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超社会体系

超社会体系

  • 字数: 39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作者: 王铭铭 著 著
  • 出版日期: 2015-10-01
  • 商品条码: 978710805349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78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所谓“超社会体系”,对应的是我们现在以“民族国家”和“世界”为两极的固化时空观和世界观,它介于社会共同体与世界之间,是一种被冠以“文明”称号的地区性体系和人文空间,这一空间凌驾于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之上,但也以社会性为内涵,共同具有历史地形成的处理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神之间关系的知识、制度与风俗习惯。
作者探讨了文明体系内在的文化复合性和文明的“杂糅现象”,并试着将之与清末民初以来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格局)理论联系起来,将文明社会的人类学与比较文明研究相结合,围绕中国的历史经验,展望欧亚大陆文明动态,重新思考“夷夏之辨”,重新比较罗马王权神话与“夷夏”差序格局。
作者简介
王铭铭,人类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学术领域涉及城市仪式时空研究、乡村民族志、历史人类学、物论、民族学、中国西方论、比较神话学、社会理论等。著有《草根卡里斯玛》(2002)、《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2005)、《心与物游》(2006)、《中间圈:“藏彝走廊”与人类学的再构思》(2008)、《帝国与地方世界》(2009)、《人生史与人类学》(2010)、《超越“新战国”:吴文藻、费孝通的中华民族理论》(2012)、《西方作为他者——论中国“西方学”的谱系与意义》(英文版,2014)等。
目录
前言
致谢
上篇
一 作为超社会体系的文明
二 文明,及有关于此的民族学、社会人类学与社会学观点
三 莫斯民族学的“社会论”
四 再谈“超社会体系”
五 三圈说——另一种世界观,另一种社会科学
下篇
六 与两位英国人类学家谈“作为世界的华夏”
七 文明的宇宙观形态:方位、季节与他性
八 士、文章与大一统
九 宗教抑或文明:对一场概念剧场的“注疏”
十 中国——民族体还是文明体?
十一 “中间圈”与罗马神话之外的社会科学
十二 《西方作为他者》书后·对中国之山的几个印象
十三 所谓“海外民族志”
十四 文明、“超社会体系”与中国
十五 师从先辈与借力外人——中国现代文明认同中的自我与他者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