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马铃薯高效栽培

马铃薯高效栽培

  • 字数: 18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张丽莉,魏峭嵘 主编
  • 出版日期: 2016-09-01
  • 商品条码: 978711154231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99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2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由九个章节组成,主要内容包括发展马铃薯生产的意义、马铃薯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马铃薯优良品种的选用及品种介绍、马铃薯栽培技术、马铃薯主要病虫害诊断及防治技术、马铃薯病毒性退化与脱毒种薯的生产、马铃薯特殊种植方式、有机马铃薯栽培技术及马铃薯高效栽培实例。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配有“提示”“注意”等小栏目,给出的马铃薯高效栽培实例,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马铃薯栽培技术要点。本书可供从事马铃薯生产的种植户及从事马铃薯加工、推广的科技人员使用,也可供农业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发展马铃薯生产的意义
一、种植马铃薯的优势
二、我国马铃薯生产的现状
三、我国马铃薯生产发展展望
第二章马铃蓦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第一节马铃薯的形态特征
一、根
二、茎
三、叶
四、花
五、果实与种子
第二节马铃薯的生物学特性
一、马铃薯的生育进程
二、马铃薯块茎的休眠
第三节马铃薯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一、温度
二、水分
三、土壤
四、光照
五、营养
第三章马铃薯优良品种的选用及品种介绍
第一节马铃薯优良品种的选用
一、马铃薯优良品种的标准
二、优良品种的选用原则
三、优良品种的引种
第二节马铃薯主要品种介绍
一、菜用型品种
二、淀粉加工型品种
三、油炸薯片型品种
四、油炸薯条型品种
五、全粉加工型品种
第四章马铃薯栽培技术
第一节播种前的准备
一、选地与整地
二、种薯的准备
第二节播种
一、播种期的确定
二、播种方法
三、播种深度
四、播种方式
第三节田间管理
一、除草
二、中耕培土
三、施肥技术
四、灌溉技术
五、控制植株徒长
六、防治病虫害
第四节收获
一、确定最佳收获期
二、收获前田间准备
三、收获方法
四、收获技术
第五节马铃薯贮藏技术
一、块茎在贮藏期间的变化
二、主要的贮藏方式
三、贮藏条件与科学管理
第五章马铃薯主要病虫害诊断及防治技术
第一节主要侵染性病害及防治方法
一、真菌性病害
二、细菌性病害
第二节主要生理性病害及预防措施
第三节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第六章马铃薯病毒性退化与脱毒种薯的生产
第一节马铃薯病原的主要类型及传染途径
一、引起马铃薯退化的主要病原类型及传染途径
二、我国主要的马铃薯病毒
第二节马铃薯脱毒的主要方法
一、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脱毒法的流程
二、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脱毒的操作方法
第三节无毒苗的保存和繁殖
一、无毒苗的保存
二、脱毒苗、试管薯的快速繁殖
第四节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的快繁
一、利用试管薯在网室内生产微型薯
二、利用温室内试管苗扦插生产微型薯
三、利用防虫网室内生产小薯
四、利用气雾法生产脱毒小薯
第七章马铃薯特殊种植方式
第一节大垄机械化栽培
一、选地
二、机械准备
三、整地
四、播前种薯准备
五、机械播种
六、田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
七、杀秧
八、机械收获
第二节地膜覆盖技术
一、选地整地
二、按配方施肥技术施肥施农药
三、适时播种
四、田间管理
第三节间作套种技术
一、马铃薯与玉米2:2间套种
二、其他间套种方式
第四节稻草覆盖免耕栽培
一、选地备种
二、种植方法
三、施足底肥,根外追肥
四、覆盖稻草
五、田间管理
六、防治病虫害
七、防霜冻害
八、及时采收
第八章有机马铃署栽培技不
第一节有机食品
一、有机农业及有机产品的含义
二、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区别
三、有机农业生产方式
第二节有机马铃薯栽培技术
一、选地、选茬
二、整地
三、施肥
四、选种
五、种薯处理
六、播种
七、田间管理
八、病虫害防治
第九章马铃薯高效栽培实例
实例一马铃薯茎尖脱毒
一、脱毒块茎的选择
二、类病毒(PSTVd)检测
三、取芽与消毒
四、茎尖剥离
五、培养和病毒鉴定
六、典型性鉴定
实例二防虫网室生产微型薯
一、移栽条件
二、试管苗假植
三、网棚定植
四、病虫害防治
五、收获
实例三大垄机械化栽培
一、选地
二、机械准备
三、整地
四、播前种薯准备
五、机械播种
六、田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
七、杀秧
八、机械收获
实例四福建闽侯县冬种马铃薯稻草包芯高产栽培技术
一、优良品种选择与种薯处理
二、选地与整地
三、适时播种
四、稻草包芯与中耕培土
五、肥水管理
六、预防霜冻
七、病虫害防治
八、适时收获
实例五山东早春马铃薯三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一、播前准备
二、品种选择与种薯处理
三、播种技术
四、管理措施
五、适时收获
附录常见计量单位名称与符号对照表
参考文献
摘要
马铃薯( Solanum tuberosum L)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因生产上用它的块茎进行无性繁殖,故又可视为多年生植物。马铃薯在我国既是粮菜兼用作物,又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适应性强、产量高、加工链长的特点,在提供营养全面的食品、保障粮食安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冬作农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马铃薯起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山区,在原产地栽培历史悠久,16世纪末17世纪初传人我国,并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我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居世界之首。2014年栽培面积为681. 77万ha,总产量12722.6万t,单产18. 66Uha。广大科研和生产人员经过不懈努力,使得我国马铃薯在育种、栽培及产业加工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我国马铃薯单产水平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并且不同地区单产水平差距较大,这需要我们不断完善栽培方式、提高管理质量,以提升我国马铃薯单产水平。
    为了适应快速兴起的马铃薯产业,编者本着先进实用、通俗易懂的原则,编写了《马铃薯高效栽培》一书,总结阐述了当前的各种先进栽培技术和多种栽培模式、优良品种的选择、病虫害防治等热点问题,力求为广大马铃薯种植者及相关技术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技术支持。
    本书分为九章,主要阐述了发展马铃薯生产的意义、马铃薯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马铃薯优良品种的选用及品种介绍、马铃薯栽培技术、马铃薯主要病虫害诊断及防治技术、马铃薯病毒性退化与脱毒种薯的生产、马铃薯特殊种植方式、有机马铃薯栽培技术及马铃薯高效栽培实例。张丽莉编写了第一章、第三章、第六章和第匕章,魏峭嵘编写第二章和第四章,邱彩玲、周长军编写了第五章,崔太华、王云龙、罗文彬和徐学谱编写了第八章,王立春、武新娟编写了第九章。全书由张丽莉、魏峭嵘统稿,卢翠华主审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大量的文献资料,在此向各位作者表示感谢。由于时间和水平有限,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给予指正和谅解。
    编者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