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延安文学研究

延安文学研究

  • 字数: 2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 作者: 黄科安 著 著作
  • 出版日期: 2009-09-01
  • 商品条码: 978750393675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2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延安文学研究》内容简介:如果说,西方现代性话语在中国“五四”理论旅行的结果,是使中国现代知识建构一套旨在改造国民的灵魂、扫除封建积弊的启蒙主义西方话语系统,那么经过整风后的延安文人遵循着指示,走一条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承担着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本土话语体系的任务,延安文人在“借用”民间形式到“改造”民间形式到“再造”民间形式的过程中,戏剧(戏曲)成为延安文艺中极富有生气,极为活跃的文艺门类之一,小说,在延安文学的各门类中占有突出的位置,它成为延安文人“想象”边区的新天地、新农民、新主题的重要表现方式。这些文学工作都是前人所未曾做过,是延安文人承担起了一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作者简介
黄科安,男,1966年生,泉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导师,曾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等科研项目,获得福建省社会科学很好成果奖二等奖,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一百多篇,出版《20世纪中国散文名家论》、《现代散文的建构与阐释》、《知识者的探求与言说:中国现代随笔研究》、《思想的穿越与限度: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等学术专著。
目录
绪论  延安文人: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的本土话语体系
第一章  文艺方针与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
  一  整风运动: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的历史背景
  二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建构中国共产党文艺界的意识形态的内容与规范
第二章  延安文学的创作实践与意义构成
  一  延安文人与“五四”启蒙话语——关于前期延安文学(1937—1942年)的考察
  二 文艺整风对延安文学的改造与拓展——关于后期延安文学(1942-1949年)的考察
第三章  文本、主题与意识形态的诉求
  一  秧歌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
  二  周扬与《白毛女》政治主题的提炼与彰显
  三  鲁艺文人对“民间形式”的想象与改造
第四章  转型的启示:丁玲创作中的性别与政治
一  起点:从“性别”到“政治”
二  深化:批判立场与潜在女性话语
三  改造:主流意识形态的凸显
第五章  周立波:革命想象与意识形态的修辞策略.
  一  从亭子间到革命根据地
  二  《暴风骤雨》:新写作方式的示范与意义
第六章  赵树理:文艺发展的一种设计与瞩望
  一  “赵树理方向”的构建与反思
  二  民间的立场与知识分子属性
  三  大众化叙事策略与可说性的文本
第七章  孙犁:在主流文学中的边缘性言说
  一  女性、战争与美的极致
  二  农民、土地与家园意识
  三  知识者的文化立场:从“颂歌”到“孤愤”
附录
  一  艾青:传统的叛逆者与精神乌托邦诗人
  二  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构建国家意识形态的意义与缺失
  三  走向延安文学研究的历史深处
  ——评袁盛勇的《历史的召唤:延安文学的复杂化形成》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