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眼动追踪

眼动追踪

  • 字数: 452.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作者: (美)珍妮弗·罗马诺·伯格斯托姆(Jennifer Romano Bergstrom),(美)安德鲁·乔纳森·沙尔(Andrew Jonathan Schall) 著;宫鑫,康宁,杨志芳 译 著作
  • 出版日期: 2015-11-01
  • 商品条码: 978712127280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1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用户体验研究为背景,介绍了眼动追踪技术的基本原理、在人机交互发展过程中评估用户体验的重要性和相关实践,并对眼动追踪技术在商务网站、移动设备、社交媒体、视频游戏等多个领域中的应用分别进行详细阐述,旨在提升用户体验,对产品进行更好的优化,也使设计人员更深入地了解用户浏览和使用技术的方式。
本书不仅适合想要了解眼动追踪技术的初学者,也适合熟练掌握该技术的很好设计人员,能够帮助设计人员更好地了解用户的行为,提高设计的针对性。
作者简介
宫鑫,射手学院创始人,搜索引擎营销专家,曾任百度认证负责人,品众互动首席优化师。著有《Google广告优化与工具》;主持编写《百度推广一搜索营销新视角》、《点金时刻-搜索营销实战前沿》;译著十余本。
目录
1  眼动追踪简介 1
什么是眼动追踪  1
眼动追踪技术如何运作  1
眼动仪能告知或无法告知的信息  3
位置  4
持续时间  5
运动  5
眼动追踪技术的历史与现状  6
中世纪让人备受折磨的设备和早期眼动仪的出现  6
眼动追踪技术发展成为用户体验研究工具  9
为快速简单捕获数据而设计的硬件  10
被测试者的友好环境  10
为用户体验研究人员设计的分析软件  11
眼动追踪技术可以协助设计团队  14
从注视点获得信息  16
看用户实际注视的位置,而不是看用户自认为注视
的位置  17
确定视觉层次的有效性  17
结语  20
致谢  21
参考文献  21
2  视觉搜索  22
引言  22
如何在网页上进行视觉搜索  22
视觉搜索是什么样子  24
有不同类型的视觉搜索吗  27
引擎结果页面的视觉搜索行为  27
面部图像对搜索行为的影响比其他类型的图像更大吗  29
什么是广告盲点,为什么广告盲点很重要  30
设计视觉搜索体验的前景  33
参考文献  34
3  可用性测试  37
简介  37
将眼动追踪融入可用性测试  38
注视和眼跳  41
兴趣区域  42
注视不透明贴图和热力图  45
注视轨迹  49
更有效地与客户沟通可用性测试结果  50
眼动追踪可以说服客户修改设计,增强可用性  51
眼动追踪视觉资料能辅助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53
可用性研究中的注意事项和不利因素  54
时间  54
分析软件  54
有声思维、年龄与眼动追踪  56
结语  57
致谢  58
参考文献  58
4  生理反应检测方法  61
引言  61
生理反应检测法的特征  62
主观与客观  63
实时与延时  64
自然环境与人工实验室环境  65
侵入性与非侵入性  66
结合生物计量学的实用性  67
用户体验中的生理反应检测方法  68
瞳孔扩张  68
面部表情识别  71
皮肤电传导  73
神经影像:脑电图  76
效价检测  82
结语  82
致谢  83
参考文献  83
5  表单和调查  85
引言  85
表单与调查的多个共同之处  86
案例:我们可从眼动追踪表单和调查中学到哪些内容  87
人们阅读带有问题的页面与阅读其他页面的方法不同  87
用户寻找回答框旁边的按钮  91
如果标签在字段附近,用户可以更迅速地完成表单  93
用户困惑是否应该覆盖原有文本  94
用户可能遗漏距离错误较远的报错提示  95
将报错提示放在用户看得见的地方  97
回答选项分两栏看起来会更短  97
表单和调查的眼动追踪何时有效(及何时无效)  99
注视点区别于注意力  100
对号入座式回答:注视点与注意力同时在问题上  101
集思广益式回答:注视点与注意力分离  102
自出心裁式答案:注视点在问题上而注意力在其他
地方  103
询问他人式答案:注视点与注意力都转移  104
结语  106
致谢  106
参考文献  106
6  信息架构与网站导航  108
引言  108
信息架构的评估方法  108
眼动追踪技术在特定背景中评估导航  110
主导航  110
子导航  112
面包屑导航  114
上下文导航  115
实用工具导航  117
动态菜单  120
视觉层次和分组  122
评估导航元素的视觉层次  122
检测导航可用性  123
结语  125
参考文献  126
7  网页正文  127
狩猎和采集:信息觅食和信息嗅觉  127
用户一次能看清多少字  128
用户会看哪些词  128
内容是否引起混淆  129
用户如何在线阅读  130
阅读VS浏览  130
标准浏览模式  131
垂直方向的注意力  132
水平方向的注意力  132
鸡和蛋  132
移动设备内容  133
内容写作要符合阅读习惯  133
开头  133
正文  134
结尾  134
有效设计网页正文  134
视觉层次  134
留白  135
头重脚轻  136
首行标题  136
标题和副标题  137
段落文本  137
调整文本  137
列表  138
数字  139
图像标题  139
字体与排版  140
颜色、对比和强调  141
结语  142
参考文献  143
8  电子商务网站  146
引言  146
电子商务网站类型  147
对交互作用的评估  154
电子商务  155
用户体验  156
设计、分析和阐释眼动追踪的概念性模式  157
用户类型和模式  160
为电子商务设计眼动追踪研究  161
数据收集前需要考虑的问题  162
电子商务网站数据分析的方法  163
将电子商务研究的结果转化为视觉化形式  165
上述方法对销售袜子有何帮助  168
结语  171
参考文献  171
9  社交媒体  172
引言  172
为什么社交媒体用户体验测试对品牌至关重要  173
视觉注意模式  173
FACEBOOK  175
研究发现  180
让网页要素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84
内容热点:使用有效视觉要素,增加内容曝光  185
封面设计:让封面图片发挥最大作用  189
淘汰老版,加入时间表吗  189
Facebook小结  193
Google+  193
Google+小结  196
YouTube  196
YouTube小结  198
LinkedIn  198
LinkedIn小结  200
对社交媒体未来的展望  201
每个社交媒体经理需要了解的十个事项  201
1.使网页要素在其位谋其职  201
2.热点内容:吸引用户注意,增加内容曝光  201
3.让封面图片发挥最大作用  201
4.满足粉丝的要求  202
5.页面内容的战略布局  202
6.使用用户熟悉的结构  202
7.使用图片突出关键信息  202
8.兼顾页面结构  202
9.个性化元素  202
10.“有效”使用“右侧”广告  203
结语  203
参考文献  203
10  移动设备  205
引言  205
眼动追踪对移动设备的设计有何作用  207
移动设备用户体验  208
移动设备的大小对用户体验的影响  208
使用眼动追踪研究移动设备的实际操作  211
测试移动应用程序登录页面时进行眼动追踪  211
眼动追踪移动应用程序的核心特征  212
利用眼动追踪研究多种设备上的移动用户体验  215
利用眼动追踪测试电子阅读器  219
眼动追踪移动设备可用性依托的技术  224
为移动设备设计眼动追踪研究  228
分析移动设备的眼动追踪数据  229
智能手机用作眼动仪  229
结语  230
参考文献  231
11  电子游戏  233
引言  233
眼动追踪在电子游戏研究中的两个应用  234
电子游戏UX 眼动追踪中相关的游戏设计因素及挑战  236
菜单  236
过场动画  238
覆盖图  239
游戏过程  240
电子游戏中常见的眼动追踪研究问题及分析技巧  242
界定研究问题  242
结语  246
参考文献  247
12  老年用户  249
引言  249
老年用户的网站浏览和搜索行为  252
针对老年用户端的用户体验研究  257
1.老年被测试者和年轻被测试者数量要充足  257
2.收集人口数据  258
3.人体机能退化  258
结语  258
参考文献  259
13  文化程度低的用户  264
引言  264
文化水平对网络使用的影响  264
眼动追踪技术在为文化程度较低的人设计产品方面
发挥的作用  266
注意力分散  272
结语  278
参考文献  278
14  眼动跟踪和用户体验的发展趋势  280
将眼动追踪整合到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中  281
眼动追踪技术的持续发展  282
眼动追踪技术的发展前景  283
无处不在的眼动追踪  286
学习永无止境  287
参考文献  28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