一节压杆稳定的概念
第二节细长压杆的临界力
第三节临界应力与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
第四节压杆的稳定计算
第五节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附录
附录A型钢表
附录B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摘要
第3版前言“建筑力学”是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建筑力学内容一直起着满足土建类专业知识学习、职业能力训练并兼顾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的重要作用。 本次修订按照教育部“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的要求,并结合河北省精品课程建筑力学的建设成果,进一步精选、整合传统内容,加强与专业相关课程的联系与配合,强调基本概念,更加突出工程应用,注重职业技能和素质培养。在知识的阐述上力求更适合学生的认知层次,注意内容的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主要体现在: 1将上版教材大部分内容进行了改写,并调整组合为20章内容。将上版教材的第五章空间力系内容精简,列入第四章第五节,作为选讲内容;将上版教材第十章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调整到第六章;将上版教材中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内容合并成第十章平面弯曲,并加入梁的主应力和主应力迹线作为选讲内容。删去上版教材第四章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删除上版教材第十四章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 2修改了各章学习目标,通过双色印刷强调了各章的重点难点内容,对章节部分例题和习题进行了调整,降低了计算难度,并附有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3为了方便教与学,第3版丰富了教学助教资源,包括电子课件、教学实施进度、试卷与答案等,凡使用本书作为教材的老师可登陆机械工业出版社教育服务网wwwcmpeducom注册下载上述内容,或联系010-88379375。 本书分上、下两册,全书由赵萍、段贵明任主编,并由赵萍统稿。参加本次修订编写工作的有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赵萍、李静、梁媛。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李静、李晓青修订与制作配套的电子课件,其他资源由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省级精品课程建筑力学课程组提供。 在本书编写和修订过程中,许多企业专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本书的编写也得到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广大师生和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关注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在修订中仍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及同仁批评指正。 编者建筑力学下册〖1〗〖1〗目录〖1〗〖2〗第2版前言《建筑力学》(下册)第1版自出版以来,受到了土建类专业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并被教育部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按照教育部对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要求,同时考虑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力学改革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建筑力学》(下册)第1版进行了修订,重点删减或修改了部分例题和习题,使教材内容更精练、更实用,同时在各章之前增加了“学习目标”,完善了各章小结。 为方便教学,2版还配备了电子课件,凡使用本书作为教材的教师可登录机械工业出版社教材服务网wwwcmpeducom下载。咨询邮箱:cmpgaozhi@sinacom。咨询电话:01088379375。 本书分上、下两册,由杨力彬、赵萍任主编,段贵明、闫海琴、孙长青任副主编。参加本次下册修订工作的人员有: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杨力彬、段贵明、马晓健、赵素兰、闫海琴,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赵萍。 本书在修订过程中,得到了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领导、广大师生和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关注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在修订中仍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和同行批评指正。 编者第1版前言本书按照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及教育特点,结合编者多年从事教学的经验编写而成。本书的特点是:以必要和够用为准则,强化应用为重点。书中简化了对一些理论的推导和证明,对土木工程较实用的内容列举了较多的例题,并在各章后提供了思考题和习题,同时在附录中附有部分习题答案,供读者巩固及校核。书中标*的章节为选学内容,各院校可根据实际需要和开课学时确定是否讲述。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成教学院等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水利工程等土木工程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广大自学者及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分上、下两册,由杨力彬、赵萍任主编,闫海琴、孙长青任副主编。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有: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段贵明(第一、二、三、五章及绪论);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杨力彬(第四、六、七、八章);山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梁宝英(第九、十章);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闫海琴(第十一、十二、十三章);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马晓健(第十四、十五、二十三章);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孙长青(第十六、二十二章);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赵萍(第十七、十八、二十一、二十四章);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赵素兰(第十九、二十章)。长春工程学院常伏德教授任主审。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考了部分相同学科教材等文献(见书后的“参考文献”),在此向文献的作者表示感谢。 主审常伏德教授对本书进行了严谨、认真的审稿,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在此谨向他表示衷心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欠妥和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及同仁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修订。 编者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