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柳宗元儒学思想研究

柳宗元儒学思想研究

  • 字数: 305.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作者: 李伏清 著 著作
  • 出版日期: 2014-12-01
  • 商品条码: 978755200700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2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5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该著作对于柳宗元的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从柳宗元与宋代理学兴起的关系考察其哲学思想的意义,说是新视角,不仅是因为突破了只是把区分唯物与唯心作为评价柳宗元思想意义的专享标准的旧框框,也突破了只是把韩愈、李翱作为理学先驱的旧定势。
该著作阐明了柳宗元对于唐代中期以后儒学复兴面临的四个问题作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回答;论证了柳宗元和韩愈一样,也是宋代理学兴起的先驱;揭示了柳宗元在汉学向宋学演变过程中的思想。
作者简介
李伏清,女,1981年生,湖南湘乡人,哲学博士,湘潭大学讲师。硕士论文《论冯契的人的本质理论》被评为湖南省很好学位论文,在《哲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湘潭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近30篇。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中晚唐儒学为何要复兴:“末学驰骋”与“儒道不举”
第一节  “末学驰骋”:佛教的繁荣发展
第二节  “儒道不举”:儒学的式微
第二章  如何应对佛教的挑战:辟佛与融佛
第一节  “统合儒释,宣涤疑滞”
第二节  柳宗元与韩愈斥佛与否的公案
第三节  柳宗元对佛教的认同与批评
第四节  柳宗元“统合儒释”思想评析
第三章  儒家经典如何重新获得活力:“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
第一节  中晚唐解经范式变革的学术背景
第二节  柳宗元解经范式变革的内容
第三节  柳宗元解经范式变革的方法
第四节  《论语笔解》与韩愈经学思想
第五节  中晚唐解经范式变革思想的意义
第四章  如何彰显天人关系论中儒家的人道原则:孟学路线与苟学路线
第一节  “天人不相预”与人道原则
第二节  “自”论与人道原则
第三节  “天”之“自然”性与人道原则
第四节  “人”之“自然”性与理想人格
第五节  “人”之“自然”性与社会理想
第六节  对柳宗元“天人不相预”理论的评析
第五章  如何重现儒学的教化功能:“以文掩道”与“文者以明道”
第一节  “文”与儒道教化
第二节  “文者以明道”
第三节  “文道”关系的嬗变
第四节  “文者以明道”理论评析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论文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