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给设计以灵魂.当现代设计遇见传统工艺

给设计以灵魂.当现代设计遇见传统工艺

  • 字数: 2944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作者: 喜多俊之 著作 郭菀琪 译者
  • 出版日期: 2012-09-01
  • 商品条码: 978712117847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84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全心全灵,给设计以灵魂。
    灵魂,是设计者从生活中提取的原创,为使用者设想的贴心,也是制作者对于工艺的坚持。
    灵魂,是未来与过去的平衡,也是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更是科技与大自然的平衡。
    “我们是否遗忘了太多值得保留的传统工艺和文化,所以我们的设计有时候缺乏底蕴,缺乏特色,缺乏品牌,喜多俊之先生以其40年与日本地方产业和传统工艺职人的经验,告诉我们设计的灵魂来自哪里?”

    1968年,当喜多俊之邂逅日本美浓和纸的手抄纸匠师古田行三,
    成为他立志将振兴与活化地方产业当成一生志业的开端。
    此后,喜多俊之积极与日本各地的传统工艺职人合作,
    发展融合传统工艺的现代设计品,成为闻名世界的日本国宝级设计师。
    从传统工艺匠师身上,喜多俊之学到“给设计以灵魂”的精神――不仅制作物品而已,更是讲求心灵相通、一物入魂的手作之心。
    1971年起,喜多俊之以美浓和纸为素材的TAKO壁灯、KYO台灯、
    有田烧制作的HANA瓷器及不锈钢餐具XELA,
    都是结合日本传统工艺的现代设计,
    为向来强调功能的西方设计,赋予设计者与制作者的情感与灵魂。
    《给设计以灵魂:当现代设计遇见传统工艺(全彩)》详述“给设计以灵魂”的造物者故事,也记录日本工业设计与传统工艺合作,让地方产业结合现代设计,逐步发展原创商品或自有品牌,从地方向世界发声的四十年设计智慧。
内容简介
喜多俊之亲身实践“思考全球化、行动在地化”的设计概念,在西方的现代设计中加入日本传统工艺的元素,巧妙融合东西方的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有感于“了解未来,才开始思索传统的美好”,因此,他以“未来设计源于传统工艺”为概念写成本书,公开他与日本各地传统工艺师傅跨界合作近四十年的纪录与心得。作者主张,当今的工业设计品,除了需要“技术”之外,还要能为设计注入灵魂;此时,需要的是源于百姓生活与传统工艺的“感性”。
作者简介
    喜多俊之,Toshiyuki
KITA。
    1969年开始将创意领域从日本拓展到意大利,作为环境与工业产品设计师多年来一直活跃于国际创意舞台。他为日本及欧洲的制造商设计了众多杰出的热销产品,包括家具,液晶电视,机器人以及日用品等跨界产品。其中很多作品被诸如纽约近代美术馆,巴黎国立近代美术馆,慕尼黑近代美术馆等世界著名博物馆收藏。近年来,他受邀在欧洲和亚洲巡回举办教学演讲及学术活动。同时,他也致力于将为之倾注毕生精力的日本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扬,为地方产业的振兴不懈努力。

    教育:
    现任中央美院客座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客座教授,大阪艺术大学教授。
    评审:
    2004-2006
日本优秀设计奖综合审查委员长
    2006-2008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特别评审
    2010
IF中国奖评审
    代表作品:
    1981
WINK椅被选为纽约近代美术馆永久收藏品
    1984
KICK桌被选为纽约近代美术馆永久收藏品
    1997
MULTILINGUAL
CHAIR
被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选为永久收藏品
    2001
液晶电视,WINK
CHAIR
被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选为永久收藏品
    获得奖项:
    1975
JID奖
    1983
美国工业设计杂志
“RESUDENTIAL
FURNISHING”
最优秀作品奖
    1990
西班牙“Delta
De
Oro”金奖
    2011
2011意大利Compasso
d’Oro
(金罗盘奖)国际功勋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亚洲人士
    2012
“倾注灵魂的创作”(DVD)获2012世界媒体节(德国汉堡)公关/文化项目金奖
    顾问:
    新加坡、泰国政府特聘设计顾问(2009年)
    大阪市市长特别顾问(2010年)
    监制:
    米兰Good
Design设计奖五十周年庆总监(2006年)
    上海世博会日本产业馆的设计总监(2010年)
目录
  绪言 给设计以灵魂
家庭储物柜化与传统工艺的衰退
让传统回归日常生活
高附加价值产品所要求的原创性
开拓日本之外的市场
推荐序一:创意,从传统中来,到现代中去
肖永亮
推荐序二:跨界时空,再塑未来
王志仁

1 岐阜县美浓的和纸
与抄纸匠师的邂逅
轻薄、强韧且均匀的美浓和纸
在塑胶的全盛时期仍大胆采用手抄和纸
灵活运用匠师的技术——透光与褶皱
好组装又好搬运
海外热销、大受欢迎
美浓和纸的现况
古田师傅的话
专栏:生活状态的省思——赏樱会,
享受春天的习俗

2 石川县轮岛的漆器
与高洲堂的邂逅
走卖开拓销售渠道
完全站在使用者的立场
工夫和时间,绝对省不得
29种漆器系列
专栏:<二叠结界>
——巴黎庞毕杜中心的展览
漆器产品的魅力
专栏:<AQUOS CUSTOM>
——在伦敦哈洛氏百货(Harrods)大获好评

3 福井县鲭江的眼镜与时钟
活用眼镜技术的时钟研发
<Two Points Watch>的原创性
制造技术、经营者的判断力与沟通环境
如何传达商品价值的重要性
<MIZ>的宣传
专栏:产品目录的制作
——如何以照片传达产品精神?

4 新泻县燕市的餐刀具组
西餐餐具的产地——燕
运用锻造技术研发原创产品
与主厨的对话所诞生的餐具组
高档产品该如何推广?
专栏:新泻县的产业振兴
——因“百年物语”重生的产品
地方的心声 财团法人新泻产业
创造机构 黑川玲
从事振兴新泻县生活产业20年
制造业的古老体质——只是听命行事而已
举办竞赛以提高原创商品的自主研发能力
一个步骤至少需要10年
新泻县与设计者的关系
一流人才
“百年物语”的诞生与培育
培育企业的设计力
参展消费品博览会五年来的成果
今后课题

5 神奈川县小田原的拼木工艺
与拼木工艺匠师露木氏的邂逅
在箱根培育的技术
初试啼声——大型容器与茶罐
在海外大放光彩的日本工艺
专栏:期待年轻匠师团体“杂木戏曲”
发光发热
地方的心声
株式会社露木木工所 露木清胜
身为第三代的30年
匠师的每一天
拼木工艺的发展
小田原木制品的现状
挑战创新,独一无二
与喜多大师共事
设计师的设计
喜多大师对传统产业的态度

6 佐贺县有田的瓷器
低价竞争下难以生存
回溯400年历史
<HANA>——花盘的诞生
白色有田烧
在意大利的发布会
活化地方产业的设计总监
地方的心声 有田七藏
传平窑 池田和史
与设计师的合作以失败收场居多
所谓的“一流”——匠师的观点
对喜多俊之的期待
设计总监的弹性
交换意见
勉强不来的技术,不能要求硬是得做出来
以什么一决胜负?
新的“白色”——不是日本的白,也不是欧洲的白
喜多流的宣传术“创造一流”
在意大利的发布——专业的展场设计
首次意大利之行
“有田七藏”的成果

后 记
设计之都神户的尝试
兼顾高品质与量产的时代
小而美的企业更需要培育
本书照片摄影者索引
喜多俊之年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