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我们的朋友胡适之
字数: 38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岳麓书社
作者: 唐德刚 夏志清 周策纵 等 著
出版日期: 2015-06-01
商品条码: 9787553803555
版次: 1
开本: 其他
页数: 384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
¥4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1. 中国现代史很丰富的宝库,海内外史学界认可的“民国史长城”——台湾地区《传记文学》杂志珍藏内容大陆首度完整呈现! 靠前辑《从晚清到民国》《再见大师》《民国三大校长》《我们的朋友胡适之》重磅上市! 2.自新文化运动始,胡适便以民主与科学为武器,不遗余力于开启民智,堪称一个时代的“自由”。其务实的问题观;以实验主义为核心的西方学理输入;对国故的重新整理,为传统注入现代生机;以“充分世界化”为指导的“再造文明”观,皆是可贵的精神遗产,在被大陆遗弃多年后,还需深度挖掘。本书精选唐德刚、周策纵、欧阳哲生、胡颂平、沈卫威等胡适研究专家文章,对读者全面了解胡适思想多有裨益。 3.本书作者还包括千家驹、白吉庵、张朋园、吴相湘、夏志清等人,他们与胡适或为亲炙弟子,或为同事知交,或为异代知己,从“先生胡适之”“朋友胡适之”“知行者胡适之”三种视角,呈现一个立体鲜活,更为真实可信的胡适形象。对学子,他诱掖提携,爱才举才不遗余力;对朋友,他切磋砥砺,忠直相待;在新文化运动、教书治校以及抗战外交中,他的为学与治事,展示了自由的思想、宽宏的精神和过人的胆识。 4.周策纵说:“(胡适)一生早识时代的先机,像白话文学、新思潮、新文化运动的倡导和推动,早成不朽之业,早得大名,因此也受了些。他才去世时,我在一篇追悼文章里说过:有人说他‘誉满天下,谤亦随之’,我却更要说他有时是‘谤满天下,誉亦随之’。而很难得的是,别人谤他,冤枉他,他仍同情别人。”
内容简介
“我的朋友胡适之”,曾经是民国时许多人的口头禅。他的名望之高、人缘之好、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这二十余篇回忆文章出自唐德刚、夏志清、周策纵等诸多大家,他们或为亲炙弟子,或为同事知交,或为异代知己,从“先生胡适之”“朋友胡适之”“知行者胡适之”三种视角,呈现一个立体鲜活,更为真实可信的胡适形象。对学子,他诱掖提携,爱才举才不遗余力;对朋友,他切磋砥砺,忠直相待;在新文化运动、教书治校以及抗战外交中,他的为学与治事,展示了自由的思想、宽宏的精神和过人的胆识。 如唐德刚所言:胡适之有一种“磁性人格”,总能让人片刻坐对,整日春风。他的智慧和风骨,不断给予我们启示和勇气。
作者简介
唐德刚(1920—2009),安徽合肥人。国立中央大学(重庆)历史系学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纽约)硕士、博士。曾先后任职于省立安徽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市立大学,长期从事历史研究与教学工作。 夏志清(1921-2013),美国耶鲁大学英文系博士。曾任教美国密歇根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校。其中英文著作皆极具分量,且影响深远。 周策纵(1916—2007),湖南祁阳(今祁东县)人。1942年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毕业,获学士学位。1950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硕士学位,1955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历任美国密歇根大学副研究员,哈佛大学研究员,哥伦比亚大学荣誉研究员,威斯康辛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主任。
目录
目 录 第一编 先生胡适之 / 001 002 ... 我的先生胡适之 / 洪炎秋 008 ... 回忆胡适之先生——如沐春风二十年 / 傅安明 059 ... 从胡适与吴晗来往函件中看他们的师生关系 / 汤晏 069 ... 胡适举才二三事 / 白吉庵 077 ... 记胡适先生的两次演讲 / 关国煊 080 ... 谈胡适 / 千家驹 091 ... 胡适之先生 / 徐 095 ... 胡适的大方向和小框框——为纪念适之先生百龄足岁冥诞而作 / 唐德刚 106 ... 一篇从未发表过的胡适遗稿——纪念适之先生逝世二十五周年 / 傅安明 108 ... 附录:张著《中华民族的人格》序 / 胡适 111 ... 胡适所推选之十大历史名人 / 严文郁 第二编 朋友胡适之 / 113 114 ... 梁启超与胡适——两代知识分子的亲和与排拒 / 张朋园 153 ... 蔡元培与胡适——排比一点史料 / 赵家铭 165 ... 胡适与辜鸿铭的辫子 / 震斋 169 ... 三位卯字号人物——胡适之先生给于右老一封贺寿信 / 杨亮功 171 ... 胡适与周作人 / 张晓唯 180 ... 闻一多与胡适 / 闻黎明 191 ... 章太炎与胡适之的一些是与非 / 赵家铭 200 ... 胡适与陈衡哲的一段往事——由三十三年前胡适一封抗议书说起 / 郭学虞 206 ...《洛绮思的问题》的作者告白——关于陈衡哲致胡适的三封信 / 沈卫威 217 ... 胡适与饶毓泰——并记胡适第二、三、四代学生中的物理学家 / 郑仁佳 226 ... 关于胡适之先生的一种第一手资料 / 陈之迈 229 ... 附录:雷格曼先生致作者信的译文 第三编 知行者胡适之 / 233 234 ... 胡适风格(特论态度与方法) / 周策纵 244 ... 中山先生敬重胡适教授 / 吴相湘 264 ... 胡适之先生与中国公学——为胡先生逝世周年纪念而作 / 杨亮功 276 ... 胡适与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七十八周年 / 欧阳哲生 301 ... 胡适有关《新青年》存续问题来往书信 / 石学胜 309 ... 胡适港穗“卖膏药” / 关国煊 327 ... 胡适小儿子思杜之死 / 沈卫威 336 ... 三十年前《夜访胡适谈三事》追记——雷震案·“《自由中国》”·反对党 / 常胜君 346 ... 胡适博士学位考证 / 夏志清 363 ... 适之先生的博士学位及其他——《我当了四年的学徒》之二 / 胡颂平
摘要
总?序 杨天石 岳麓书社依据台湾的《传记文学》,分类编纂,陆续出版“传记文学”书系,这是两岸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是中国近代史和中华民国史研究的大事、喜事。 1962年2月5日,时值春节,曾在北大读书的刘绍唐向当年的校长胡适拜年,谈起胡适长期提倡传记文学,而始终未见实行,向老师透露,自己正准备创办《传记文学》月刊。胡适虽肯定其志,却以为其事甚难,办月刊,哪里去找这么多“信而有征”的文字,因此不大赞成。不料当年6月1日,绍唐先生主编的《传记文学》竟在台北出刊了。自此,直到2000年2月10日,绍唐先生因病在台北去世,历时38年,共出版453期。每期30万字,453期就是13590万字。此外,传记文学出版社还出版了“传记文学丛书”和“传记文学丛刊”,其中包括《民国人物小传》《民国大事日志》等许多民国历史方面的著作。 尽人皆知,绍唐先生没有任何背景,不接受任何政治集团、经济集团的支持,只身奋斗,孤军一人,却做出了台湾官方做不出的成绩,创造了中国出版史上不曾有过的奇迹。因此,绍唐先生被尊为“以一人而敌一国”,戴上了“野史馆主人”的桂冠。 我在大学学习中国文学,毕业后业余研究中国哲学,1978年4月,调入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参加《中华民国史》的编写,自此,即与绍唐先生的《传记文学》结下不解之缘。在众多历史刊物中,《传记文学》最为我所关注。但是,我和绍唐先生相识则较晚,记得是在1995年9月,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之际。当时,台湾史学界在台北召开学术讨论会,我和大陆学者31人组团越海参加。这是海峡两岸学者之间交流的起始阶段,有如此众多的大陆学者同时赴会,堪称前所未有的盛事。我向会议提交的论文《九一八事变后的蒋介石》,根据毛思诚所藏《蒋介石日记类抄》未刊稿本写成。当时,蒋介石日记存世一事,还不为世人所知,绍唐先生很快通知我,《传记文学》将发表该文。9月3日,闭幕式晚宴,由绍唐先生的传记文学出版社招待。各方学者,各界嘉宾,济济一堂。我因事略为晚到,不料竟被引到主桌,和绍唐先生同席。那次席上,绍唐先生给我的印象是热情、好客,豪饮。次年,我应“中研院近史所”所长陈三井教授之邀访问该所,在台北有较多停留时间。其间,我曾应绍唐先生之邀,到传记文学出版社参观。上得楼来,只见层层叠叠,满室皆书,却不见编辑一人。绍唐先生与我长谈,详细介绍《传记文学》创刊的过程及个人办刊的种种艰辛。绍唐先生特别谈到,办刊者必须具备的“眼力”“耐力”“定力”等条件,可惜,我没有记日记的习惯,未能将绍唐先生所谈追记下来,至今引为憾事。绍唐先生交游广阔,文友众多,因此宴集也多。每有宴集,绍唐先生必招我参加,我也欣然从远在郊区的南港住所赴会。许多朋友,例如旅美华人史学家唐德刚等都是在这样的场合下认识的。在台期间,台北史学界为纪念北伐战争70周年,召开北伐及北伐史料讨论会,我根据原藏俄罗斯等处的档案,撰写《1923年蒋介石的苏联之行及其军事计划》一文参加,绍唐先生不仅到会,而且当场确定《传记文学》将发表拙文。我离开台北前,绍唐先生再次将我引到他的藏书室,告诉我,凡传记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喜欢什么就拿什么。我因为“近史所”已赠我大量出版物,又不好意思,只挑选了《陈济棠自传稿》《傅孟真先生年谱》《朱家骅年谱》和李济的《感旧录》等有限几种,回想起来,至今仍觉遗憾。 绍唐先生自述,他有感于“两岸的文士因为历史原因等种种关系,许多史实难免歪曲”,因此,创办此刊,以便“为史家找材料,为文学开生面”。我觉得,绍唐先生的这两个目的,比较成功地达到了。政治对学术,特别是对历史学的干预,古已有之,但是,学术特别是以真实为最高追求目标的历史学,又最忌政治和权力的干预。绍唐先生在台湾的白色恐怖余波犹在的年代,能够不怕“因稿贾祸”,创办刊物,发行丛书,保存大量中国近代史特别是民国史资料,供千秋万代的史家和史学爱好者采用,这是功德无量的盛事、盛业。刊物虽标明“文学”,但是,取文、选文却始终恪守历史学的原则,排斥任何虚构和想象,这也是值得今之史家和文家们借鉴和注重的。 绍唐先生去世后,《传记文学》由中国新闻界的前辈成舍我先生的后裔续办,至今仍是华人世界中的著名历史刊物,衷心希望绍唐先生的事业和精神能长期传承,永放光彩,衷心希望“传记文学”书系的出版,能得到读者的喜欢,助益历史学的繁荣和发展。 2015年5月于北京东城之书满为患斋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