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Altium Designer 14 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

Altium Designer 14 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

全面完整的知识体系 深入浅出的理论阐述 循序渐进的分析解析 实用典型的实力引导
  • 字数: 79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张青峰 等 编著 著
  • 出版日期: 2015-06-01
  • 商品条码: 9787111500438
  • 版次: 3
  • 开本: 16开
  • 页数: 498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8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全书以Protel的最新版本Altium Designer14为平台,介绍了电路设计的方法和技巧,主要包括AltiumDesigner13AltiumDesigner14概述、原理图设计基础、原理图的绘制、原理图的后续处理、层次结构原理图的设计、原理图编辑中的高级操作、PCB设计基础知识、PCB的布局设计、印制电路板的布线、电路板的后期制作、创建元件库及元件封装、电路仿真系统、信号完整性分析、自激多谐振荡器电路设计实例和游戏机电路设计实例。本书的介绍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各章节既相对独立又前后关联。在介绍的过程中,编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及教学心得,及时给出总结和相关提示,以帮助读者快捷地掌握相关知识。全书内容讲解详实,图文并茂,思路清晰。随书赠送的多媒体教学光盘包含全书实例操作过程的视频讲解文件和实例源文件,读者可以通过光盘方便、直观地学习本书内容。本书可以作为初学者的入门教材,也可以作为电路设计及相关行业工程技术人员及各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学习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Altium Designer 14概述
1.1Altium Designer 14的特点
1.2Altium Designer 14的安装、激活与升级
1.2.1Altium Designer 14的安装、激活及申请license
1.2.2Altium Designer 14的升级与精简
1.3Protel电路板总体设计流程
1.4启动Altium Designer 14
1.5初始Altium Designer 14
1.5.1工作面板管理
1.5.2窗口的管理
第2章设计电路原理图
2.1电路设计的概念
2.2原理图图纸设置
2.3原理图工作环境设置
2.3.1设置原理图的常规环境参数
2.3.2设置图形编辑环境参数
2.4元件的电气连接
2.4.1用导线连接元件
2.4.2总线的绘制
2.4.3绘制总线分支线
2.4.4放置电气节点
2.4.5放置电源符号
2.4.6放置网络标签
2.4.7放置输入/输出端口
2.4.8放置忽略ERC测试点
2.4.9放置PCB布线指示
2.5操作实例
2.5.1绘制看门狗电路
2.5.2绘制串行显示驱动器PS7219及单片机的SPI接口电路
第3章层次化原理图的设计
3.1层次电路原理图的基本概念
3.2层次原理图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3.3层次原理图的设计方法
3.3.1自上而下的层次原理图设计
3.3.2自下而上的层次原理图设计
3.4层次原理图之间的切换
3.4.1用Projects工作面板切换
3.4.2用命令方式切换
3.5层次设计表
3.6操作实例
3.6.1声控变频器电路层次原理图设计
3.6.2存储器接口电路层次原理图设计
3.6.34Port UART电路层次原理图设计
3.6.4游戏机电路原理图设计
第4章原理图的后续处理
4.1打印与报表输出
4.1.1打印输出
4.1.2网络报表
4.1.3生成原理图文件的网络表
4.1.4基于单个原理图文件的网络表
4.1.5生成元件报表
4.2查找与替换操作
4.2.1查找文本
4.2.2文本替换
4.2.3发现下一个
4.2.4查找相似对象
4.3工具的使用
4.3.1自动分配元件标号
4.3.2回溯更新原理图元件标号
4.4元件编号管理
4.5元件的过滤
4.6在原理图中添加PCB设计规则
4.6.1在对象属性中添加设计规则
4.6.2在原理图中放置PCB Layout标志
4.7使用Navigator(导航)面板进行快速浏览
4.8原理图的电气检测及编译
4.8.1原理图的自动检测设置
4.8.2原理图的编译
4.9操作实例
4.9.1音量控制电路报表输出
4.9.2A/D转换电路的打印输出
4.9.3报警电路原理图元件清单输出
第5章印制电路板设计
5.1PCB编辑器的功能特点
5.2PCB界面简介
5.2.1菜单栏
5.2.2主工具栏
5.3电路板物理结构及环境参数设置
5.4PCB的设计流程
5.5设置电路板工作层面
5.5.1电路板的结构
5.5.2工作层面的类型
5.5.3电路板层数设置
5.5.4电路板层显示与颜色设置
5.6“Preferences”的设置
5.7在PCB文件中导入原理图网络表信息
5.7.1装载元件封装库
5.7.2设置同步比较规则
5.7.3导入网络报表
5.7.4原理图与PCB图的同步更新
5.8元件的自动布局
5.8.1自动布局的菜单命令
5.8.2自动布局约束参数
5.8.3元件的自动布局
5.8.4自动布局的终止
5.8.5推挤式自动布局
5.8.6导入自动布局文件进行布局
5.9元件的手动调整布局
5.9.1元件说明文字的调整
5.9.2元件的对齐操作
5.9.3元件间距的调整
5.9.4移动元件到格点处
5.9.5元件手动布局的具体步骤
5.10电路板的自动布线
5.10.1设置PCB自动布线的规则
5.10.2设置PCB自动布线的策略
5.10.3启动自动布线服务器进行自动布线
5.11电路板的手动布线
5.11.1拆除布线
5.11.2手动布线
5.12添加安装孔
5.14敷铜和补泪滴
5.13.1执行敷铜命令
5.13.2设置敷铜属性
5.13.3放置敷铜
5.13.4补泪滴
5.143D效果图
5.15网络密度分析
5.16操作实例
5.16.1PS7219及单片机的SPI接口电路板设计
5.16.2看门狗电路板设计
第6章电路板的后期处理
6.1电路板的测量
6.1.1测量电路板上两点间的距离
6.1.2测量电路板上对象间的距离
6.2DRC检查
6.2.1在线DRC和批处理DRC
6.2.2对未布线的PCB文件执行批处理DRC
6.2.3对已布线完毕的PCB文件执行批处理DRC
6.3电路板的报表输出
6.3.1PCB图的网络表文件
6.3.2PCB的信息报表
6.3.3元件清单
6.3.4简略元件清单
6.3.5网络表状态报表
6.4电路板的打印输出
6.4.1打印PCB文件
6.4.2打印报表文件
6.4.3生成Gerber文件
6.5操作实例
6.5.1设计规则检查(DRC)
6.5.2生成电路板信息报表
6.5.3元器件清单报表
6.5.4网络状态报表
6.5.5PCB图及报表的打印输出
第7章信号完整性分析
7.1信号完整性的基本介绍
7.1.1信号完整性定义
7.1.2在信号完整性分析方面的功能
7.1.3信号完整性分析前的准备
7.1.4运行信号完整性分析的工具
7.1.5将信号完整性集成进标准的板卡设计流程中
7.2信号完整性演示范例
7.3进行信号完整性分析实例
第8章创建元件库及元件封装
8.1创建原理图元件库
8.1.1元件库面板
8.1.2工具栏
8.1.3设置元件库编辑器工作区参数
8.1.4绘制库元件
8.1.5绘制含有子部件的库元件
8.2创建原理图元件
8.2.1原理图库
8.2.2创建新的原理图库
8.2.3创建新的原理图元件
8.2.4给原理图元件添加管脚
8.2.5设置原理图元件属性
8.2.6向原理图元件添加模型
8.2.7向原理图元件添加PCB封装模型
8.2.8添加电路仿真模型
8.2.9加入信号完整性分析模型
8.2.10添加元件参数
8.2.11间接字符串
8.3创建PCB元件库及元件封装
8.3.1封装概述
8.3.2常用元封装介绍
8.3.3PCB库编辑器
8.3.4PCB库编辑器环境设置
8.3.5用PCB元件向导创建规则的PCB元件封装
8.3.6手动创建不规则的PCB元件封装
8.4创建一个新的含有多个部件的原理图元件
8.4.1创建元件外形
8.4.2创建一个新的部件
8.4.3创建部件的另一个可视模型
8.4.4设置元件的属性
8.4.5从其他库中添加元件
8.4.6复制多个元件
8.4.7元件报告
8.4.8库报告
8.4.9元件规则检查器
8.5操作实例
8.5.1制作LCD元件
8.5.2制作变压器元件
8.5.3制作七段数码管元件
8.5.4制作串行接口元件
8.5.5制作运算单元
8.5.6制作封装元件
第9章电路仿真系统
9.1电路仿真的基本概念
9.2放置电源及仿真激励源
9.2.1直流电压/电流源
9.2.2正弦信号激励源
9.2.3周期脉冲源
9.2.4分段线性激励源
9.2.5指数激励源
9.2.6单频调频激励源
9.3仿真分析的参数设置
9.3.1常规参数的设置
9.3.2仿真方式
9.4特殊仿真元器件的参数设置
9.4.1节点电压初值
9.4.2节点电压
9.4.3仿真数学函数
9.4.4实例:使用Simulation Math Function(仿真数学函数)
9.5电路仿真的基本方法
9.6操作实例
9.6.1双稳态振荡器电路仿真
9.6.2Filter电路仿真
9.6.3带通滤波器仿真
9.6.4模拟放大电路仿真
9.6.5扫描特性分析
9.6.6数字电路分析
第10章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
10.1可编程逻辑器件及其设计工具
10.2PLD设计概述
10.3VHDL应用设计实例
10.3.1VHDL中的描述语句
10.3.2创建FPGA工程
10.3.3创建VHDL设计文件
10.3.4创建电路原理图文件
10.3.5顶层电路原理与的设计
10.3.6创建VHDL测试文件
10.3.7创建VHDL行为描述文件
10.3.8FPGA工程的设置
10.3.9FPGA工程的编译
第11章A/D转换电路图设计综合实例
11.1电路板设计流程
11.1.1电路板设计的一般步骤
11.1.2电路原理图设计的一般步骤
11.1.3印制电路板设计的一般步骤
11.2A/D转换电路图设计实例
11.2.1设计准备
11.2.2原理图输入
11.2.3元件属性清单
11.2.4编译工程及查错
第12章单片机试验板电路图设计综合实例
12.1实例简介
12.2新建工程
12.3装入元器件
12.4原理图输入
12.4.1元件布局
12.4.2元件手工布线
12.5PCB设计
12.5.1准备工作
12.5.2资料转移
12.5.3零件布置
12.5.4网络分类
12.5.5布线
12.6生成报表文件
第13章U盘电路设计综合实例
13.1电路工作原理说明
13.2创建工程文件
13.3制作器件
13.3.1制作K9F080UOB器件
13.3.2制作IC1114器件
13.3.3制作AT1201器件
13.4绘制原理图
13.4.1U盘接口电路模块设计
13.4.2滤波电容电路模块设计
13.4.3Flash电路模块设计
13.4.4供电模块设计
13.4.5连接器及开关设计
13.5设计PCB
13.5.1创建PCB文件
13.5.2编辑器件封装
13.5.3绘制PCB
第14章低纹波系数线性恒电位仪电路图设计综合实例
14.1电路工作原理说明
14.2低纹波系数线性恒电位仪设计
14.2.1原理图设计
14.2.2印制电路板设计
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计算机应用已进入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美国ACCEL Technologies Inc公司推出了第一个应用于电子线路设计的软件包—TANGO。这个软件包开创了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的先河。该软件包现在看来比较简陋,但在当时给电子线路设计带来了设计方法和方式的革命。人们开始用计算机来设计电子线路。直到今天,国内许多科研单位还在使用这个软件包。在电子工业飞速发展的时代,TANGO逐渐显示出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弱点。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Protel Technology公司以其强大的研发能力推出了Protel For Dos,从此Protel这个名字在业内日益响亮。 Protel系列是进入我国最早的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一直以易学易用而深受广大电子设计者的喜爱。Altium Designer 14作为新一代的板卡级设计软件,其独一无二的DXP技术集成平台为设计系统提供了所有工具和编辑器的兼容环境。 Altium Designer 14是一套完整的板卡级设计系统,真正实现了在单个应用程序中的集成。Altium Designer 14 PCB线路图设计系统完全利用了Windows XP平台的优势,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增强的图形功能和超强的用户界面,设计者可以选择最适当的设计途径以最优化的方式工作。 本书以Altium Designer 14为平台,介绍了电路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全书共14章,内容包括Altium Designer 14概述、设计电路原理图、层次化原理图的设计、原理图的后续处理、印制电路板设计、电路板的后期处理、信号完整性分析、创建元件库及元件封装、电路仿真系统、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综合实例等。本书的介绍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各章节既相对独立又前后关联。在介绍的过程中,编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及教学心得,适当给出总结和相关提示,以帮助读者快捷地掌握所学知识。全书内容讲解详实,图文并茂,思路清晰。 本书可以作为初学者的入门教材,也可以作为相关行业工程技术人员及各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学习参考书。 随书光盘包含全书所有实例的源文件和操作过程录屏讲解动画,总时长达300分钟。为了开阔读者的视野,促进读者的学习,光盘中还免费赠送时长达200分钟的Protel和Altium Designer设计实例操作过程学习录屏讲解动画教程以及相应的实例源文件。 本书由三维书屋工作室总策划,主要由武警石家庄士官学校的张青锋和三维书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胡仁喜主要编写。另外,李鹏、周冰、董伟、李瑞、王敏、刘昌丽、张俊生、王炜、孟培、王艳池、阳平华、闰聪聪、王培合、路纯红、王义发、王玉秋、杨雪静、张日晶、卢园、王渊峰、孙立明、甘勤涛、李兵、李亚莉、康士廷等也参加了部分章节的编写工作。 由于时间仓促,加上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望广大读者登录网站www.sjzswsw.com或发送邮件到win760520@126.com批评指正,编者将不胜感激。 编者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