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利益的博弈——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研究

利益的博弈——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研究

  • 字数: 269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 作者: 梁淑红 著作
  • 出版日期: 2012-10-01
  • 商品条码: 978751123559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8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39.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政策的制定过程就是各利益集团不断相互影响、相互博弈的过程。二战后,随着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逐步推进,英国的高等教育逐渐从游离于政府变为被政府干预。在政府逐步插手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就显得极其重要,代表不同利益诉求的利益群体想方设法,试图使政策朝着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方向发展。本书以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为研究对象,对英国二战后到20世纪末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进行系统梳理,生动鲜活地还原了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揭示了隐藏在教育政策背后的生动历史和激烈的博弈。在此基础上,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提出利益驱动是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主要动因。
目录
  

导论

一、英国高等教育:绅士般优雅国度里的象牙塔

二、研究源于问题意识、兴趣以及样本的典型性

三、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

章战后高等教育政策的发端:战争与专业人才

(二战后~60年代初期)

节战后重建与高等教育的重任

一、社会重建:战后十年英国政府的重要使命

二、发展科技教育和扩招:高等教育的重建任务

第二节被动的开放:大学的扩招和科技教育政策

一、关于大学传统的论争

二、政府的决策

第三节难得的机遇:高等技术教育的政策

一、珍贵的十五年:技术学院的崛起

二、仓促的发展:教师培训学院的重建政策

第四节作为“缓冲器”的大学拨款委员会

第二章战后高等教育政策的初级议题:规模与结构

(60年代初期~70年代中期)

节高等教育:乐观年代不断增长的需求

一、丰裕时代:乐观和充满希望的年代

二、适宜的催化剂:高等教育政策子系统的变化

第二节罗宾斯报告:保守党扩招政策的授意

一、60年代初期英国高等教育的成就与问题

二、罗宾斯报告的出台

三、罗宾斯报告的内容与结果

第三节二元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

一、泰勒报告与威尔逊的演说

二、韦弗的二元哲学思想

三、兰德的两次演讲

四、对二元政策的认识

第四节扩展的框架:短暂的雄心壮志

一、詹姆斯报告与教育学院改革

二、1972年的白皮书

第三章战后高等教育政策的次级议题:经费与责任

(70年代中期~80年代中期)

节经济危机与高等教育梦想的幻灭

一、严峻的考验:经济的衰退与社会动荡

二、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高等教育失去信任

第二节经费削减与大学的收缩

一、高等教育经费的大幅削减

二、大学拨款委员会的政策执行过程

三、对经费削减的反应

四、削减的后果

第三节案例:阿斯顿大学的痛苦蜕变

一、削减对阿斯顿大学的冲击

二、阿斯顿大学的成功转型

第四节公共高等教育系统的壮大

一、公共高等教育的地方属性

二、中央政府的态度

第四章战后高等教育政策的纵深议题:质量与效率

(80年代中期至今)

节效率与责任:撒切尔主义的核心内容

一、货币主义与经济的持续增长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与评估型政府:英国意识形态指导思想的

变革

第二节高等教育的市场化与一元化:高等教育纵深发展的

制度保障

一、高等教育的准市场机制

二、一元制的建立

第三节高等教育政策的纵深发展

一、教育质量保障政策

二、科学研究评估政策

三、学费制度改革

第五章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理论分析

节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阶段性与连续性

一、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在不同阶段的政策主题

二、战后高等教育政策保持连续性的原因

第二节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

一、高等教育制度变迁动因的几种观点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简介

三、利益驱动是英国战后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

第三节影响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因素分析

一、保罗·A·萨巴蒂尔的支持联盟框架简介

二、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

结语

一、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利益博弈

二、关于教育问题史研究的几点体会

参考文献

附录一战后英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政策及事件

附录二二战后至2007年期间的英国首相、教育部长或教育国务大臣

及其任期

附录三重要机构、组织和专有名词的英汉对照表

附录四重要人名英汉对照表

附录五图表目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