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数据中心跨区域一体化运营 兴业银行集团科技共赢发展实践

数据中心跨区域一体化运营 兴业银行集团科技共赢发展实践

  • 字数: 43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编者:詹志辉//郑倚志 著 詹志辉,郑倚志 编
  • 出版日期: 2018-08-01
  • 商品条码: 978730250686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4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1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兴业银行在企业现代化综合金融服务集团发展前景下,坚持科技兴行战略,经过30年的摸索实践,形成独具特色的数据中心跨区域一体化运营管理体系,并介绍了该运营管理体系的建设思路、方法和落地经验。为银行业构建跨区域的“双活”“多活”数据中心和一体化运营管理进行了探讨与实践。
作者简介
   詹志辉,兴业银行网络金融部总经理。理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不错工程师、经济师。历任兴业银行泉州分行信息科技部总经理、兴业银行研发中心不错经理、计算机运行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信息科技部副总经理兼数据中心主任;ITSS数据中心运营管理工作组专家委员会委员、云计算发展与政策论坛用户委员会专家、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服务能力分级评估专家。
目录
   第1章“科技兴业”——兴业银行科技发展纪实//001

1.1兴业银行:“中国最大股份制银行之一”//002

1.1.1兴业银行发展历程//002

1.1.2兴业银行主要业务//005

1.1.3兴业银行主要成就//006

1.2兴业科技:“中国最大的金融同业科技输出者之一”//008

1.2.1兴业信息科技发展历程//008

1.2.2兴业信息科技部介绍//012

1.2.3兴业同业科技输出介绍//013

1.2.4兴业科技主要成就//015

1.2.5兴业银行数据中心介绍//016

第2章“四地七中心”——兴业银行一体化运营建设历程//021

2.1商业银行IT运维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022

2.1.1商业银行IT运维发展历程//022

2.1.2商业银行IT运维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023

2.2兴业一体化运营建设历程//025

2.2.11995—2000年:从兼职走向专职//026

2.2.22001—2005年:从区域走向全国//027

2.2.32006—2010年:从分散走向集中//029

2.2.42011—2015年:从被动走向主动//030

2.2.52016—2020年:从运维走向运营//033

第3章运营管理:基本理论、标准和方法//037

3.1一体化运营参考标准及理论//038

3.1.1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038

3.1.2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体系//040

3.1.3ITIL//043

3.1.4COBIT//047

3.1.5ISO/IEC20000//049

3.1.6ISO/IEC27001//051

3.1.7ISO22301//054

3.1.8GB/T28827.1//056

3.1.9GB/T33136//058

3.1.10平衡计分卡//059

3.2兴业银行的选择和实践//061

3.2.1相关标准选择//061

3.2.2兴业银行实践//064

第4章一体化运营——兴业银行模式综述//067

4.1兴业一体化运营的总体目标和思路//068

4.1.1夯实基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业务稳定有序发展//069

4.1.2人员一体:强调自主能力培养、定期轮岗机制、文化塑造//072

4.1.3流程一体:跨区域流程协同、人员考核与流程考核匹配,驱动流程落地//074

4.1.4平台一体:打通多平台数据流,实现闭环管理//076

4.1.5资源一体:实现资源共享,按需弹性扩展//078

4.1.6共享共赢:开展利润化改革,以利润化运营促进运营成本降低//080

4.2兴业“四地七中心”总体运行架构//081

4.2.1数据中心运行模式演进//081

4.2.2兴业银行数据中心逻辑架构//083

4.2.3兴业银行数据中心物理架构//084

4.2.4兴业银行数据中心管理架构//084

4.3兴业银行模式特点和价值//087

4.3.1特点分析//087

4.3.2价值分析//089

第5章组织体系架构和能力建设//091

5.1目标和策略//092

5.2常见数据中心的组织模式//093

5.2.1常见组织模式//093

5.2.2各组织结构比较//094

5.3兴业银行数据中心的多维组织架构和角色职能设计//095

5.3.1多维组织架构//095

5.3.2角色职能设计//097

5.3.3架构特点//098

5.3.4行政组织架构和职能//099

5.4组织绩效考核和能力激励//100

5.5个人纵深化能力建设//102

5.6团队梯队化能力建设//105

5.7组织一体化能力建设//106

5.8数据中心岗位设计//110

5.8.1管理类岗位//110

5.8.2技术类岗位//111

第6章流程体系构建和能力建设//113

6.1目标和策略//114

6.2职能中心流程规划//114

6.3IT服务管理流程介绍//115

6.3.1事件管理//115

6.3.2问题管理//120

6.3.3变更管理//124

6.3.4发布管理//129

6.3.5配置管理//133

6.3.6服务级别管理//137

6.3.7业务关系管理//141

6.3.8能力管理//144

6.3.9服务连续性管理//148

6.3.10服务可用性管理//154

6.3.11服务预算与核算管理//156

6.3.12信息安全管理//160

6.3.13供应商管理//163

6.3.14合同管理//166

6.3.15服务报告管理//168

6.4流程责任定位//171

6.5流程设计特点//171

第7章技术体系架构和能力建设//173

7.1目标和策略//174

7.2平台工具介绍//174

7.2.1平台架构设计//174

7.2.2平台管理工具//179

7.3网络架构介绍//209

7.3.1网络要求//210

7.3.2网络设计//212

7.3.3网络建设//217

7.3.4兴业银行新一代环形网介绍//222

第8章资源体系构建和能力建设//225

8.1目标和策略//226

8.2资源池规划和建设//227

8.2.1资源池建设的必要性//229

8.2.2存储资源池建设//230

8.2.3计算资源池建设//235

8.2.4备份资源池建设//239

8.2.5网络资源池建设//241

8.2.6基础设施资源池//244

8.3资源池管理和使用//247

8.3.1资源使用申请与分配//247

8.3.2资源计量//249

8.3.3资源池监控//250

8.3.4资源使用后评价//252

8.3.5资源池调度//252

8.3.6资源动态优化//255

第9章运营体系构建和能力建设//257

9.1从运维到运营:“开放、品质、共享”的共享服务中心规划//258

9.1.1体系目标//258

9.1.2体系要求//258

9.2从运维到运营的转变//260

9.3服务设计与开发//262

9.3.1服务设计与开发要点//262

9.3.2服务产品设计与开发//262

9.3.3服务目录设计与开发//269

9.3.4创新型服务//271

9.4服务预算与核算//275

9.4.1服务预算与核算设计要点//275

9.4.2预算与核算目标//275

9.4.3关键活动与流程//276

9.5服务定价//279

9.5.1服务定价方式//279

9.5.2服务定价实践示例//280

9.6服务计费与报告//284

9.6.1服务计费管理//284

9.6.2服务报告管理//287

9.7IT服务目录//289

9.8持续服务改进//293

第10章指标考核与能力评价//295

10.1指标考核//296

10.1.1评估方法//296

10.1.2指标维度//296

10.1.3指标设计与分布//297

10.1.4设计特点//307

10.2能力评价//308

10.2.1能力的评价//308

10.2.2能力要素视图//311

10.2.3要素选择策略//314

10.2.4局部能力的全局关系//314

10.2.5能力的全局优化方法//316

第11章“两能”体系建设//319

11.1“两能”驱动的兴业银行数据中心运营保障//320

11.1.1“两能”体系概述//320

11.1.2“两能”体系方法论//320

11.1.3“两能”体系框架介绍//320

11.2预警能力建设//323

11.2.1监控预警工作内容//323

11.2.2监控预警平台设计//324

11.3应急能力建设//326

11.3.1应急管理//326

11.3.2应急预案//338

第12章“三位一体”信息安全体系建设//341

12.1三位一体的数据中心信息安全//342

12.1.1CSA云安全管理模型//342

12.1.2ENISA云安全模型//342

12.1.3ISO27001标准//343

12.1.4“三位一体”的共享数据中心安全框架//343

12.2安全策略管理//344

12.2.1信息安全风险管理//344

12.2.2信息安全管理策略//345

12.2.3安全合规及审计//345

12.3安全技术管理//346

12.3.1架构安全//346

12.3.2资源安全//347

12.3.3应用安全//349

12.3.4操作安全//350

12.4安全组织及流程//351

12.4.1信息安全组织//351

12.4.2信息安全管理流程//352

12.4.3业务连续性和灾难恢复//352

12.5信息安全管控//353

参考文献//355

后记//35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