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人大法律评论(2009年卷)

人大法律评论(2009年卷)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 作者: 《人大法律评论》编辑委员会组 编 著
  • 出版日期: 2009-05-01
  • 商品条码: 978750369445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辑创立的“如论讲堂”栏目推出的是王利明教授、陈兴良教授就学科的热点问题以及发展历程的点评。在本卷推出的“主题探讨”中,王泽鉴先生的《人格权保护的课题与展望》与谢哲胜先生的《中国人格权法独立成编及其基本内容的立法建议》提供了人格权法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论文栏目,我们推出了《律师业的课税问题:法规与现实》、《论法定型不真正连带责任及其在严格责任领域的扩展适用》、《论应收账款融资中的权利冲突及解决路径》和《物权变动的区分原则及其逻辑贯彻》四篇论文。在“评论”栏目,马小红教授从古代法与自然、法与人的关系中探讨了古代社会中的法理学。李晓辉副教授从美国的法典化历程、法典的地位以及法典的司法应用等几个方面深入探讨了美国普通法传统之下的法典化的特旨。张远煌教授对有组织犯罪发展形态的思考以及刘引玲教授的婚姻契约分析,无一不透露出学者对传统问题的多视角思考。熊丙万、周院生博士通过调研,对赃物善意取得制度的实践需求进行了考察,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具有创新精神的制度构想。高子程先生从司法实践的角度解读了我国新近出台的《反垄断法》,主张必须通过制定详尽的实施细则来保障反垄断法的有效实施。在“译丛”栏目,陈虎博士翻译了德国著名学者Detlev Frehsee教授的佳作,文中作者对被害人意愿、制度的发展、实践与理论中存在问题等内容的分析,为我们开启了深入了解德国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和解制度的视窗。在“书评栏目”,杨立新教授以“律师和法官的思想交流”为题,从一个独特的角解读了钱卫清先生的《法官决策论》。而吕忠梅教授与刘超博士以对话方式完成了对汪劲教授《环境法学》一书的点评。二者均是形式新颖、文笔生动之佳作。
目录
·如论讲堂·
  隐私权的新发展
  刑法知识的转型与刑法理论的演进
·主题探讨:人格权法新展望·
  人格权保护的课题与展望——人格权的性质及构造:精神利益与财产利益的保护
  中国人格权法独立成编及其基本内容的立法建议
·论文·
  律师业的课税问题:法规与现实
  论法定型不真正连带责任及其在严格责任领域的扩展适用
  论应收账款融资中的权利冲突及解决路径
  论物权变动区分原则在无权处分领域之贯彻
·评论·
  中国古代社会的法理学
  “水中之石”:普通法传统中的美国法典化
  关于我国有组织犯罪的概念及发展形态的再思考
  婚姻契约之特性分析
  论赃物善意取得制度的实践需求和具体构建——以追赃实践面临的困惑为视角
  论《反垄断法》的缺失与完善
·译丛·
  德国刑事法律中的赔偿和犯罪人一被害人和解:
  发展历程与理论内涵
·书评·
  律师和法官的思想交流——读《法官决策论》
  戴上眼镜读书、摘下眼镜对话——师生共评汪劲教授的《环境法学》
编者手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