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机械制造基础与实训

机械制造基础与实训

  • 字数: 516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赵玉奇 主编
  • 出版日期: 2018-02-01
  • 商品条码: 9787111585923
  • 版次: 3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0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除绪论外,包括机械工程材料、铸造、金属压力加工、焊接、金属切削加工、钳工共计六部分内容。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共计安排了38个有针对性的实训课题。根据知识学习、技能形成的认知规律:实训从设备器械的识别、选择、调节、使用入手,到工艺参数的选择、技能技术的学习训练,使技能技巧的形成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综合,逐步深化,从而实现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实训课题之后附有相应的考核标准,以便实训教学与考核。
目录
前言
绪论
第一部分机械工程材料
学习任务一金属材料的性能
实训项目一金属材料强度和塑性的测定
实训项目二金属材料硬度的测定
实训项目三金属材料冲击韧度的测定
学习任务二钢的热处理
实训项目四钢的普通热处理
实训项目五钢的表面热处理和
化学热处理
学习任务三钢铁材料
学习任务四非铁金属
复习思考题
第二部分铸造
学习任务砂型铸造
复习思考题
第三部分金属压力加工
学习任务一锻造
学习任务二板料冲压
复习思考题
第四部分焊接
学习任务焊条电弧焊
实训项目一焊条电弧焊设备、工具的
安装与调整
实训项目二电焊条的识别、使用与保管
实训项目三填写焊接工艺细则卡
实训项目四焊条电弧焊的引弧和平敷焊
实训项目五I形坡口平对接双面焊
实训项目六V形坡口平对接双面焊
实训项目七管-管V形坡口垂直固定焊
复习思考题
第五部分金属切削加工
学习任务一金属切削加工基础
学习任务二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与型号
车削加工实训
实训项目一卧式车床的组成
实训项目二工件的装夹及其所用附件
实训项目三车床的调整与空车练习
实训项目四车刀的种类及车削工作
实训项目五车削加工
实训项目六车削综合练习
刨削加工实训
实训项目七牛头刨床的组成及运动
实训项目八刨刀的种类及刨削工作
实训项目九牛头刨床的调整、空车
练习及试切削
实训项目十刨削加工
铣削加工实训
实训项目十一铣床的组成及附件
实训项目十二铣刀的种类及铣削工作
实训项目十三铣床的调整、空车
练习及试切削
实训项目十四铣削加工
磨削加工实训
实训项目十五磨削加工
实训项目十六数控加工
复习思考题
第六部分
钳工
钳工入门
实训项目一常用量具的使用
实训项目二划线
实训项目三錾削
实训项目四锯削
实训项目五锉削
实训项目六钻孔与铰孔
实训项目七攻螺纹与套螺纹
实训项目八综合训练
实训项目九机械装置的拆卸
实训项目十装配
参考文献
摘要
本书是“十二五” 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经全国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 本书是以.机械制造基础与实训(第2 版). 为基础. 并结合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机械制造基础与实训” 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修订的..机械制造基础与实训(第2 版). 有效地实现了“ 理论联系实际、形成技能技巧、发展应用能力、直观易教乐学” 的功能. 是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结合的理实一体化教材. 并荣获2009 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教高司函【2009】203 号).本次修订是在进一步贯彻落实.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年). 中提到的“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文件精神. 并根据. 教育部关于“十二五” 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 (教职成〔2012〕9 号) 要求.职业教育教材应结合课程教学要求. 积极实施“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 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课程教学模式. 以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下进行的. 修订后. 本书具有以下特色:1) 突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为了加强理论与实践联系. 本书采用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编写模式. 实训项目紧随学习任务之后. 理论知识又穿插于实训项目之中. 本书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训项目内容进行了合理的配置与构建.可边学边做. 方便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 可满足“ 教、学、做” 合一要求. 全书共计安排了38 个实训项目. 各实训项目以职业技能技巧的形成为核心. 难度适当. 便于组织落实. 并制订了科学的技术操作规程和具体操作步骤. 为了增强实训的目的性和考核的透明度. 每个实训项目都附有相应的考核标准. 考核标准既重视对实训结果的检验. 又重视对实训过程的考核. 可操作性强. 突出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2) 体现科学性和职业性结合. 本书贯彻以机械加工制造过程为导向. 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理念. 体现“以就业为导向. 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精神. 内容反映职业岗位能力要求. 采用了以职业能力为目标. 以实训项目设计为载体. 以工作过程为指导思想的编写思路. 让学生在完成具体实训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 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体系. 每个理论知识Ⅳ 前    言的学习任务均由任务目标、任务描述、知识准备、任务实施及任务拓展等环节组成. 这种编写模式突出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适合于在“ 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 等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模式中进行教学使用.也完全符合现代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岗位需求、高技能” 的教学要求.3) 内容体现实用性和应用性. 本书内容以实用性和应用性为原则. 以“必需、够用” 为度. 将国家职业标准融入书中. 将实训过程与实际生产过程相对接. 在实训项目内容的选取上充分注意与课堂教学的分工和衔接. 合理调整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 叙述上力求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图文并茂. 并全面贯彻现行国家标准.4) 校企合作的编写队伍. 编写人员除职业院校骨干教师外. 还邀请了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修订时的研讨和审阅工作.本书的编写得到了河南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张志林主任等的大力支持.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院长张恩祥教授、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李向阳高级工程师、宇通重工有限公司许治宇高级工程师、正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杨永昶高级工程师对本书进行了审阅. 并由张恩祥教授担任主审.本书由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赵玉奇任主编. 李凤银任副主编. 负责全书的修订和统稿工作. 赵玉奇编写绪论、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 李凤银编写第三部分和第六部分. 常新中编写第一部分. 张九强编写第五部分.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编者所在学校的大力支持. 同时得到了许多同行的支持和帮助. 如郜海超、张光锋、郭瑞鹏等. 在此一并致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 教材中难免有疏漏和错误. 恳请有关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编  者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