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经济学:范式革命

经济学:范式革命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戴天宇 著
  • 出版日期: 2008-07-01
  • 商品条码: 9787302172598
  • 版次: 0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8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可以肯定地说:“经济元一经济流一经济场研究范式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主流经济学之外的第三种经济学分析视角。      ——杨瑞龙(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本书的作者,显然是想突破经济学的现有思维定式,将其推进到“广义的政治经济学”。     ——魏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立论之沉稳、著述之平实、逻辑之严谨、推导之缜密,为年轻一代之少见,仅引月文献所涉及的社会科学与自熟科学领域之广、之深,也是令人吃惊的。     ——陈东琪(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八年思考、八年写作,三万多篇文献阅读,九十多本读书笔记,成就此书这种苦行僧式的学术努力,在年轻一代的经济学研究者中,是不多见的。     ——吴栋(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研究经济学,建立起了既不同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不同于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经济元-经济流-经济场”逻辑分析框架。全书结构严密,分析层层推进,语言精炼表述,是作者多年潜心研究之作。本书可供经济学专业师生阅读,也可供从事经济学研究的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戴天宇,1973年出生,湖北云梦人,理学学士、工学双学士、法学硕士、经济学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后。现为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教师。曾在政府部门和多家企业工作,做过建筑小工、公司职员、软件工程师、部门经理、总经理、首席代表等职,曾赴美国参与企业上市,赴日本进行学术研究。著有生物工程、计算机网络、企业管理、投资基金、反倾销等方面著作多部。
目录
引论  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   0.1  徘徊在十字路口的中国经济学   0.2  西方经济学为什么还不是一门科学   0.3  新古典及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形似科学   0.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缺憾与《经济学社会场论》   0.5  “Post-autistic EconomiCS”运动与经济学新研究框架的提出 第1章  重建经济学的研究原点   1.1  古典经济学的研究原点:价值   1.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原点:商品   1.3  新古典及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研究原点:经济人   1.4  经济力学的研究原点:经济元   1.5  “经济元”与“经济人”以及“经济元”内部的人 第2章  价值本质及其形成过程(一):纯粹物质资料价值分析   2.1  价值概念共识及其同质基础   2.2  历史进程剖析:自然力作用、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   2.3  脑力劳动、生产异化Ⅰ与生产功:自然力生产异化为脑力劳动的成果   2.4  有用性、生产异化Ⅱ与有用生产功:物质资料生产异化为使用价值生产   2.5  稀缺性、生产异化Ⅲ与经济功:使用价值生产异化为经济物品生产   2.6  商品交换、生产异化Ⅳ与有效经济功:经济物品生产异化为商品生产   2.7  价值的度量基础是有效经济功   2.8  对生产技术条件的进一步考察:生产率、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价值论悖论Ⅰ   2.9  对必须做的功的进一步考察:自然力生产价值、农业地租与劳动价值论悖论Ⅱ   2.10  对利润的考察Ⅰ:生产率不变条件下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   2.11  对利润的考察Ⅱ:生产率变化条件下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   2.12  对价值运动的考察Ⅰ:商品价值与资本价值、平均利润及利率   2.13  对价值运动的考察Ⅱ:预期价值、倒易价值、价值规律和通货膨胀   2.14  价值与有效经济功的自然证明:火用及火用损 第3章  价值本质及其形成过程(二):扩大到精神文化的拟价值分析   3.1  纯粹精神文化商品价值的本质:拟价值   3.2  对拟价值的进一步考察:第四种利润及其来源   3.3  对拟价值运动的进一步考察:格栅式价格体系的形成   3.4  对传统劳动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和要素价值论的推导   3.5  对价值论若干问题的辨析   3.6  国民生产总值的性质和原因 第4章  经济元:最小可相对独立的社会经济系统   4.1  经济元是最小可相对独立的社会经济系统   4.2  经济元的系统分析Ⅰ:简单描述   4.3  经济元的系统分析Ⅱ:复杂描述   4.4  经济元是价值运动的社会主体 第5章  经济元系统的输入输出(一):经济资源及其输入   5.1  经济资源是经济要素的前体   5.2  衍生经济资源Ⅰ:知识资源   5.3  衍生经济资源Ⅱ:金融资源   5.4  对资源配置的进一步考察:按使用价值、按价值还是按剩余价值   5.5  衍生经济资源Ⅲ:经济权利资源   5.6  对经济资源产权的进一步考察:财产权、资产权及产权隶属度   5.7  经济元与经济资源:以企业为例 第6章  经济元系统的输入输出(二):产品及其输出   6.1  经济元系统的输入、转化和再输出   6.2  对经济元系统输出的进一步考察Ⅰ:家庭   6.3  对经济元系统输出的进一步考察Ⅱ:企业   6.4  对经济元系统输出的进一步考察Ⅲ:政府   6.5  经济元系统从输出到再输入之间的链接 第7章  输入输出中的经济元运动:从微观到宏观   7.1  微观分析Ⅰ:经济元动力与经济元动量   7.2  微观分析Ⅱ:经济元运动的矢量描述   7.3  微观分析Ⅲ:经济元运动的行为序列   7.4  微观分析Ⅳ:经济元运动的初始化值   7.5  宏观分析Ⅰ:总量合成   7.6  宏观分析Ⅱ:预不准原理   7.7  宏观分析Ⅲ:最可几分布 第8章  经济流与经济流分析   8.1  经济流及其运动   8.2  经济流分析方法   8.3  经济流分析Ⅰ:资源流   8.4  经济流分析Ⅱ:价值流   8.5  经济增长Ⅰ:资源流分析   8.6  经济增长Ⅱ:价值流分析 第9章  经济场与经济场分析   9.1  经济场定义及其描述方法   9.2  经济场的等值线/等势线   9.3  等值线/等势线应用示例:经济地图学分析   9.4  经济场的特征量/特征值   9.5  特征量/特征值应用示例:经济增长极分析   9.6  经济元、经济流与经济场 主要参考书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