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智慧政务:数字政府发展的新生态

智慧政务:数字政府发展的新生态

本书系统详细地阐述了建设智慧政务的方方面面。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作者: 张建光 著
  • 出版日期: 2019-05-01
  • 商品条码: 9787121351464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08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文献研究和计量的方法,对智慧政务的探索实践和研究历程进行了回顾,较为系统地提出了智慧政务服务范式和应用平台的协同建设模式。基于信息生态理论,构建智慧政务发展演进的关键影响因素模型,并对智慧政务的运行机制进行系统动力学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开展智慧政务信息生态评价,对靠前外智慧政务发展战略政策进行梳理,提出完善智慧政务管理制度体系的策略建议。 总体来看,智慧政务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研究和诠释智慧政务的运行机制规律,解决智慧政务建设中基础性、开拓性的科学问题,构建智慧政务的理论方法体系,对于拓展相关学科的基础研究工作,对于推动数字政府建设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书在丰富该领域研究成果的同时,将为智慧政务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为智慧政务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作者简介
张建光,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博士、副研究员,南开大学商学院博士后,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国家数字政府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Digital Government,UMass Amherst)客座研究员。主要从事电子政务、数字经济、智慧城市、网络生态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多次受邀请参加ICEGOV、I-Society、PACIS、ICEC等靠前学术研讨会议,并且在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商学院、中国信息经济学会、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信息协会等多家机构担任学术兼职。近年来,累计承担中央网信办、全国人大信息中心、国务院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政府部门委托的研究咨询课题20余项,在靠前外期刊及重要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目录
目 录 章 智慧政务:数字政府建设的新探索 1 1.1 智慧政务的背景和意义 3 1.2 智慧政务的起源和发展 5 1.3 智慧政务的实现路径 8 1.4 智慧政务发展变革的影响 9 1.5 本章小结 9 第2章 智慧政务:数字政府研究的新理论 11 2.1 智慧政务相关文献计量分析 13 2.2 智慧政务研究的理论基础 25 2.3 信息生态的主要研究进展 31 2.4 智慧政务的研究现状和理论框架 34 2.5 本章小结 38 第3章 智慧政务:数字政府服务的新范式 37 3.1 智慧政务服务主题的界定 39 3.2 智慧政务服务主题研究范围和方法 41 3.3 智慧政务服务主题设置的原则及建议 43 3.4 智慧政务在线服务资源整合的实施 46 3.5 本章小结 48 第4章 智慧政务:数字政府应用的新平台 49 4.1 重视智慧政务部门网站建设的意义 51 4.2 智慧政务部门网站存在的主要问题 52 4.3 智慧政务部门网站行业协同的建设模式 53 4.4 本章小结 56 第5章 智慧政务:数字政府升级的新引擎 57 5.1 智慧政务研究相关变量 59 5.2 智慧政务信息生态影响因素模型 64 5.3 智慧政务测量题项与数据检验 69 5.4 智慧政务测量模型与结构模型分析 74 5.5 智慧政务模型整体适配度和模型解释 78 5.6 本章小结 79 第6章 智慧政务:数字政府转型的新支点 81 6.1 智慧政务信息生态互动关系 83 6.2 智慧政务信息生态数据检验分析 87 6.3 智慧政务信息生态数据估计与方差分解 90 6.4 研究结果讨论 93 6.5 本章小结 94 第7章 智慧政务:数字政府变革的新动能 95 7.1 智慧政务信息生态的系统分析 97 7.2 智慧政务信息生态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103 7.3 智慧政务信息生态的运行机制及其检验 108 7.4 智慧政务信息生态的仿真模拟与策略研究 115 7.5 本章小结 118 第8章 智慧政务:数字政府评价的新指引 119 8.1 DPSIR理论模型 121 8.2 基于DPSIR的智慧政务信息生态分析 123 8.3 智慧政务信息生态评价模型的构建 126 8.4 智慧政务信息生态评价模型的应用 133 8.5 本章小结 136 第9章 智慧政务:数字政府发展的新战略 137 9.1 发达国家智慧政务发展战略规划方向 139 9.2 中国国家层面的智慧政务相关战略规划 143 9.3 中国主要城市智慧政务发展战略政策 146 9.4 本章小结 148 0章 智慧政务:数字政府管理的新保障 151 10.1 开展智慧政务管理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153 10.2 智慧政务管理制度的建设思路和方法 154 10.3 智慧政务管理制度的编制和总体框架 155 10.4 智慧政务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157 10.5 本章小结 161 1章 智慧政务发展策略与趋势展望 163 11.1 智慧政务发展的问题及挑战 165 11.2 智慧政务发展的策略建议 166 11.3 智慧政务研究趋势与展望 169 参考文献 173 附录A 智慧政务信息生态关键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183 附录B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软硬件设备自主可控度调查问卷 187 附录C 信息化相关法律环境调查问卷 191 附录D IT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的协调调查问卷 197
摘要
"前 言 在过去的几年中,信息技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不断渗透并深度融合,正深刻改变着各类社会主体的运作方式和创新模式,驱动信息社会快速实现转型升级。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创新应用取得重大突破并向深层次发展,信息技术跨界融合涉及的领域在不断扩大,信息化应用体现出泛在化、移动化、智慧化的新特征。政府机构面临全新网络空间环境,人工智能、语义网络、深度学习、Web 3.0等技术工具的应用,使政府需要面对虚拟化、社会化、个性化等的全新挑战,对政府治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政府信息化和公共服务进入智慧化发展的新阶段。为适应形势的发展,政府公共服务将综合体现以用户为中心、普惠服务、泛在服务、无缝服务等智慧化特征,从而实现用户创新、大众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的智慧政务建设发展范式。智慧政务是信息技术进步和政府信息化应用创新交错融合、螺旋式演化、发展到更不错阶段的必然结果。根据梳理国内外智慧政务及信息生态的研究情况,本书内容主要涉及了以下6个方面的研究成果: (1)研究了智慧政务服务范式和数字化政府平台发展模式。基于对政府门户网站在线服务的系统研究,提出智慧政务服务主题的概念、明确服务主题的研究范围和方法、提出服务主题设置的原则及建议,实现在线服务资源整合的具体实施路径等内容,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实现智慧政务的新型服务范式。在此基础上,引入数字政府平台的思维,深入研究政府部门网站的建设意义、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行业协同建设发展的模式,比较系统地阐释了政府部门网站是在智慧政务背景下,数字政府的重要应用平台。 (2)研究了智慧政务信息生态协同演化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智慧政务的建设发展情况进行梳理,根据信息生态理论的研究成果,构建了智慧政务信息生态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采用调查研究法和SEM数据分析技术,对来自政府信息化从业人员的调查问卷样本进行分析验证。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信息生态是对智慧政务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变量,并且智慧政务平台建设、智慧政务服务能力、智慧政务影响力同样对智慧政务应用效果具有显著作用。 (3)研究了智慧政务信息生态协同演化的互动关系。智慧政务应用效果是体现建设发展水平的关键要素,通过运用面板VAR 模型及Stata数据分析技术,对省际面板数据样本进行分析验证估计,对网络基础设施就绪度、信息技术支撑能力、信息化应用能力、可持续发展环境和智慧政务应用效果之间的面板Granger因果关系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信息生态的发展水平对智慧政务应用效果的发挥具有重要的影响;智慧政务应用效果对信息生态发展水平的长期促进提升作用能够有所体现,但是在短期内的促进作用却相对较弱。 (4)研究了智慧政务信息生态协同演化的系统动力机制。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智慧政务信息生态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了系统的因果关系图和系统流程图,对智慧政务信息生态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仿真分析。从系统仿真结果看,通过拟合度对比,该模型仿真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较小,其稳定性能够较好地应用于智慧政务信息生态研究。 (5)研究了智慧政务信息生态协同演化进程的评价方法。智慧政务信息生态评价是一个动态性、系统性的问题,通过利用DPSIR理论模型,分析智慧政务信息生态系统的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因素,从而厘清智慧政务信息生态系统协同演化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形成智慧政务信息生态发展程度评价模型,采集中国数据、计算评价结果,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验证。评价结果显示,中国智慧政务信息生态整体实现程度逐年稳步提高,并且各指标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趋势和规律性。 (6)研究了智慧政务发展战略和管理制度保障等问题。通过系统地回顾和梳理发达国家、中国国家层面及主要城市的智慧政务相关发展战略、规划及政策,力求从中提炼出具有普遍适用价值,能够指导未来智慧政务发展的做法和经验。通过研究智慧政务管理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制度建设的思路方法、制度的总体框架及主要内容等,为中国智慧政务的发展提供制度建设参考。通过系统总结智慧政务发展的问题及挑战,提出发展策略建议,并对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