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腾讯之道

腾讯之道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艾永亮,刘官华,梁璐 著 著作
  • 出版日期: 2016-07-01
  • 商品条码: 978711154265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73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这本书将为你呈现一个立体、真实、伟大的腾讯!放眼整个中国乃至全球,腾讯都是一家成功的互联网企业,它代表中国企业在世界互联网版图中竖起了一面高高的旗帜。腾讯为何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它的成功方法和商业逻辑是什么?你是不是和无数中国企业和商界人士一样,都想向腾讯取取经,但是又不得其门?腾讯一直以低调、务实著称,所以腾讯及其内部员工都极少对外界分享他们的经验;加之腾讯的商业模式多元、业务繁多且交叉、体量又极其庞大,使得从外部来系统研究腾讯的领先之道几乎成为一种不可能。这就是为何有如此多的人想要去深入了解腾讯、系统向腾讯学习,但是至今都没有可靠途径的原因。面对这种尴尬的现实,作为曾经资深的腾讯人,三位作者结合自己和40多位腾讯“老鹅”曾经在腾讯的所经、所历、所感,从战略、创新、管理、文化、员工、用户、产品、运营、研发9个维度对腾讯的成功之道进行了解读和复盘,这是首部由腾讯人从内部视角披露腾讯成功方法和商业逻辑的著作,这也是目前能从实操层面指导企业应该向腾讯学什么的著作。
作者简介
艾永亮,TII咨询董事长,“互联网+”管理与研发专家,华为、深交所、步步高“互联网+”管理顾问,星网锐捷、500万[这是一个公司的名字吗?]“互联网+”研发顾问;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研发创新小组成员;前腾讯产品总监、首席敏捷管理教练;前ThoughtWorks精益管理咨询师。
刘官华,TII咨询CEO,“互联网+”战略与运营专家,诺普信、采招网、联邦“互联网+”战略顾问,中兴、魅族、步步高“互联网+”运营顾问,南极圈、创业邦、3W创业导师,前腾讯战略发展顾问、高级讲师,前火狐数字游戏CEO。
梁璐,TII咨询总裁,互联网+用户与产品专家,平安、步步高、美的“互联网+”用户顾问,华为、深交所、K米“互联网+”产品顾问,腾讯项目管理顾问,光环国际、3W创投特聘讲师,前大众点评网O2O商业化总经理,前珍爱网产品总监。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战略篇001
第1章腾讯战略003
第1节聚焦战略:从优秀到卓越只有两个字的距离004
“互联网一站式服务”的构想004
识别核心能力004
聚焦战略背后的三点逻辑005
以退为进005
第2节泛娱乐战略:源于游戏,不止于游戏006
泛娱乐战略基于对用户的深刻洞察006
泛娱乐就是挣粉丝的钱008
“泛娱乐”战略下的“经典战役”009
第3节双打战略:互补,让一切更完美012
腾讯五虎:企鹅帝国的中国式合伙人012
双打战略:精神领袖与科学管理012
第2章腾讯战略的发动机:战略发展部015
第1节腾讯的双眼,寻找着新的战略和机遇016
第2节腾讯的双手,统揽全局协调各方018
第3节腾讯的大脑,培养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019
第3章腾讯的品牌战略021
第1节“三低”之殇021
第2节腾讯品牌“重生”的两大法宝024
连接024
场景028
腾讯公益:一份社会责任和担当029
WE大会:引领未来发展趋势032
泛娱乐:用造诣提升艺术品位034
谷雨:做时代的记录者034
开放的传统游戏数字图书馆:传统游戏资产的保护者和传承者035
第二部分创新篇037
第4章丛林生存指南039
第1节必须遵循的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039
第2节修正随机进化041
第3节拥抱失控043
第5章生态型组织046
第1节成长顿悟:从封闭到开放046
虽然辉煌047
转型是进行时,而非完成时051
第2节华丽转身:打造生态版图056
……
第6章有一种创新叫腾讯式创新060
第1节腾讯创新三要素061
无创新不腾讯061
腾讯的创新之路065
第2节赋予产品新生命066
拒绝模仿066
本地化的创新067
教科书式的商业模式创新068
第3节从BU到BG071
创新的两大引擎074
推崇创新074
容错机制076
第三部分管理篇079
第7章产品至上的组织导向081
第1节产品化一切081
第2节面向用户,背靠老板084
第3节做好产品的两个关键仪表盘086
对于产品体验的极度关注086
对于产品数据的实时关注088
第8章充分自治的宏观管理089
第1节大三层金字塔形的管理架构089
第2节让最了解用户的人做决策093
小工作室的大权力093
产品来源于底层部门的孵化095
第3节充分竞争激发最大活力096
业绩的竞争096
人才的竞争097
同行的竞争097
第9章教练辅导的微观管理098
第1节从小三层金字塔到新型强矩阵的进化098
第2节与员工一起战斗101
第四部分文化篇105
第10章用互联网思维做企业文化107
第1节以用户思维发现需求108
第2节用产品思维制定政策109
第3节用运营思维推行政策110
第11章有品位的福利才是好福利114
第1节有情有义,温馨细腻114
第2节有趣搞笑,印象深刻120
第3节有时尚,致青春122
美食篇122
走心之礼123
明星嘉年华126
第12章在时空中生长的文化129
第1节随时间生长的文化129
文化随时间向前流淌129
随时间向后传承130
第2节随空间蔓延的文化132
让情感驻留的保温箱132
找到下一个马化腾135
第五部分员工篇137
第13章不犯错哪来的惊喜139
第1节提供足够大的发挥空间140
第2节用跨界、整合的思维去激发创新140
第3节接受“捅娄子”,拒绝“不作为”142
第14章像爱用户一样爱员工144
第1节人本理念是一种情怀,更是具体行动144
第2节视员工为第一财富146
第3节呵护创新的种子150
第4节PK是一种工作方式153
第15章“游戏化”的员工成长体系156
第1节80个打怪升级通道157
第2节量身定制的闭环IDP161
第3节超越培训的分享165
第六部分用户篇169
第16章伴随用户成长171
第1节相知:立体的用户属性172
第2节相伴:和用户做朋友175
第3节相随:保持与用户共同成长的产品创新力176
第17章腾讯的影子军队:外团179
第1节自组织的外团180
第2节嵌套式的管理181
第18章用户洞察:腾讯独步江湖的神技183
第1节深入骨髓的用户洞察183
第2节看穿“谎言”,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184
第3节连接产品与用户的超级平台186
第七部分产品篇189
第19章比用户更懂用户191
第1节成为用户191
第2节懂得用户193
1秒钟变“小白”193
需求挖掘者194
做心理学家196
第3节超越用户197
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经很懂用户了198
用最深层次的需求吸引用户199
第20章超预期体验201
第1节直抵内心秘境201
第2节回归本源,珍惜口碑204
……
深挖核心功能的价值206
看不到的地方也要使力206
十倍挽回原则207
拒绝“小九九”208
第3节投入情感209
温馨的“广告”209
深情的用户关怀209
真情流露210
第21章用试错趋近完美212
第1节快速立项,“野蛮”生长212
第2节用灰度测试降低试错成本215
第3节拥抱变化不等于随意变化216
第八部分运营篇219
第22章让产品自转的“魔法”221
第1节建立规则:让产品自转222
少即是多222
让用户服务用户224
动态规则225
第2节打造口碑:让产品在用户之间疯传228
前100个核心粉丝228
抓住意见领袖229
第3节适度留白:保留运营空间230
第23章运营驱动产品设计231
第1节运营驱动第一步:收集用户反馈232
第2节运营驱动的宗旨:让数据说话233
第3节运营驱动的撒手锏:运营产品化235
第24章拉通式运营237
第1节团队内角色拉通237
第2节跨产品拉通238
第3节线上线下拉通241
第九部分研发篇243
第25章200人如10人245
第1节三驾马车:产、研、运245
第2节统一心跳:迭代与版本火车247
第3节透明胜于沟通250
一日之计在于晨会250
实时刷新的进度墙250
全部透明的需求池251
近在手边的实时数据252
无边界的RTX253
沉淀备忘的邮件254
第26章快比什么都重要255
第1节让研发有飞一般的感觉255
第2节极速研发模型258
第3节时间、成本、质量261
第4节东方的智慧263
第27章海量服务之道266
第1节海量服务之道1.0266
有损服务267
动态运营269
第2节海量服务之道2.0272
摘要
前 言·Preface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腾讯是一家伟大的互联网公司。此时此刻,腾讯的平台服务着数以亿计的活跃用户,连接着成千上万的企业,同时在生产和分享海量的精品内容。更重要的是,腾讯在国内首先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深刻地推动着互联网与各行业的跨界融合。 所以对于腾讯组织的剖析具有巨大的社会外部溢出价值,对各行业的传统企业“互联网+”战略转型具有直接的参考意义。遗憾的是,在“互联网+”国家战略改革如火如荼的今日,业内仍然缺少对“互联网+”概念的提出者—腾讯的深度、系统剖析,这于整个行业而言都是巨大的价值缺失。 造成这种价值缺失大概有以下三个原因。 (1)腾讯长期的务实、低调和实干的文化性格,让外界充满了好奇却无法靠近,因而琢磨不透。 (2)腾讯的体量庞大、业务交叉、商业模式多元。从复杂度而言,解读腾讯的组织样本与解读中国互联网本身的难度无异。 (3)腾讯在极速奔跑和升级,其内部商业逻辑和外部生态环境都在不停迭代和演化,变化之快令人无法测量、捕捉。 在48周前,我们萌生一个朴素的想法:对腾讯进行系统化剖析,将研究的成果集结成册,从而连接到转型中的企业家、奋斗者和其他相关角色,为其在“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下,进行战略刷新、组织升级、产品迭代等时提供一些实在的、可把握的一手素材和经验洞察。 我们像医生一样工作,将腾讯这个活生生的案例横面剖开,进而得到战略、创新、管理、文化、员工、用户、产品、运营、研发九大体系。这九大体系独立运行而又相互联系,组成一个有机整体。我们对每个体系进行了下层拆解和案例分析,尽可能使用最小的粒度,展现更多的细节信息,力图保留最大的洞察价值。通过这样的工作,我们可以洞悉腾讯做关键决策时的逻辑,更重要的是阐述腾讯如何做及为什么如此做的底层代码。 本书不是腾讯传,不是在做事实描述。放在时间的尺度下去考量,所有的当时当地的事实描述都无法真实准确呈现此时此刻的腾讯真相。本书也不是腾讯思维,讨论形式上的自洽逻辑。对于转型中的传统企业而言,腾讯过去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往前看,去洞察腾讯通过什么样的工作方法走到今天,以及腾讯为什么这么做的深层逻辑,从而给自身未来的发展提供工作思路和启发。 因为腾讯在互联网领域反复证明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在传统行业跨领域内仍有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所以我们三位作者从腾讯和腾讯系出来,在2013年年底成立了TII互联网+咨询公司(www.tii-consulting.com),将我们在腾讯合计服务近10年、超过3500天的工作经验进行梳理和沉淀,定制化生产互联网+转型服务产品,帮助传统企业更快、更柔性地进行“互联网+”转型。 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提供的咨询、培训产品帮助超过60家传统企业: 我们成功帮助深圳证券交易所实现了从传统CMMI研发管理到互联网极速研发模式的转型;帮助步步高实现从电子产品制造商转型成为互联网产品制造商;帮助星网锐捷集团KTV业务实现互联网转型。 这些成功转型实践都在反复验证腾讯方法论的价值和普适性。 我们撰写本书投入了远超预期的工作量。截至初稿成文,总工作时长超过48周,研讨次数超过50次,大纲修改超过23版,全文大幅修改5遍;我们采访了数十位各岗位的腾讯同事,收集了超过30位前腾讯同事对公司的评价和洞察。在此我们要感谢曾经和我们共事的老同事(老白、王坚、陶敏、光耀、郑楠、刘建军)所提供的帮助,以及为本书提供观点和案例的30多位腾讯老鹅(韩宇宙、辛英玉、苏家淦、戴钊、廖小国、林颖、林炮勤、赵小彬、左星原、杨帆、陈劲松、康育涛、王洪涛、李天鹏、陈军、张以哲、刘世超、季小林、胡航、曲振中、熊晖、胡立善、李元戎、刘多庆、addisonxue等);为编校书稿而细致工作的同事们点赞(韩奇、刘鸿鑫、陈迪、潘祖诚)。 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的专业能力令我们敬佩,尤其是出版人杨福川,他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和专业能力是这本书得以顺利问世的坚强保障。 本书献给腾讯!向“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的价值观致敬!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