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电力线通信技术

电力线通信技术

  • 字数: 21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作者: 杨刚 等 著
  • 出版日期: 2011-01-01
  • 商品条码: 978712112241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5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33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电力线通信技术》从电力线的传输网络特性出发,首先讲述电力线数据通信中的主要问题和研究方向,包括信道建模、调制方案等;然后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标准的理解,解析构建电力线通信系统的基础技术;最后,重点以国家智能电网为背景,描绘电力线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巨大应用前景。
《电力线通信技术》思路清晰,生动活泼,既充满了前沿性的展望,也不乏严谨的论证;不仅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还可供从事电力线通信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杨刚,男,1967年12月出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教授,中德联合培养(DAAD)博士,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嵌入式系统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留德学者计算机学会(德国)会员。主要科研方向:新一代通信网及嵌入式系统设计。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63重点项目等多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4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7项;近几年在国家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以第一作者发表EI/SCI检索论文15篇;已出版著作多部,其中2本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本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十届优秀教材二等奖。
目录
第1章 导言
1.1 国外电力线通信技术介绍
1.2 我国电力线通信技术研究现状
思考题

第2章 电力传输网系统及其特性
2.1 现行电力网络拓扑结构
2.1.1 低压供电网的拓扑结构
2.1.2 PLC接入网的组织
2.1.3 家庭内部PLC网络结构
2.1.4 逻辑网络模型
2.2 作为通信介质的电力网络分析
2.2.1 PLC信道带宽分类
2.2.2 PLC传输信道特点
2.2.3 电磁兼容
2.2.4 干扰的影响和速率限制
思考题

第3章 电力线数据通信基础
3.1 信道特性分析
3.1.1 信道的输入阻抗分析
3.1.2 信道衰减特性分析
3.1.3 信道噪声特性分析
3.1.4 噪声建模方法
3.2 信道建模
3.2.1 时域模型
3.2.2 传输矩阵模型
3.3 对电力线衰减特性的具体测量与描述
3.3.1 由电力线的长度引起的信号衰减
3.3.2 分支造成的衰减
3.3.3 相同的长度和分支数情况下的衰减
思考题

第4章 电力线通信标准
4.1 HomePlug
4.1.1 HomePlug 1.0概述
4.1.2 HomePlugAV概述
4.2 Ghn
4.2.1 G.hn发展现状
4.2.2 G.hn家庭网络拓扑结构
4.2.3 G.hn家庭网络参考模型
4.3 其他标准
4.3.1 IEEEP1901
4.3.2 HomePlug BPL与HomePlug C&C
4.3.3 HD.PLC
4.3.4 PRIME
思考题

第5章 电力通信及通信系统的调制方案
5.1 传统的载波调制方案
5.1.1 ASK
5.1.2 PSK
5.1.3 FSK
5.1.4 三种调制方案的简单比较
5.2 OFDM调制技术的研究
5.2.1 OFDM基本原理
5.2.2 多载波调制和FFT
5.2.3 OFDM性能分析
5.2.4 OFDM在PLC中的应用
5.3 电力线载波芯片
5.3.1 宽带PLC芯片
5.3.2 窄带PLC芯片
思考题

第6章 信道估计
6.1 信道估计的基本准则和算法
6.2 基于导频的非盲信道估计
6.2.1 导频的分布形式
6.2.2 信道估计准则
612.3 内插方法
6.3 基于判决反馈的信道估计方法
6.4 盲信道和半盲信道估计
6.5 其他信道估计方法
6.5.1 基于AVSF算法的信道估计
6.5.2 基于自组织映射的循环平稳PLC信道的估计
思考题

第7章 电力通信系统的构建
7.1 电力线通信协议的设计
7.1.1 协议模型分析
7.1.2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协议的设计
7.1.3 MAC层结构
7.2 设备协调
7.2.1 耦合技术
7.2.2 用户端设备
7.2.3 局端设备
7.3 基于电力线的家庭网关
7.3.1 电力线家庭网关的功能
7.3.2 电力线家庭网关的特点
7.3.3 电力线家庭网关的设计要求
7.3.4 电力线家庭网关的基本组成
思考题

第8章 智能电网概述
8.1 智能电网的发展
8.2 智能电网的构架
8.3 中国特色智能电网及其意义
8.3.1 中国智能电网的设计特点
8.3.2 智能电网的意义
8.4 智能电网中的电力线通信
8.4.1 基于电力线通信的家庭电力系统服务
8.4.2 智能电表
思考题

第9章 电力线通信与物联网
9.1 物联网的起源和发展
9.2 物联网中的电力线通信部署
9.2.1 医疗卫生
9.2.2 现场监控
9.2.3 智能交通
9.2.4 智能家居
思考题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