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软件测试原理、技术及工具

软件测试原理、技术及工具

  • 字数: 779.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利马耶 著作 黄晓磊 曾琼 译者
  • 出版日期: 2011-03-01
  • 商品条码: 978730224651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85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软件测试原理、技术及工具》介绍了一种将测试管理、技术和过程需求活动相集成的方法。书中提供的测试工具、过程和测试案例能够帮助读者成为合格的“质量关卡”的守护者。
《软件测试原理、技术及工具》特色
·介绍了一种将测试管理、技术和过程需求活动相集成的方法
·专门的章节来介绍测试工具、特定测试、确认与验证以及软件质量保障
·给出了两个具体的案例场景辅以案例研究、测试案例与测试文档
·丰富的教学方法:
·110个具体示例
·235道课后练习题
·50个常见问题解答(FAQ)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利马耶(M G Limaye) 译者:黄晓磊 曾琼

M G Limaye在软件质量保证、软件质量控制、软件/硬件和嵌入式系统测试、ERP实现、领域专门技术及解决方案架构等方面拥有20多年的从业经验。他以特聘专家身份参与开发过多个既有应用程序,实现过多种ERP应用,做过质量认证员和审计员以及软件测试员。
Limaye具有测试人员、测试负责人、测试和质量经理的亲身实战经验。他参与过操作系统、教育软件、联机会议管理工具、银行和股票市场程序以及客户关系管理软件等应用的开发。他是一位有着丰富工作经历的专家,他在单机程序、客户端服务器程序、Web应用和PDA应用等方面拥有的测试经验。 
目录
第Ⅰ部分 质量保证
第1章 质量简介 3
1.1 简介 3
1.2 质量的历史展望 4
1.3 质量的概念(它是事实还是感知) 4
1.4 质量定义 6
1.5 质量的关键要素 7
1.5.1 质量以客户获得产品的满足感为基础 7
1.5.2 机构在实现产品质量之前必需定义好质量参数 8
1.5.3 管理者在机构改进中起领导作用 8
1.5.4 连续(持续)过程改进是必要的 9
1.6 质量观点 10
1.6.1 客户的质量观 11
1.6.2 供应商的质量观 12
1.6.3 用户差异/需求差异 13
1.6.4 生产者差异/开发差异 14
1.7 经济方面的质量 14
1.7.1 制造成本 15
1.7.2 质量成本 15
1.8 质量定义 16
1.9 客户、供应商和过程 16
1.10 全面质量管理 17
1.11 TQM的质量原则 18
1.11.1 开发各种首创内容定义和部署目的的恒定性 18
1.11.2 通过建立信心和联系来适应管理人员/利益相关方的新哲学 18
1.11.3 从对所得内容和产生的输出进行的大量检查中摆脱出来 18
1.11.4 停止与标有ZUI低价的供应商签订合同 18
1.11.5 改进开发和产品测试中使用的所有过程 19
1.11.6 将对整个机构中所有人的培训形成制度 19
1.11.7 将机构中所有层次的领导能力制度化 19
1.11.8 驱散员工对失败的恐惧 19
1.11.9 打破功能/部门间的障碍 19
1.11.10 消除数字、目标、目的式规劝 20
1.11.11 消除随意的、不被过程支持的数字化目标 20
1.11.12 让员工为工艺而自豪 20
1.11.13 鼓励新技能和新技术的教育 20
1.11.14 高层管理者的承诺和持续改进活动 20
1.12 通过统计过程控制进行质量管理 21
1.12.1 所有层次的质量计划 21
1.12.2 质量控制 21
1.12.3 质量改进 21
1.13 通过文化变化进行质量管理 21
1.14 持续改进周期 22
1.15 不同区域的质量 23
1.16 基准和尺度 24
1.17 解决问题的技术 24
1.18 解决问题的软件工具 25
1.18.1 使用软件工具进行分析并作出决策的优点 25
1.18.2 使用计算机工具进行分析并作出决策的缺点 25
1.18.3 工具 26
1.18.4 技术 26
1.19 本章小结 26
1.20 本章回顾 27

第2章 软件质量 28
2.1 概述 28
2.2 软件产品质量评估的限制 28
2.3 客户是上帝 29
2.4 质量和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30
2.5 产品需求 32
2.6 机构文化 33
2.7 软件的特征 35
2.8 软件开发过程 35
2.8.1 瀑布开发方法/模型 35
2.8.2 迭代开发方法/模型 36
2.8.3 增量开发方法/模型 36
2.8.4 螺旋开发方法/模型 37
2.8.5 原型开发方法/模型 38
2.8.6 快速应用开发方法/模型 38
2.8.7 敏捷开发方法/模型 38
2.8.8 维护开发方法/模型 39
2.9 产品类型 39
2.9.1 生活必需品 40
2.9.2 影响收入的产品 40
2.9.3 只能使用模拟器测试的产品 40
2.9.4 其他产品 40
2.10 部分其他重要性定义方案 41
2.10.1 从用户角度看 41
2.10.2 另外一种来自用户角度的方法 41
2.10.3 开发人员眼中的重要性 41
2.11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存在问题的领域 42
2.11.1 需求阶段存在的问题 42
2.11.2 每次开发的产品一般都是WEI一的 43
2.11.3 开发过程中产品存在不确定性,方法也是多种多样 43
2.11.4 不可能进行全面的检查 43
2.11.5 无法立刻了解差质量的效果 44
2.11.6 将质量嵌入在产品中 44
2.11.7 根据产品/客户的不同,质量目标也会存在差异 44
2.12 软件质量管理 46
2.13 为什么软件会存在缺陷 46
2.14 与软件质量相关的过程 47
2.14.1 愿景 47
2.14.2 任务 47
2.14.3 政策 47
2.14.4 目标 48
2.14.5 策略 48
2.14.6 目的 48
2.14.7 价值 48
2.15 质量管理系统的结构 48
2.15.1 第YI层——质量政策 49
2.15.2 第二层——质量目标 49
2.15.3 第三层——质量指南 49
2.16 质量管理系统的支柱 49
2.16.1 质量过程/质量流程/工作指令 49
2.16.2 指导方针和标准 49
2.16.3 格式和模板 50
2.17 质量管理重要的方面 50
2.17.1 机构层次的质量计划 50
2.17.2 项目层次的质量计划 50
2.17.3 资源管理 50
2.17.4 工作环境 51
2.17.5 与客户相关的过程 51
2.17.6 质量管理系统文档和数据控制 51
2.17.7 验证和确认 51
2.17.8 软件项目管理 51
……

第Ⅱ部分 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
第3章 软件测试基础
第4章 配置管理
第5章 风险分析
第6章 软件验证与确认
第7章 V测试模型
第8章 缺陷管理

第Ⅲ部分 测试技术与工具
第9章 测试层次
第10章 验收测试
第11章 特殊测试(第Ⅰ部分)
第12章 特殊测试(第Ⅱ部分)
第13章 测试工具

第Ⅳ部分 测试工程
第14章 测试计划
第15章 测试度量和测试报告
第16章 定性和定量分析

第Ⅴ部分 测试过程管理
第17章 测试过程改进
附录A
附录B
术语表 
摘要
    一般说来,利益相关方是指与项目、产品或机构的成败利益相关的人员或机构。所有项目、产品或机构的利益相关方都对产品的改进感兴趣。不同利益相关方因角色的不同会对质量有着不同的定义。一些质量模型把项目和产品的所有利益相关方分为六大类,这些利益相关方会随着项目、产品或机构的成败直接(或间接)地获益(或受损)。
    ·客户 客户是产品、项目的主要利益相关方,客户通过购买产品来满足需求,他们从购买新产品中获益。有时候,客户和用户是不同的实体,不过这里我们把客户和用户看作同一实体。尽管有时合同里会规定交付延迟惩罚条约,但客户感兴趣的是产品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交付(而不是得到交付延误或失败的赔偿)。
    ·供应商 供应商负责提供产生项目/产品的输入。随着机构越来越成功,它会执行越来越多的项目,供应商会获得越来越多的生意、利润并不断扩张。供应商可以位于机构内部,也可以位于机构外部。外部供应商可以是有偿提供机器、硬件、软件等设施的人员,内部供应商可以是支持项目或产品开发的辅助人员,例如系统管理员、培训师等。
    ·员工 在项目、机构中工作的人员均被称作员工,他们可以是长期员工或者临时员工,但不是与产品成功无关的合约工(可以将合约工归类为供应商)。在这些项目或机构中工作的人员能够随着项目或机构的成功而获得更多的认可、满足感和自豪感。他们为成为成功任务的一部分而感到自豪。
    ·管理者 一般说来,可以将管理机构或项目的人员称为管理者。管理者可以细分为项目管理者、人力管理者、高层管理者、投资者等。管理者需要实现更多的利润、认可、营业额,这样才能实现他们的愿景和任务。成功项目能够给管理者带来更多收益,例如增加客户群、获得认可、可观的利润、更多生意等。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