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应用型人才培养典型问题的调查

应用型人才培养典型问题的调查

  • 字数: 148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物资出版社
  • 作者: 张晶 著
  • 出版日期: 2017-04-01
  • 商品条码: 978750476417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25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应用型人才是指既有职业所必需的技术能力,又有职业所必需的非技术能力和知识,走上工作岗位后,既能及时满足企业和生产靠前线的需求,又能自我提升专业知识和更新知识储备。本著作通过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几个典型问题的调查研究,发现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其主要问题有:(1)大学生宿舍同学之间关系的调查;(2)目前各种网络教学冲击下,课堂教学的模式调查的研究;(3)针对毕业生的调查研究,发现学生所需求的技能,以期对现行教学模式进行整改;(4)大学教师科研辅助教学的相关研究。
作者简介
张晶,女,汉族,1972年3月出生,江苏沛县人。2012年12月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徐州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发表专著《产业生态系统的定量解析与评价及仿真》一部。在中国科技论坛、科技进步与对策、统计与决策、商业经济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编著教材1部,主持完成市级课题4项,参与省级及以上课题多项。获徐州市哲学科学科学很好成果一等奖、自然科学很好论文一等奖、校级教学成果奖等多项。
目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
1.3研究意义
1.4研究方法
2相关文献综述
2.1理论基础
2.2应用型人才相关研究综述
3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3.1高等教育的开端
3.2高等教育初次发展
3.3发展停滞时期
3.4快速发展期
3.5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期
4典型问题之一: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调查研究
4.1调查问卷结果说明
4.2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3对策建议
5典型问题之二:大学生情商问题的调查
5.1大学生情商与宿舍同学关系特征
5.2调查问卷及调查对象概述
5.3调查结果分析
5.4对策建议
6典型问题之三:毕业生相关调查研究
6.1调查问卷设计的特点
6.2调查问卷的发放及推广
6.3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6.4对策建议
7典型问题之四:科研反哺教学的调查研究
7.1研究背景与意义
7.2研究对象的选择
7.3研究的设计
7.4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7.5资料的统计与分析
7.6结论与建议
8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相关经验借鉴
8.1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经验
8.2澳大利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经验
8.3美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经验
8.4英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经验
9建议与未来研究的方向
9.1建议
9.2未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一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调查研究
附录二学生情商问题的调查
附录三毕业生相关调查研究
附录四科研反哺教学的调查研究
摘要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类型结构从精英教育的一元结构向大众化教育的多元结构发展。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增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更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即应用型人才。但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还不能满足社会应用型人才需求,因此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
本书围绕着应用人才培养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进行,微观角度对几个典型问题进行了调研: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大学生情商问题的调查;毕业生所具备能力与实际所需工作所需能力的相关调查;科研反哺教学的实证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我国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存在的问题。宏观角度介绍发达国家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验,结合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给出了构建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系统的政策建议。
本书的主要内容分为九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意义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介绍了应用型人才的相关理论基础,并对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理论进行了梳理,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第三章介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分别为高等教育的开端、高等教育的初次发展、停滞期和高速发展期,并指出我国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已经实现了量的转变,但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四、五、六、七章,从微观角度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进行了调研。第四章对871名高校在校生的关于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信息技术对教师教学的帮助较大,但对学生学习的能力提高的作用不明显;高校的信息平台基础设施完善,但利用率却不够;部分高校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容易造成学生知识掌握的系统性不够;信息技术平台下的师生互动课堂互动不足,课后互动缺乏。第五章是对468名大学生的情商进行了调查,主要是宿舍同学关系的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同学性格开朗,平时较少与舍友产生矛盾,即使产生了矛盾也能够采取适当的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调节。但有少部分同学与舍友经常发生矛盾,矛盾的原因很多都是生活琐事,说话不注意,开玩笑不注意场合或者作息时间不一致造成的。另外大学生舍友不够亲密,学生有问题有心事较少找舍友倾诉,难做以到相互理解相互帮助。还有一些个性孤僻的同学难以融入集体生活。第六章是对775名毕业生的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所具备的能力与工作所需要能力之间的差距。大学生在大学四年收获颇丰,在专业知识、学习能力、思考力方面有很大进步,但与此同时也有很多遗憾,主要是在大期间个人的实践能力、口才、考虑问题全面性的能力、处理突发事件能力还有比较缺乏,需要进一步提高。目前高校普通重视实践课程的开设,但实践课程锻炼的实践能力与工作所需要的实践能力还有一定的距离。创业创新项目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帮助,但覆盖面不够;在第七章中,选择了一个典型的地方本科院对高校师科研反哺教学的调查,结果表明总体来说,教师对教学不论在工作时间上还是对待态度上都要优先于科研。教师们认为没有将科研引入教学的主要原因是内容不相关无法引入以及科研成果少。理科类将科研成果引入到教学中的均值高于人文社会科学类的均值。薪酬制度、职称晋升对科研反哺教学的有着显著影响。教学时间投入的多少对科研成果引入到教学中没有显著影响,而科研时间投入的多少对科研成果引入到教学中有显著影响,随着教师科研实践的投入时间的增加,教师将科研成果引入到教学中的频率会随着增加。根据调查的结果,从微观角度在各章节的给予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第八章从宏观角度介绍了德国、澳大利亚、美国和英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经验。
第九章结合我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了构建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系统的对策建议,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