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诗评论2007年第1辑(总第5辑)

新诗评论2007年第1辑(总第5辑)

  • 字数: 2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编 著
  • 出版日期: 2007-03-01
  • 商品条码: 9787301116616
  • 版次: 0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7
定价:¥2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新诗在其不足百年的历史中始终面临着种种质疑和指隶,其中最常见也很有影响的一种,是以中国古典诗歌所形成的美学传统为尺度,来对新诗的总体成就加以评判。这种舆论近些年来又重新浮现出来,其最核心的论点可以被简单地概括为:新诗缺乏“诗意”。本期中臧棣的《“诗意”的文学政治》一文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认为,“诗意”是古典诗歌实践的一个漫长的美学积累。它并不先于尚典诗歌而存在,并不如大多数人所习惯以为的那样,是诗的本质的体现,或是衡量一种诗歌实践的终极标准。换言之,不是先验的“诗意”决定了古典诗歌的形象,而是古典诗歌的实践塑造了人们现在头脑中的“诗意”。在这一意义上,对何为“诗意”的理解,实际上深受文学语境的制约,一个古典诗人心目中的“诗意”,与一个现代诗人头脑中的“诗意”,可能存在很大的区别:“假如无视两者之间的差异,‘诗意’就可能深陷在最糟糕的文学政治的泥淖中而浑然不觉。”臧棣以一种“关键词”梳理的方式指出,正是在“诗意”这一批评语汇上,汇聚着不同层面的文学政治的运作,它不仅存在于那些援引古典诗歌美学成规以责难新诗的庐音中,同样也存在于新诗自我建构的过程中,由此形成多种解释向蹲和诗学方案。对于“诗意”的这种知识考古学的辨析,一方面是对那认为新诗与旧诗具有美学同一性的假设的批驳,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追踪“诗意”话语在新诗实践中的语义踪迹,来探讨新诗“诗质”的建构。而就此种新型的“诗意”而言,新诗已有的历史也表明并不存在某种单一的、封闭的、整体性的诗学方案,它仍然面向广袤的可能性敞开。
目录
观察与言论   “诗意”的文学政治??论“诗意”在中国新诗实践中的踪迹和限度 吴兴华专辑   吴兴华佚文八篇(附:辑校札记)     谈诗选     鸽,夜莺与红雀     《唐诗别裁》书后     《再来一次》     怎样谈话     现在的新诗     黎尔克的诗     《(黎尔克诗选)译者弁言》     附:辑校札记   现代与传统的接续??吴兴华及燕园诗人的创作取向评议   “新传统的奠基石”??吴兴华、新诗、另类现代性 中国香港诗歌研究   现代主义与中国香港现代诗的兴发??一段被遗忘了的中国现代文学史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香港新诗 问题与事件   从“世界诗歌”到“诗歌的世界”??关于宇文所安“世界诗歌”问题的讨论 访谈   和沉默一起对刺??谷川俊太郎访谈录   重返历史场景??关于《诗刊》(1957?1964)的访谈 翻译与接爱   读诗的艺术 书10评   新诗的“发生”与“诗性空间”的拓展??从新出的两部新诗研究著作说起 本辑作者(译者)简介 编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