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敬香

敬香

  • 字数: 15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汪传荣 著作
  • 出版日期: 2012-11-01
  • 商品条码: 978756501009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41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3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桐城文庙大成殿后的院落中,存放着一批石质文物。这批文物基本上都是建筑构件,有石坊、石抱鼓等等,其中尤以柱础为很多。这些石柱础,或大或小,或高或矮,或圓或方,或素面或紋饰……错落地放置在一块,俨然文物专家建起的一个柱础群。
有闲时,我喜欢久久地端详其中一只石柱础。从側面看,这只柱础像一种古代容器豆,质地属白石。上端沿口成八边形,圓鼓腹,雕饰松竹梅等图案,下面有脚。整个柱础造型优美,图案美观大方。
柱础竟然可以如此精巧。我常常思考着,甚至困惑着。
柱础在建筑中用于安放木头柱子,是柱子的基础,故而得名。大家都知道,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以砖木结构闻名世界。至今存留下来的穿枋树列、飞檐翘角以及雕梁画栋是华夏文明的见证,是我们展示给世界的历史文化宝库。然而,也许大家不会太注意,就在巍巍金柱之下,在高墙屹立的角落里,安置了许多不起眼的石柱础。它们是柱子的脚,是墙的根。正是它们默默地承受,才有群楼广厦的轩昂;正是它们稳稳地坐实,才成就了东方特有的玉亭轩宇的精致悦目。可以想象,眼前的这些柱础,当年或在官府衙署的厅堂上,或置世家大宅高墙之下,抑或于一般殷实之家的屋檐下,尽司其职。昔日辉煌也好,尊贵也好,或者贫贱困窘也罢,如今都不足论,只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与之相依存的上层建筑都已经瓦解,成为不可复制的过往,被历史的烟尘深深掩埋。柱础却留了下来。
目录
自序送礼
115号宿舍
刘老根搬家
神马都是浮云
一个人的游行
嘿,你可真逗
大年夜
今天是什么日子
灰色的星期五
爱心
落日黄昏
乡村之夜
二娘的目光
回家
今朝醉
狠人
冤家路宽
欲与君说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