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德鲁克看中国与日本

德鲁克看中国与日本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美)德鲁克,(日)中内功 著作 闾佳 译者
  • 出版日期: 2014-01-01
  • 商品条码: 9787111450290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06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包括中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中国台湾地区)定制出版发行。未经出版者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抄袭、复制或节录本书中的任何部分。
本书2面彩插所用照片由彼得·德鲁管理学院提供。彩插中签名摘自德鲁先生为彼得·德鲁管理学院题词。
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 挑战时代
第1章  中国带来的挑战2
中国这一巨大的市场未来会如何 / 中内功2
中国市场的风险比其他任何地方都要大……但机遇太大,不容忽视 / 彼得·德鲁克3
只有无形基础设施的发展,才能给中国带去繁荣;而实现这种发展,是我们的使命 / 中内功11
只有以流通为导向的经济发展能造就中国所需的人力资源 / 彼得·德鲁克18
第2章  无国界世界带来的挑战21
对于日本产业“空洞化”,以及日本在无国界世界中扮演的角色,您有什么样的看法?全球性经济集团的理想安排是怎么样的 / 中内功21
没必要对日本经济感到悲观。对“空洞化”的担心来自谬误 / 彼得·德鲁克23
发展中国家并不需要政府间援助,而需要与发达国家私营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 彼得·德鲁克36
管理要学会在全球、区域和地方三个层面上维持平衡 / 彼得·德鲁克38
知识在不断变化的产业结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 中内功42
第3章  “知识型社会”带来的挑战51
当前的教育制度无法为“知识型社会”培养人才 / 中内功51
日本的教育体系本身并没有错。日本有自己的一套创造力和独创性形式 / 彼得·德鲁克52
在知识型社会中,不断学习是关键。智慧一直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含义 / 彼得·德鲁克60
现在我对能够创新的年轻人怀抱希望 / 中内功65
信息技术会给社会、经济和私营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 中内功67
便利店就是未来以信息为基础的组织的例子 / 彼得·德鲁克68
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把每一名员工都变成管理者 / 中内功76
第4章  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所面临的挑战78
企业家的社会角色就是带来创新 / 中内功78
我深信,日本会出现第三波“经济奇迹” / 彼得·德鲁克80
“创造客户”将是永恒的挑战 / 中内功85
第5章  第一部分的附录91
关于1995年1月17日阪神大地震的通信往来91
第二部分 重塑的时代
第6章  重塑个人100
日本迫切需要重振普通民众,让他们更为有效 / 中内功100
有知识的人必须为自己的发展和定位承担责任 / 彼得·德鲁克102
企业高管能影响人们的生活 / 中内功119
第7章  重塑企业131
如何设计能够重振公司的组织结构 / 中内功131
没有高效的企业使命宣言,就没有良好的绩效 / 彼得·德鲁克132
公司存在的原因,就是把学会的知识立刻付诸行动,为社会做贡献 / 中内功142
第8章  重塑社会144
将组织转化为有益社会的实体,能够防止社会倒退 / 中内功144
重建社会需要整个社会的参与 / 彼得·德鲁克146
通过在社会领域从事志愿工作,重新获得公民意识 / 彼得·德鲁克151
每个人都必须按照自我奉献、自我约束和自我负责的原则努力影响、改变我们的社会 / 中内功161
第9章  重塑政府167
您对自由市场下的政府监管和政府角色有什么样的看法呢?您对重塑政府有怎样的建议 / 中内功167
自由市场的巨大优势在于它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威胁、降低失误 / 彼得·德鲁克171
我们要避免进行无法执行、失去效用和惩罚经济活动的监管 / 彼得·德鲁克175
动力必须来自政府,政策必须跨国 / 彼得·德鲁克182
旧有的政治理论已经瓦解,政府必须重新思考如何转型为“高效政府” / 彼得·德鲁克188
政府必须采用面向私营部门的经济政策 / 中内功19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