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智能仪器原理及应用(第3版)

智能仪器原理及应用(第3版)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作者: 赵茂泰 主编 著作
  • 出版日期: 2009-03-01
  • 商品条码: 9787121080623
  • 开本: 16开
  •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3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重量规划教材。本书系统深入地论述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的智能电子仪器的结构体系,及其硬件与软件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
    全书共分10章,内容包括智能仪器的结构、设计要点以及现状与发展,智能仪器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智能仪器人机接口,智能仪器通信接口,智能仪器典型处理功能,基于电压测量的智能仪器,信号发生器,智能电子计数器,数字示波器,智能仪器的新发展等。为使理论联系实际,书中含有许多设计实例,每章皆有思考题与习题。为了方便教学,本书另配有电子教案,向采纳本书作为教材的教师免费提供。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类专业教材或专业培训教材,也可供从事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应用与开发的科技人员学习参考。
摘要
第1章  导论
    1.1  智能仪器的组成及特点
    微电子学和计算机等现代电子技术的成就给传统的电子测量与仪器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革命性的影响。微处理器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问世不久,就被引进电子测量和仪器领域,所占比重在各项计算机应用领域中名列前茅。在这之后,随着微处理器在体积小、功能强、价格低等方面的进一步的发展,电子测量与仪器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就愈加紧密,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微型计算机化仪器。由于这种含微型计算机的电子仪器拥有对数据的存储、运算、逻辑判断、自动化操作及与外界通信的功能,具有一定的智能作用,因而被称为智能仪器,以区别于传统的电子仪器。近年来,智能仪器已开始从较为成熟的数据处理向知识处理方面发展,并具有模糊判断、故障判断、容错技术、传感器融合、机件寿命预测等功能,使智能仪器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1.1.1  智能仪器的典型结构
    智能仪器实际上是一个专用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它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硬件部分主要包括主机电路、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人机接口电路、通信接口电路,其通用结构框图如图1-1所示。其中主机电路用来存储程序、数据并进行一系列的运算和处理,它通常由微处理器、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及输入/输出(I/O)接口电路等组成,或者它本身就是一个单片微型计算机;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用来输入/输出模拟信号,主要由A/D转换器、D/A转换器和有关的模拟信号处理电路等组成;人机接口电路的作用是沟通操作者和仪器之间的联系,主要由仪器面板中的键盘和显示器组成;通信接口电路用于实现仪器与计算机的联系,以便使仪器可以接受计算机的程控命令,目前生产的智能仪器一般都配有GP-IB等通信接口。
    智能仪器的软件分为监控程序和接口管理程序两部分。监控程序是面向仪器面板键盘和显示器的管理程序,其内容包括:通过键盘输入命令和数据,以对仪器的功能、操作方式与工作参数进行设置;根据仪器设置的功能和工作方式,控制I/O接口电路进行数据采集、存储;按照仪器设置的参数,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相关的处理;以数字、字符、图形等形式显示测量结果、数据处理的结果及仪器的状态信息。接口管理程序是面向通信接口的管理程序,其内容是接收并分析来自通信接口总线的远控命令,包括描述有关功能、操作方式与工作参数的代码;进行有关的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通过通信接口送出仪器的测量结果、数据处理的结果及仪器的现行工作状态信息。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