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新教育实验构筑理想课堂项目用书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新教育实验构筑理想课堂项目用书

  • 字数: 28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 作者: 干国祥 著
  • 出版日期: 2011-01-01
  • 商品条码: 978750394865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2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理想的课堂什么样?怎样的课堂才有效?学生懵懵懂懂,启而不发怎么办?
    一线教师的教学成果,课程研究的智慧萃取
    “有效教学框架”,将课堂细化为每一分钟
    三重境界,将课堂带向理想目标
    一本深受中小学教师喜爱的书!
内容简介
本书以扎实的教育理论为根基,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养料,以大量真实的课堂教学案例为土壤,提出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一是实现“有效教学框架”规定的教学内容,即通过“有效教学框架”表格,将课堂教学过程细化成若干步骤,具体到每一分钟该做什么,怎么做,让师生有条不紊,循序渐进。二是据此内容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让学生获得求知的快乐。三是实现课堂知识、师生生活与生命的深刻共鸣。
本书是新教育实验三大项目之一“构筑理想课堂”的项目用书,适合广大教师、教育和科研工作者阅读。让我们一起走进有效课堂,攀登理想境界。
作者简介
干国祥    男,生于l969年,浙江绍兴人。新教育实验研究中心成员。另有荷戟卒、宁怀山等网名和笔名。自1988年起,从事山村中小学教育达15年,负责中小学语文、自然、社会、美术等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学校行政、教科研管理等作。曾任《教师之友》《教育科学论坛》编辑,先后在教育在线等论坛担任版主和总版主,从事教育网络管理、教育创作和教师培训等工作,意在打破教育理论话语与教育实践话语的隔膜状态。加盟新教育实验后,主持新教育研究中心理论和课程研发,在新教育儿童课程,“晨诵、午读、暮省”的生活方式,“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以及理想课堂的教学框架和三重境界、新教育叙事心理学框架等领域,都有启发性贡献,在实践和理论上都有所建树。治学以道家和禅宗为源,多年来广泛涉猎西方哲学、心理学,自称儒家弟子,现致力于儒道经典的再阐释。    出版作品《破译教育的密码》等,在《人民教育》《南风窗》《教师博览》等杂志发表各类文章多篇:先后在《成长》等报刊开设个人专栏。
目录
前言?向世界开一朵自己的花
引言?怎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
第一章 有效教学框架
  什么是有效教学框架
  怎样解读教材
  《春日偶成》——文本解读VS教材解读
  《自然之道》——文本与教材的平衡解读
  文本:“自然之道”在讲什么
  教材:《自然之道》要教什么
  有效教学的三类目标
  新课程理论的三维目标
  新教育的三类目标
  定向预习,课堂不再从零开始。
  教学板块分栏:左手教,右手学
  设计实例
  “思维五步”+“过程三段”——远离机械破碎的课堂
  课后反思,检查效果
  三大模糊
  课例:《燕子》——语文味与阅读教学的整体感
  训练有素
  学习标准
  课例:五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学习标准
  两套大纲
  课例一:明日落红应满径(第二套大纲)
  课例二:花落知多少(第一套大纲)
  从“诵”开始
  怎么“诵”
  诗的感情Vs诗人的感情
  与《如梦令》比较
  哪种“境”
  课例三:自在飞花轻似梦(第二套大纲)
  开启黎明
  漠漠轻寒上小楼
  淡烟流水画屏幽
第二章理想课堂三重境界
  理想课堂有哪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
  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
  第三重境界: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
  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
  理想的课堂什么样
  重现探索知识的神奇过程
  第二重境界的主体是全体学生
  课例一:《景阳冈》
  课前:准备好了吗
  开始:检查预习
  引导:《水浒传》中谁最英雄
  渐入:哨棒的作用
  拓展:哨棒与红门
  课例二:《月光启蒙》香港版——KwL模式
  第一部分:介绍KWL学习模式
  第二部分:理解课文内容
  第三部分:鱼骨图梳理结构,彰显作用
  第四部分:创作童谣献给妈妈
  第五部分:回应KWL中的“学会”
  附:鱼骨图具体内容
  课例三:《月光启蒙》新教育版——月光?母亲?故乡
  背景
预习作业
  期待:这会是堂什么样的课
  朗读的感情从哪来
  理解课文:让词语复活
复活文本
  “母亲”的形象
  从“母亲”到“故乡”
  分角色朗读
  附记
  知识、生活与生命共鸣
  理想课堂的三重对话
  三重境界的关系
  课例一:《少年王冕》
  背景
  预习检测:少年王冕是个怎样的人
  核心教学目标:言下之意与言外之旨,详略结合的写法
  逐段分析:王冕的真话与假话
  围绕王冕母亲的讨论
  ……
第三章  有效考研范式
感谢与说明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