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

  • 字数: 182000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作者: 陈晓贫 著
  • 出版日期: 2017-05-01
  • 商品条码: 9787121314445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80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适合制造业经营管理者和从业人士,也可以作为金融与投资业人士、制造业研究学者、政府工业规划与管理人士的参考,还可作为理工类和管理类大学师生的参考读物。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后工业化和信息时代发展趋势,为转型的中国制造企业,提供基于战略制高点的管理思想、方法和制胜密码,一起探求如何构筑中国制造软实力。本书共六章,章分析了转型时代中国制造面临的危机;第二章思考中国制造转型前的回归之路;第三章剖析中国制造成功转型需要舍弃的包袱和障碍;第四章一起探求和发现成功转型与持续发展的各种“势”及红利;第五章探索中国制造企业顺势而为、制胜的方法,提出构建中国制造软实力的十大密码,思考“使命分担制”对于中国企业的独优惠值,思考中国企业优选商业领导力的构建路径;第六章探索中国制造企业的基业传承之道,构建持续的软实力。本书适合制造业经营管理者和从业人士,也可以作为金融与投资业人士、制造业研究学者、政府工业规划与管理人士的参考,还可作为理工类与管理类大学师生的参考读物。
作者简介
    陈晓贫,原飞利浦中国区财务总监\原华为高管\原当当网副总裁\现硬虾,创新孵化器,董事长
目录
引 言 渐行渐远的外资制造 章 危 机 节 信心最重要 / 10 一、过剩时代,什么比黄金珍贵 / 12 二、制造业转型 / 13 三、数据里的信心 / 20 第二节 “危”之所在 / 23 一、成本红利的持续享有 / 23 二、经营环境存在不确定性 / 30 三、金融和货币环境存在不确定性 / 31 第三节 “机”之所倚 / 34 一、我国依然具有一定的后发优势 / 35 二、由于结构的原因,我们的需求总量还可能增加 / 37 三、面向内需制造 / 39 四、中国制造2025 / 42 第二章 回 归 节 筚路蓝缕 / 45 一、历史回眸 / 45 二、峥嵘岁月 / 47 第二节 回归理性 / 53 一、历史呼唤我们回归理性 / 53 二、理性地看待中国制造的实力 / 64 第三节 回归制造业本质 / 75 一、聚焦客户需求,细分生产 / 76 二、用产品赚取利润 / 78 三、不断创新 / 81 第四节 回归文明 / 84 第三章 舍 弃 节 两双红舞鞋 / 91 一、双,“长期超行业平均水平高增长” / 92 二、第二双,“一切只为了上市和市值” / 93 第二节 “美丽共识”和“先进理论” / 95 第三节 日本公司的枷锁 / 99 第四节 高昂的“低成本” / 103 一、违反经济规律和常识的投资、生产与管理 / 103 二、忽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 110 三、忽略环境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 112 四、“互相伤害”与“劣币驱逐良币” / 114 第四章 顺 势 节 顺势而为 / 117 一、华为电气创业者的成功解码 / 117 二、创新经济之势:深圳制造业解码 / 122 第二节 全球产业创新向中国转移之势 / 124 一、20世纪初 / 125 二、20世纪50年代 / 125 三、20世纪60至70年代 / 126 四、20世纪80年代初 / 128 第三节 数字化时代之势 / 130 一、数字化时代,影响人类未来的46项技术 / 130 二、万物互联 / 133 三、人工智能 / 137 四、智能制造发展趋势 / 144 第四节 中国经济与文化复兴之势 / 146 一、复兴的帷幕 / 146 二、一带一路 / 149 三、新城市化和特色小镇 / 154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160 第五章 制 胜 节 核心密码1:常识做生意 / 162 第二节 核心密码2:使命分担制 / 167 一、刚:绩效责任制 / 168 二、柔:使命分担制 / 171 三、绩效责任制的反思 / 173 四、使命分担制和绩效责任制的融合(刚柔相济) / 176 五、使命分担制的基本实施步骤 / 178 六、利出一孔,力出一孔 / 179 第三节 核心密码3:客户数字化 / 181 第四节 核心密码4:梯度策略 / 186 一、什么是梯度策略 / 186 二、管理红利 / 189 第五节 核心密码5:数字价值链(DVC) / 200 一、价值链原型 / 200 二、价值链原型的主要难点 / 204 三、数字价值链(DVC) / 204 第六节 核心密码6:部落化经营 / 209 一、地球村 / 209 二、确定管理单元(BU) / 211 三、虚拟组织 / 212 四、“狼-狈”机制 / 215 第七节 核心密码7:持续创新 / 217 一、核心与基础的创新,需要使命感 / 217 二、好的创新创造巨大的价值 / 218 三、发现行业创新趋势,不局限于纯技术创新 / 220 四、选择合适创新路径 / 222 五、预防技术创新风险,重视知识和财富的转化 / 223 六、考虑核心需求,小步创新 / 224 第八节 核心密码8:工匠精神 / 225 一、为客户设计 / 225 二、为客户发扬工匠精神 / 228 三、按客户需求制造 / 232 第九节 核心密码9:制造+ / 236 一、+互联网 / 237 二、+金融 / 238 第十节 核心密码10:商业领导力 / 240 第六章 传 承 节 客户价值传承 / 246 第二节 品牌传承 / 247 第三节 知识传承 / 248 第四节 财富传承 / 250 一、以人为本,量德传承 / 252 二、使命让基业长青 / 254 后 记 256
摘要
金融、地产、文化、互联网、大健康、智慧城市……诗歌与远方在大地上流淌,情怀与星光在天空里闪烁,当此之时,中国制造,一如既往地深沉、低调。许多中国人通过渠道“海淘”、“代购”国外产品的时候,中国宁波的方太电器,正为全世界生产上等的厨房灶具、油烟机、洗碗机、消毒柜等产品,凭借自身厨电产品的品牌优势获得溢价,同类产品的销售价格可以高于德国西门子10%~15%。而领军的年轻企业家茅忠群,没有担任任何社会、政府的职务,也极少出来应酬与演讲,致力于结合中华传统与西方优秀文化在企业的践行,提倡日行一善。许多做投资的朋友,在投中国制造业的时候都极其谨慎,相比他们对互联网的豪赌,真是冰火两重天。当一些人唱空中国制造的时候,有谁知道,中国投资界、制造界的最大奇迹,就在制造业。华为电气,我曾工作过的地方,从2200 多人里走出来的100 多位创业者,在2006 年到2016年的11 年中,已经缔造了12 家上市公司,几乎清一色的制造企业。而华为电气所在的深圳市,则拥有346 家上市公司,其中大部分属于制造业。在深圳的未上市制造业公司里,还有许多“隐形冠军”,已经悄然领先于世界。殊不知,中国制造已如黄河之水、长江之涛,正在万里入海处把中国推向全球,写意时空。这是一个制造业群体性崛起的时代!制造业于我有不解之缘,有哺育之恩,最好的回馈,正是执子之手,共看制造,共同研究,互相分享。制造业,博大精深,从商业模式到资本运作,从研发到生产,从技术到商业,从个人到组织,从法律到文化,从传统时代到互联网,只有更多视角、更多方位地审视,才能避免盲人摸象。在研究和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从工业技术、智能制造的角度出发的居多,对具体成本的讨论居多,经济管理方面的反思则相对少一些。我们深感尤其需要从经济和管理的角度思考中国制造,特别是方法论层面的探索,从而更好地帮助企业发现成功因素、改善利润和控制风险。本书由我和李霞(北方工业大学,京京网盈咨询顾问)一起完成,侧重方法论的提炼,力求提供一个独立的、第三方的民间视角。限于水平,我们对制造业的理解还十分肤浅,对企业的认识也是管中窥豹。但我们有真实的感受,把它写下来奉献给读者,如果有所启发,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