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和解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和解

  • 字数: 3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黄京平,甄贞 主编 著
  • 出版日期: 2007-07-01
  • 商品条码: 9787302154730
  • 版次: 0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7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刑事和解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并产生了多种实践模式。在全球法律文化交流加速以及国内和谐社会建设升温的背景下,刑事和解制度也开始进入我国刑事法学者和立法者、司法者的视野。本书针对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基础与价值构造、可行性论证及制度设计、利弊透析及前景展望、司法现状及经验总结等论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书既植根于中国刑事和解制度的立法及司法现状,又将相关问题置于世界范围内恢复性司法的潮流之中展开分析论证;既指明了在现存刑事法律观念和司法体系下引入刑事和解的困惑,又为已经存在和可能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本书适合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法学研究者、学习者以及法律实践部门的工作人员使用,也适合于关注刑事法律问题的其他读者。
目录
前言 一、刑事和解理论基础   刑事和解与刑事实体法的关系   刑事和解的理论依据与适用构想   恢复性司法的基本理念与启示   刑事和解的历史源流及其理论基础   刑事和解的内涵界定   刑事和解运行范围的思考   刑事和解制度化的世界性趋势及理论基础   刑事一体化视野中的刑事和解 二、刑事和解价值构造   刑事和解的刑事政策价值   和合思想与刑事和解   刑事和解制度的实体法价值   刑事和解的犯罪学思考   刑事和解的价值特征及制度创新   刑事和解的价值与运作模式研究   刑事和解不起诉:被害人权益保护的应然选择   市民社会基本精神与刑事和解正当性 三、刑事和解可行性论证 刑事和解借鉴分析 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及可行性依据 刑事和解机制建构根据探讨 检察机关适用刑事和解的宏观背景分析 刑事和解的实体法基础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视角下的刑事和解合理性 四、刑事和解司法现状 刑事和解的司法现状与制度构建 轻伤害案件刑事和解的实务现状 北京市检察机关适用刑事和解的实证分析 在农村地区实行轻缓刑事政策的原则与方式   我国适用刑事和解制度的实践及其完善   审判机关适用刑事和解的现实障碍与解决途径 五、刑事和解制度设计 轻罪和解模式研究 刑事和解的司法实践及制度设计 刑事和解的制度设计与司法践行 轻罪和解的价值分析及程序设计 刑事和解不起诉制度 刑事和解操作问题研究 我国刑事案件庭外和解制度初探 刑事和解在我国适用的路径选择 六、刑事和解利弊辨析   刑事和解:一种对传统刑法理念的挑战   刑事和解制度的实体法冲突   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解析   刑事和解制度的困惑与设想   检察机关对轻伤害案件适用刑事和解探微   刑事和解制度利弊透析 七、刑事和解经验总结   刑事和解的本土资源——枫桥经验   以维护家庭和谐为主旨的刑事和解模式   轻伤害案件调解的经验与问题   审判机关适用刑事和解的现状与经验   公安机关适用刑事和解问题研究   刑事和解与和谐社会 八、刑事和解前景展望   刑事和解制度的中国命运   刑事和解本土化的必要性   刑事和解制度的本土基础与制度构想   检察机关适用刑事和解的政策基础及改进方向   检察机关运用刑事和解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及机制   谨慎引入恢复性司法制度 附录: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刑事和解探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