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帝国之后

帝国之后

  • 字数: 21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 作者: (俄罗斯)德米特里·特列宁 著;韩凝 译;左凤荣,张光政 校 著作
  • 出版日期: 2015-02-01
  • 商品条码: 9787516615034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69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与格鲁吉亚的战争以及与乌克兰和其邻近国家的紧张局势,让俄罗斯势必要巩固它在苏联加盟共和国的“特殊利益区”。基于这些起伏不定的局势,人们对俄罗斯与其邻国的关系以及地区局势稳定的前景提出了质疑。
在《帝国之后:21世纪俄罗斯国家的发展与转型》一书中,特列宁提出俄罗斯需要放弃在后苏联的空间建立一个排他性的权力中心的理念。像其他前欧洲帝国一样,俄罗斯别无选择,只能将自己重新定位为一个优选性的国家,并成为更广阔的靠前社会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特列宁对俄罗斯的愿景发生了改变。一个开放的欧洲太平洋国家在发挥软实力的影响和实现与前加盟共和国的接近和解方面是一个有价值的概念。尽管对此或许显得过于乐观,但特列宁也警告如果不能实现这一目标,那么替代的选项并不是一个新版的帝国,而可能是在靠前舞台上很终走向边缘化。
作者简介
德米特里·特列宁:1972—1993年间在苏联和俄罗斯军中服役,任职经历丰富,包括苏军驻波茨坦的外交联络官和美苏日内瓦核裁军谈判代表团成员(1985—1991年),还曾在军事学院的战争研究所任教(1986—1993年)。从1993—1997年,特列宁先后在北约防务学院和位于莫斯科的欧洲研究所担任不错研究员,现任卡内基靠前和平基金会莫斯科中心的主任。特列宁先生著述颇丰,编写了一系列有关俄罗斯政治与安全问题的书籍和文章,其中包括《让俄罗斯回到正轨》(Getting Russia Right),《俄罗斯动荡的边界:后苏联的俄罗斯中的车臣因素》(与阿列克谢·马拉申科合著)(Russia’s Restless Frontier: The Chechnya Factor in Post—Soviet Russia)和《欧亚的终结:地缘政治与优选化之间的俄罗斯》(The End of Eurasia:Russia Between Geopolitics and Globalization) 。
目录
英文版序言/01
英文版前言/03
中文版序言/07
中文版前言/09
导论:浴火重生?/03
一部没落帝国的编年史/003
帝国解体的后果/007
这一切为什么会发生?/010
帝国之后/012
界定后帝国/014
帝国的建设/018
20年之后/023
不再有统一的空间/032
第一章从帝国走向后帝国/041
民众在想什么?/041
领土和边界/043
边界的调整/044
领土问题与新独立国家/046
内部矛盾/052
民族国家构建/061
经济/070
国家制度/074
军事力量/077
国际地位/080
小结/082
第二章地缘政治与安全/091
俄罗斯对新独立国家的总体战略/092
西部侧翼/096
南部前线/122
东部侧翼/140
北部侧翼/146
小结/148
第三章经济和能源/157
俄罗斯在独联体国家的经济利益/160
贸易/161
投资/164
劳动移民/166
一体化/167
能源/171
独联体国家向外部世界开放市场/184
小结/186
第四章人口和移民/193
人口危机/195
海外俄罗斯人的回归/199
外来移民与融合/202
反移民的情绪/205
“中国人来了!”/207
地区人口的脆弱性/208
“海外同胞”/211
在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俄罗斯族人/214
向“外国人”发放俄罗斯护照/216
在异国他乡的俄罗斯族群/217
小结/218
第五章文化、意识形态和宗教/225
理念和意识形态/225
一体化落空/227
俄罗斯选择独处/230
渴望一个全球角色/233
历史问题/235
围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分歧/238
历史的民族化/242
宗教/245
语言/250
小结/253
结论/258
译后记/26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