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ZD受众研究读本

ZD受众研究读本

  • 字数: 43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 作者: (英)罗杰?迪金森//拉马斯瓦米?哈里德拉纳斯//奥尔加 著
  • 出版日期: 2006-10-01
  • 商品条码: 9787508040127
  • 版次: 0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6
定价:¥4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广义层面上讲,受众(audience)是指大众传播所面对发言的无名个体与群体,它不仅仅是大众传播效果的核心概念和考察效果的基点与立足点,而且由媒介、社会与人的复杂关系建构起来的大众传播理论中,受众是一切问题的交叉点,因此,理解受众就是理解大众传播学的核心问题,就是理解在媒介化社会中被受众化的我们。 为此,我们有必要进入眼前这部特点鲜明、结构巧妙的受众研究读本。三位编者深谙受众研究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并以超一流的布局驾驭着这种复杂性与多样性,他们既不按流派或地区编排,也未遵循时间或主题的编辑体例,而是别出心裁地推出三大部分,分别名之曰“社会、大众和公众”、“个人、影响和效应”以及“文化、社群和家庭”,展现出受众研究跨学科、多层面的思维空间,让人豁然领悟到整个西方传播学的“空间”漂移。奇妙的是,此书并不因此而散乱,而是以媒介与受众关系为主线,展现受众研究的传统及诸多研究路数。与此同时,编者并不像一般的读本那样依研究文献的历史体例而行,而是试图对研究传统进行当代呈现,由此,文献大多选自二十世纪八+年代以后,这些文献或出自传播学经典作家之手,或出自学术评论家之手,无二不回溯并反思了经典的受众理论与方法,演绎出活的受众研究传统。另外,一反过去的一些受众研究读本的美国化倾向,三位英国编辑努力平衡展示欧美受众研究传统,并通过带有欧洲批判视野的学术评论揭示其内在联系与冲突。本书所收录的篇目不仅学术含量大,现实意味深,而且涉及受众日常生活实践的各个领域,因此,无论是对热衷于传媒研究和实践的人,还是对如今媒介化社会形形色色的受众,都是值得一读的宝典。 当然,西方受众研究的传统是如此复杂多变,以至于任何读本的剪裁取舍都难免伤害其全貌,本书亦未幸免。而当历史与现实的语境隐去后,读者诸君更是难解孤零零的文本之意了。
目录
译者序 总编序言 导言:受众研究的进路 Ⅰ 社会、大众与公众 1. 美国流行文化席卷全球   2. 从远处近观:媒介与板球文化   3. 新闻对我们认识世界的影响   4. 关于电视批判理论   5. 大众化时代的非大众化讯息   6. 关于文化指数研究范式的欧洲反思   7. 评论:意义、媒介与市场 Ⅱ 个人、影响与效应   8. 媒介暴力:四种研究视点   9. 研究媒介暴力:不同的传统与变化的研究范式   10. “效果模式”的十个缺陷   11. 关于儿童与电视研究的批判性概述   12. 儿童与电视研究的十大论点   13. 后知之明的益处: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反思   14. 接受分析的社会心理学视角   15. 评论:受众“是”我们 Ⅲ 文化、社群与家庭   16. 电视:多义性与大众性   17. 大众传播与意义的建构   18. 透视布迪厄的黑箱   19. 英国家庭收视行为的家庭关系框架   20. 电视与日常生活:关于电视观众的人类学研究   21. 现代性、消费与焦虑:电视观众与食品选择   22. 电视剧剧情复述中的文化差异   23. 纪录片的意义和解读的语境:对印度“话语”的观察   24. 评论:难以揣摩的受众 中英文主题词对照 译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