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水利社会的类型:明清以来洪洞水利与乡村社会变迁

水利社会的类型:明清以来洪洞水利与乡村社会变迁

  • 字数: 30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张俊峰 著作
  • 出版日期: 2012-05-01
  • 商品条码: 978730120514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6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4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从事山西水利社会史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成果,是一部个案形式的实证性研究。研究从国内外水利社会史研究的现状入手,对魏特夫的"治水专制主义"进行了深刻反思,试图对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提出一个本土化的解释。为此,作者从类型学的视角出发,通过一系列深入细致的研究和论证,提出了"泉域社会"这一新概念,赋予其实际的内容和意义。作者认为,泉域社会是山西区域社会的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核心概念,是传统农业社会的一个典型的文化类型,具有类型学意义。全文分八章,20余万字。
目录
导言1
第一章明清以来洪洞人口、资源与环境特征20
第一节从杨侯国到洪洞县20
第二节"大槐树"移民与明清洪洞人口问题21
第三节历史时期洪洞区域社会发展的环境要素25
第四节洪洞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三种类型31
第二章引泉灌溉:以霍泉为中心的洪赵泉域村庄33
第一节颇似江南:泉水、村庄与渠系34
第二节以水为中心:水资源开发与水利型经济44
第三节权力中心:水组织与水政治51
第四节灌溉不经济:水争端与水权利58
第五节权利象征:水信仰与水习俗70
第六节油锅捞钱与三七分水:泉域社会的冲突与秩序78
第七节新中国初期泉域社会的历史性变革98
第三章引河灌溉:以通利渠为中心的临洪赵三县十八村105
第一节通利渠开创之谜108
第二节无法选择的生存环境118
第三节地、水、夫一体化的通利渠水利管理体系123
第四节明清以来通利渠十八村地权形态139
第五节明清以来通利渠发展中的"内忧外患"161
第六节1948年以后通利渠水利秩序的重新调整182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