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电子测量技术(第2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电子测量技术(第2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 字数: 29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孟凤果 著
  • 出版日期: 2015-10-01
  • 商品条码: 9787111509455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4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2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是根据《教育部关于“十二五”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及教育部新颁布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同时参考电子设备装接职业资格标准编写的。针对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特点,从电子测量技术的实际应用出发,简明扼要地介绍了电子测量技术、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技术和典型应用实例。每章后附有相关实训项目,对提高学生技能操作能力和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具有可操作性。全书共分为九章,主要内容包括电子测量的基本知识、常用信号发生器及其应用、电子示波器及测量技术、万用表及其测量技术、电压测量技术、时间与频率测量技术、扫频仪与晶体管特性测试仪和数字集成电路测试仪、计算机仿真测量技术和电子仪器发展趋势和自动测试系统。为便于教学,本书配套有电子教案、试题及答案等教学资源,选择本书作为教材的教师可来电(010-8837xxxx)索取,或登录www.cmpedu.cn网站,注册、免费下载。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电子信息类型专业教材,也可作为电子产品组装、维护维修等岗位培训教材。
目录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1章电子测量的基本知识1 引言1 学习目标1 11概述1 111电子测量的内容2 112电子测量的特点2 12电子测量的分类3 121按测量手段分类3 122按测量性质分类3 13电子测量仪器及主要技术指标4 131电子测量仪器4 132电子测量仪器的主要技术 指标4 14电子测量实验室的常识5 141电子测量实验室的环境 条件5 142电子测量仪器的组成6 143电子测量仪器的接地6 15计量的基本概念7 151计量器具7 152单位制8 16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9 161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10 162测量误差的来源与分类12 17误差的合成13 171和、差函数的合成误差13 172积函数的合成误差14 173商函数的合成误差14 174和、差、积、商函数的合成 误差14 18测量结果的处理15 181数据处理15 182图解分析法16 本章小结16 习题16 第2章信号发生器18 引言18 学习目标18 21概述18 211信号发生器的分类18 212信号发生器的一般组成20 213信号发生器的主要技术 指标20 22低频信号发生器22 221低频信号发生器的组成与 原理22 222低频信号发生器的主要性能 指标23 223低频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方法24 224低频信号发生器在测量放大 倍数时的应用25 23高频信号发生器25 231高频信号发生器的组成与 原理25 232高频信号发生器的主要性能 指标26 233高频信号发生器在调收音机 中频时的应用27 234锁相技术简介27 24函数信号发生器28 241函数信号发生器的组成与 原理28 242正弦波形成电路30 243函数信号发生器的性能 指标31 本章小结31 综合实训32 实训一低频信号发生器的 使用32 实训二高频信号发生器的 使用33 习题36 第3章电子示波器及其测量 技术37 引言37 学习目标37 31概述37 311电子示波器的特点38 312电子示波器的类型38 32示波管及波形显示原理38 321示波管38 322波形显示原理41 33通用电子示波器44 331通用电子示波器的基本 组成44 332示波器的垂直系统(Y轴 系统)45 333示波器的水平系统(X轴 系统)48 334主机系统(Z轴系统)50 34通用电子示波器的使用51 341示波器的选择51 342示波器的正确使用51 35SR8型示波器的面板图52 351主要技术性能52 352面板布置53353示波器的使用方法55 36示波器的基本测量方法56 361电压的测量56 362时间和频率的测量57 37电子示波器的发展概况61 本章小结61 综合实训62 实训一用示波器观测正弦信号的 幅度62 实训二用李萨育图形法观测 频率63 实训三使用示波器观测电路的 波形64 习题64 第4章万用表及其测量技术65 引言65 学习目标65 41概述65 42模拟式万用表66 421模拟式万用表的基本 原理66 422MF500型万用表69 423模拟式万用表的使用70 424模拟式万用表应用实例76 43数字式万用表79 431数字式万用表结构图79 432数字式万用表的分类79 433数字式万用表的性能 特点79 434DT830型数字式万用表80 435数字式万用表应用 实例83 本章小结85 综合实训86 实训一电压、电阻和电容 的测量86 实训二半导体器件的测量87 习题87 第5章电压测量技术89 引言89 学习目标89 51概述89 511电子电路中电压的特点90 512交流电压的基本参数90 513电子电压表的分类92 52模拟式电子电压表94 521均值型电子电压表94 522峰值型电子电压表96 523有效值型电子电压表99 524应用实例100 53数字式电子电压表100 531数字式电子电压表的基本 原理101 532多用型DVM工作原理104 533DVM主要性能指标与测量 误差105 54电子电压表的使用方法107 本章小结107 综合实训108 实训一电子电压表波形响应的 研究108 实训二变压器电压比及直流稳压 电源纹波系数的测量109 习题110 第6章时间与频率测量技术112 引言112 学习目标112 61概述112 62常用测频方法112 63电子计数器的功能113 631电子计数器的组成与主要 技术指标113 632时基信号产生与变换 单元114 64电子计数器的测量原理115 641频率的测量115 642量化误差116 643周期的测量117 644电子计数器的其他 功能117 65电子计数器的测量误差118 651电子计数器测量误差的 分类118 652测量频率的误差分析119 653测量周期的误差分析120 654中界频率的确定121 66电子计数器的应用121 661提高测频性能的方法122 662NFC-1000C-1型多功能频率 计数器122 本章小结125 综合实训126 电子计数器的应用126 习题127 第7章扫频仪、晶体管特性图示仪 和数字集成电路测试仪128 引言128 学习目标128 71扫频仪概述128 711频率特性测试原理 129 712扫频仪常用的基本概念及 分类129 713扫频仪的组成及原理130 72BT3型频率特性测试仪132 721电路组成132 722使用方法132 73晶体管特性图示仪136 731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的工作 原理136 732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的 组成137 733XJ4810型晶体管特性图 示仪138 734晶体管特性图示仪使用测试 实例142 74数字集成电路测试仪145 741ICT33数字集成电路 测试仪146 742ICT33数字集成电路测试 仪应用实例147 本章小结152 综合实训152 实训一BT3型扫频仪的使用 练习152 实训二用BT3型扫频仪测试高 频头153 实训三二极管的测量153 实训四晶体管的测量154 实训五数字集成电路测试仪的 应用154 习题155 第8章计算机仿真测量技术156 引言156 学习目标156 81概述156 82Multisim100的工作界面157 821Multisim100的主窗口157 822Multisim的汉化157 823Multisim的常用工具栏158 83Multisim的操作使用方法159 831电路的创建159 832仪器的操作161 833电子电路的仿真操作 过程170 84电路仿真测试举例172 841电路基础应用举例172 842模拟电路应用举例173 843数字电路应用举例175 本章小结177 综合实训177 计算机仿真电路测试177 习题178 第9章电子仪器的发展趋势和自动 测试系统179 引言179 学习目标179 91概述179 92智能仪器179 921智能仪器及其发展179 922智能仪器的特点180 923智能仪器的基本结构181 93自动测试系统简介182 931自动测试系统的基本 概念182 932自动测试系统的发展 趋势182 本章小结183 习题184 参考文献185
摘要
本书是按照教育部《关于开展“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选题立项工作的通知》,经过出版社初评、申报,由教育部专家组评审确定的“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是根据《教育部关于“十二五”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及教育部新颁布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同时参考电子设备装接职业资格标准,在第1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本书主要介绍电子测量技术、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技术和典型应用实例。本书编写过程中力求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职业岗位的要求,突出知识应用性、实践性的特色,突出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训练的特点。每一章内容的安排,围绕两条核心主线:丰富知识的同时,加强技能操作,提高创新能力;强调电子测量中误差理论的应用。误差处理是测量技术中很重要的内容,利用误差分析测量结果,更适合工程实践的要求。本教材编写模式新颖,每章正文前,有“引言”“学习目标”概括本章学习主要内容、应知的基本知识和应会的基本技能;正文中,适时插入各类“小常识”“小提示”“想一想”等内容;正文之后,有“本章小结”,总结重点知识点和应具备的职业能力;最后,还有特别精选的便于读者能力提高的多种类型练习题和实训项目等。 本书在内容处理上主要有以下几点说明:①学习课程内容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融入教学过程中;②注重知识面的拓展,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认识及应用;③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能力的培养,例如,电压测量、示波器的应用、万用表的使用等;④课程建议学时:70学时。 全书共9章,由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孟凤果教授主编。编写人员及具体分工如下: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孟凤果编写第1、3、4、5、9章,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李福军编写第2章,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颜云华编写第6章;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笪秉宏编写第7章,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王晗编写第8章。 本书经全国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教育部评审专家在评审过程中对本书内容及体系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编写过程中,编者参阅了国内外出版的有关教材和资料,得到了各位同仁们的有益指导,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本教材是基于目前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岗位的需要而编写的。电子测量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实用技术,其理论与实践技能是学习电子测量技术不可缺少的,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是本书的重要特点。 本教材遵循高职、高专学校的教育特点:加强实践技能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重点介绍各种基本测量技术,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各种通用仪器进一步讨论它们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对仪器的组成电路不作详尽的讨论和分析。每章后附有实训实验内容,与章节重点知识紧密结合,可操作性强,从某些方面讲,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本教材增加了一些新知识内容,如虚拟仪器的应用等。 全书共分9章。第1章介绍电子测量的基本知识;第2~8章分别讨论信号发生器、电子示波器及其测量技术、万用表及其测量技术、电压测量技术、时间与频率测量技术、扫频仪与晶体管特性图示仪和集成电路测试仪、计算机仿真测量技术等的基本原理及其相关仪器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使用;第9章介绍电子仪器的发展趋势和自动测试系统的基本知识。 本课程参考学时为70学时。 本教材由在职业教育教学一线工作、积累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各学校教师合力编写。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孟凤果任主编,编写第1、3、4、5、9章;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李福军编写第2章;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颜云华编写第6章;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笪秉宏编写第7章;四川电子工业学校吴晓艳编写第8章。滑洁、孙静、都鑫为本教材的电子教案编写做了很多工作。 在本教材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这里表示诚挚的感谢!同时,也向对本教材提供了很多支持的各位同仁表示衷心感谢!尽管作者在教材的组织、编写方面做了许多努力,但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