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宋拓多宝佛塔碑

宋拓多宝佛塔碑

国宝级传世珍品《宋拓多宝佛塔碑》,与故宫博物院藏懋勤殿本和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汪志伊本各有千秋。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镇馆之宝宋拓本《多宝佛塔碑》国内首次影印出版!进口艺术纸,无反光调频网仿真精印。
  • 字数: 22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 主编 吴滨冰、颜慧林、田丰编 著
  • 出版日期: 2019-09-01
  • 商品条码: 9787567594364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116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国宝级传世珍品《宋拓多宝佛塔碑》,与故宫博物院藏懋勤殿本和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汪志伊本各有千秋。2、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镇馆之宝——宋拓本《多宝佛塔碑》国内首次影印出版。3、一亿两千万像素高分辨率扫描,内文采用进口艺术纸,无反光调频网仿真精印。4、分精装本、复制本两种装帧形式。复制限量编号一千本,封面采用锦缎编织,与原本保持一致图纹,内部采用中式四合蓝色布面函套,附册解说嵌于函套内。
内容简介
《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年)四月二十二日建,碑高263厘米,宽140厘米(一说高285厘米,宽102厘米),碑阳三十四行,行六十六字,碑额隶书二行八字,碑阴刻吴通微书《楚金禅师碑》,碑侧刻有金代莲峰真逸题名、明昌五年刘仲游诗。原立于陕西兴平县千福寺内,宋时迁入文庙,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第二室中。此碑由岑勋撰文,徐浩题额,颜真卿书丹,史华镌刻。多宝塔者,由僧楚金建造,楚金曾写《法华经》千部置于塔中,碑文内容即记述楚金禅师的生平经历、建塔缘由及建塔前后出现的祥瑞事迹。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收藏一册宋拓《多宝塔碑》,久不为世人所知。此册锦面精装,挖镶蝴蝶装裱,开本高大,正文二十一开,每开十行,行十字,内有前人隶书旧签:“宋拓多宝佛塔碑,内府旧装”,确为典型的明代内府库装式样。宋白麻纸氊蜡,拓工极精,十五行“凿”字清晰完好,全本完整无缺,字字神采奕奕,牵丝分明,罕有填描,与故宫博物院藏懋勤殿本及东京国立博物院藏本相较,实在伯仲之间,是极为难得的宋拓明装善本。
作者简介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唐朝名臣、书法家,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司徒颜杲卿从弟。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颜真卿登进士第,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后因得罪权臣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时,颜真卿率义军对抗叛军。后至凤翔,被授为宪部尚书。唐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兴元元年(784年),被派遣晓谕叛将李希烈,凛然拒贼,终被缢杀。他遇害后,嗣曹王李皋及三军将士皆为之痛哭。追赠司徒,谥号“文忠”。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又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
目录
《宋拓多宝佛塔碑(精)》无目录
摘要
《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唐天宝十一载(752)立,碑文楷书三十四行,行六十六字,碑额隶书二行八字。唐岑勋撰文,颜真卿书丹,徐浩题额,史华刻字。碑文主要记述西京龙兴寺楚金禅师生平及其主持修建多宝塔之经过。碑石今存西安碑林。《多宝塔碑》无论碑文撰写还是题额刻字者均为一时名流,而该碑之所以极富盛名并流传千载,尤与颜真卿之“大节名书”有关。颜真卿(709-784),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琅玡临沂。开元二十二年(734)进士,玄宗天宝年间因忤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爆发,与从兄颜杲卿起兵讨敌。唐代宗时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德宗时被权相卢杞派往淮西劝谕叛将李希烈,因凛然拒贼而被杀,谥号“文忠”。颜真卿之忠义志节既如此,至于其书法,远绍二王而近师褚遂良、张旭等人,兼善行、楷。其行书《祭侄文稿》与王羲之《兰亭集序》及苏轼《黄州寒食帖》并誉书坛;其楷书与柳公权并称,得“颜筋柳骨”之誉。苏轼论颜书“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孙莘老求墨妙亭诗》),诚非虚誉。颜氏一生书体几变,《多宝塔碑》为其四十四岁时所书,在传世颜书中属于早期作品。壮盛之年,英锐奋发,故下笔骨气洞精而力透纸背,能“以浑劲吐风神,以姿媚含变化”(王澍《虚舟题跋》);况“丰碑”不同于“小字”,上下左右皆需顾及,布局章法尤宜严谨,此碑为颜氏精心之作,全力所注,结法整密,气韵一貫,自始至终而无一懈笔,颇可示初学以轨则;加之颜氏所书诸碑中惟此碑“字法差小,平易近人”(孙承泽《庚子销夏记》),故学颜书者多以此碑为入门之基。也正因如此,此碑刻成之后,历代多有摹拓。碑拓年代愈早愈为珍贵,盖初拓损泐尚少、风神犹在之故。今日可见《多宝塔碑》之最早拓本为北宋时所拓,与明清以降的拓本有明显不同。总体来说,宋拓精本字体丰腴,笔画转折处能见锋棱,连带处或有牵丝,有“细筋入骨”之妙;此后年代渐近,字体渐趋枯硬,转折及连带处亦渐失其锋芒与牵丝。具体说来,北宋拓本“凿井见泥”之“凿”字笔画尚完好,至南宋,“凿”字已渐漫漶。明初碑角断缺,损“空王可托,本愿同归”八字。康熙间泐一片石,损“佛知见法为”等十八字。年代越近,损泐之处越多。在寥若晨星的北宋拓本中,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宋拓本《多宝塔碑》弥足珍贵。该拓本为锦面经折装,开本43.6×27.8cm,帖心28.6×15.2cm,内侧旧题隶书“宋拓多宝佛塔碑 内府旧装”字样。宋代白麻纸拓印,毡蜡精湛,纸墨淳古。除作为北宋本主要标志的“凿”字清晰未损之外,此本笔画锋芒不掩,水旁笔画间多有牵丝连带,“结字之血脉,用笔之收放,纤毫不失本真”(何焯跋),神完气足,精彩飞动,与目前最为知名的两种北宋拓本——故宫博物院藏懋勤殿本及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汪志伊本相比,可谓同时并美,各有千秋。该拓本钤有“王志瀜印”、“幼海”、“王笃印信”、“宝珊珍玩”等印章,参以前后题跋,可知该本在清代先后为康熙间宿迁进士徐用锡(字坛长)、嘉庆间山西冀宁道署按察使王志瀜(号幼海)、道光进士王笃(字宝珊)等人所收藏,大抵流传有绪。此外,该拓本前后两篇长文题跋尤其值得注意。前文中,王志瀜对他人论《多宝塔碑》之“有失公允”处加以辩驳,赋予该碑鲁公诸书之“源”的崇高地位;后文中,何焯更是将《多宝塔碑》置于书法发展演变史中来观照,高度肯定颜氏此碑及此拓本的价值。何焯为康熙间著名学者,以校勘大家而兼善书法;王志瀜亦工书法,史载其书“有烟霏雾结、凤翥龙翔之势,为当代所重”(李恩继修、蒋相南纂《(咸丰)同州府志》)。故此二文虽针对此拓本而发,却能从大处着眼,可作为重要书论来读,同时亦以其书艺本身为此拓本增色不少。《多宝塔碑》是颜真卿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北宋拓《多宝塔碑》又是该碑之传世宋拓本中不可多得的珍品。为使镇馆之宝化身无数,分耀千家,今我馆将该拓本高仿真影印出版,若能有裨于艺林,是为我全体同仁馨香祷祝者,故聊弁数言于此。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部二〇一九年七月十四日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