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 字数: 2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李晓东 主编
  • 出版日期: 2013-02-01
  • 商品条码: 978730122055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9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为九章,包括绪论,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发展的基础,婴儿心理发展,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小学儿童心理发展,青少年心理发展,成人心理发展。发展心理学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新理论、新成果不断涌现,但传统教材内容比较陈旧。本书本着博采众长的原则,将尽可能兼顾中外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发展心理学虽然是一门基础学科,但发展与教育不可分,了解人的发展,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发展。因此,本书还将尽可能地提供一些教育建议或案例。
作者简介
李晓东,女,1965年生。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分会理事。广东省高校第四批“千百十”省级培养对象。深圳市首批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主持人。主要从事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师教育研究。
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科学进展》、《教育研究》等靠前靠前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主编《小学生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主持并完成多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目录
第一章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什么是发展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伦理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类型
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精神分析发展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论
三、精神分析发展理论对于教育的意义
第二节认知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二、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第三节行为主义发展理论
一、巴甫洛夫、华生和斯金纳的学习理论
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第四节生态学观点
一、生态学观点
二、生态学观点的教育意义
第三章发展的基础
第一节怀孕、遗传与环境
一、怀孕是怎样发生的
二、多胞胎
三、基因和染色体异常
第二节胎儿期的发展
一、胎儿发展的阶段
二、影响胎儿发育的环境因素
第三节新生儿的发展
一、分娩过程及出生并发症
二、新生儿的本能反射
三、新生儿的觉醒状态
四、新生儿的感觉能力
五、新生儿的学习能力
六、新生儿的情绪
第四章婴儿的心理发展
第一节婴儿的生理发展
一、婴儿身体的生长发育
二、婴儿大脑的生长发育
三、婴儿运动技能的发展
第二节婴儿的认知与语言发展
一、婴儿知觉的发展
二、婴儿记忆的发展
三、婴儿思维的发展
四、婴儿语言的发展
第三节婴儿的人格与社会性发展
一、婴儿的情绪
二、依恋的发展
三、婴儿自我的发展
四、婴儿的气质
第五章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
第一节学前儿童的生理发展
一、学前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
二、学前儿童大脑的发展
三、学前儿童运动技能的发展
第二节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
一、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
二、学前儿童图形和空间认知发展
三、学前儿童的记忆发展
四、学前儿童的思维发展
第三节学前儿童的人格与社会性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
二、学前儿童自我的发展
三、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四、学前儿童的人际关系
第六章学龄儿童的心理发展
第一节学龄儿童的生理发展
一、学龄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
二、学龄儿童大脑的发展
三、学龄儿童运动技能的发展
第二节学龄儿童的认知发展
一、学龄儿童的注意发展
二、学龄儿童的记忆发展
三、学龄儿童的思维发展
第三节学龄儿童人格与社会性发展
一、学龄儿童自我的发展
二、学龄儿童的情绪情感发展
三、学龄儿童的人际关系
四、学龄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
五、学龄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六、学龄儿童的道德判断
第七章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第一节青少年的生理发展
一、青少年身体的生长发育
二、青少年大脑的发展
第二节青少年的认知发展
一、青少年执行功能的发展
二、青少年思维的特点
第三节青少年的人格与社会性发展
一、青少年同一性的发展
二、青少年情绪调节的发展
三、青少年的人际关系
四、青少年道德推理能力的发展
五、青少年的问题行为
第八章成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一节成年期的生理发展
一、亚健康
二、更年期
三、老化
第二节成年人的认知发展
一、成年期的记忆特点
二、成年期的智力发展
三、成人期的思维发展
第三节成年期的人格与社会性发展
一、成年期自尊的发展
二、友谊
三、婚姻与家庭
四、工作与退休
五、生命的终结——死亡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