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前言 《先进电力电子变换器——处理交流电压的PWM变换器》介绍的是用一种全新的方法论来描述一种重要的电子器件——电力电子变换器。常规的变换器教学方法是采用分立的或者孤立的方式分别考虑每一种类型。其直接的结果是,由于所提及的电力电子变换架构没有考虑其起源及发展而导致学习进程非常被动。由于教学进程是基于其自身结构的,学生们就没有基于传统结构去构建新的拓扑结构的开发能力。 《先进电力电子变换器——处理交流电压的PWM变换器》采用系统的方法来讲解多电平及背靠背变换器,而不是采用传统的方法分别独立地介绍它们。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内容仅仅涵盖变换器本身相关的主题,这样就能有更多的空间来探讨每一种拓扑结构的细节及其概念。这样,适当地强调了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概念建模的方法。 在第2章中讲述电源器件基础以及主要功率变换器的拓扑结构,本书主要聚焦于通过直流侧处理交流电压的结构。本章非常适合于那些已经修读了电力电子学导论课程的学生们。本书也可以作为电子工程领域课程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书。然而,鉴于第2章的内容,可望那些即使缺乏电力器件知识及变换器基本概念的学生们也能理解该主题。尽管本书的主要市场是偏向于学术,而工作于电力电子学、电机驱动系统、电力系统以及可再生能源系统领域的电气工程师们也能发现本书的用处所在。 《先进电力电子变换器——处理交流电压的PWM变换器》的组织如下:第1章为引言。第2章讲述了电源器件基础以及主要功率变换器的拓扑结构。第3章简单回顾了处理交流电压的主要电力电子变换器;此外,还介绍功率模块几何结构(PBG),用来描述本书所述的功率变换器。事实上,本章提出了贯穿全书的拓扑结构总汇。通常而言只介绍开发电力电子变换器用的PBG基础及其相互关系。第4~7章介绍多电平架构。第4~7章中将依次介绍中点箝位、级联、飞跨电容以及其他多电平结构。考虑到极点电压值比负载要求的电压值高的现实情况,第8章内容涉及脉宽调制(PWM)的优化技术。在第2~7章着重于电路本身叙述了许多拓扑结构以及第8章介绍了PWM策略后,为了保持特定的变换器变频可控,第9章处理控制操作。由于电气变频调节的需要,策略性地将第9章放于背靠背变换器(第10~11章)之前。单相-单相背靠背变换器在第10章中介绍,而最后一章讨论了三相-三相及其他背靠背变换器。 Euzeli Cipriano dos Santos Jr. Edison Roberto Cabral da Sil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